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一回到一百一十回主要情节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一回到一百一十回主要情节,第1张

第101回:出陇上诸葛妆神,奔剑阁张郃中计:

剧情简介 · · · · · ·

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内有十常侍颠倒黑白,祸乱朝纲。外有张氏兄弟高呼“苍天已死,黄巾当立”的口号,掀起浩大的农民起义。一时间狼烟四起,刘家朝廷宛如大厦将倾,岌岌可危。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曹 *** (鲍国安 饰)、公孙瓒、袁术、袁绍、吕布(张光北 饰)、刘备、孙策、关羽、张飞、诸葛亮(唐国强 饰)等各路豪杰不断涌现,从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战,从魏蜀吴三国鼎立到三分归一统,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

本片根据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改编。

三国演义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jH06rQdI0gS04JH9skwHKA

?pwd=pfg9 提取码: pfg9     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观看  

讲完了江东集团的几个三朝老将,其实不难发现江表十二虎臣当中,大部分都是从跟随孙策开始的,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孙策比其父亲更具备吸引人才的能力或者说是魅力。到了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的将才都逐渐凋敝,然而在这江表十二虎臣当中,难得有一位大将正是三国后期的江东名将,他就是丁奉!

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今安徽省霍邱县)人。丁奉年轻时就因为骁勇善战而成为了江东颇为惹人注目的一员小将,他先后隶属于大将甘宁、陆逊、潘璋等人的麾下。

丁奉跟随着这些将领们参加了很多征伐之战,作战十分英勇,每每在战斗中都勇冠三军,而且作战中,经常能够斩将夺旗,也正因为如此,丁奉身上也没少负伤挂彩。因此,丁奉在同龄人当中就显得格外突出,到了孙权终于建立吴国称帝的时候,丁奉便已经晋升为将军一阶了,被任命为偏将军。

到了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吴建兴元年)十月,吴帝孙权病亡,他的小儿子孙亮继承帝位。新帝即位封赏百官,将丁奉升为了冠军将军,封都亭侯。在吴国孙权新丧,新帝刚刚登基即位,政权更替不稳之际,魏国打算趁机来个浑水摸鱼。

镇东将军诸葛诞对司马师说:“如今趁着吴国政权更替,可以派征南大将军王昶[chǎng]进攻江陵,派毌[guàn]丘俭率领伐吴的中路军,进攻武昌;以绊住吴国上游的兵力,然后挑选精锐兵力进攻其位于东兴(今安徽含山西南)濡须水上堤坝两侧的两座城,等到他们救兵赶到,我们已大获全胜了。”司马师采纳了这一建议。

于是在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吴建兴元年)十一月,司马师下令以安东将军司马昭作为都督 兼元帅又兼监军兵分三路南下伐吴。由其统领征东将军胡遵、镇东将军诸葛诞共计七万人伐吴,战于东关,此为东路军;以毌丘俭所率为中路军,进攻武昌;以王昶所部为西路军,进攻南郡的江陵。吴国则由大将军诸葛恪,命人加固东兴的大堤并在大坝后方的两山之间的东西两座城为防御据点,令将军全端守西城(西关),都尉留略守东城(东关),以此来防御魏军。

同时诸葛恪亲率兵四万,日夜兼程,救援东兴,并于十一月十九日赶到。

由于当时诸葛恪位高权重,东吴的众将都拍诸葛恪的马屁,说:“敌人那是不知道太傅您亲自统军前来,要是听说您亲自到来,等到我们上岸,他们就会不战而逃,闻风逃走。”唯独丁奉意识到此战事关重大,不可轻敌,于是站出来说道:“并非如此。敌人调集境内众多兵力,调动了许昌、洛阳的全部兵力大举前来,一定是定下了明确的战略目标,怎能随便无功而返?我们不能指望敌人不战而退,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战胜敌人。”

果然,魏军听说诸葛恪亲率大军前来救援,胡遵等人命令各军加紧搭建浮桥渡水,陈兵于大堤之上,分兵攻打东西两城;但是由于这两座城建在高峻险要之处,魏军仰攻十分困难,因此无法攻破。

诸葛恪上岸后,派冠军将军丁奉和吕据、留赞、唐咨等人为前锋,一起沿着山势向西面进发。丁奉对同行的各将领说:“现在各部队行动迟缓,如果被魏兵占据了有利地形,就难以与他争锋交战了,我请求快速攻上。”于是下令让各路军马从道路上避开,丁奉亲自率领属下三千人快速突进。当时正刮北风,丁奉军乘船扬帆行船,仅用了两天就到达了前线,占据了徐塘(今安徽含山县南、东关镇东)。

当时正天降大雪,胡遵等人率领的魏军前队正在营地中聚会饮酒,完全没有戒备。丁奉见魏军前部兵力较少,就对手下人说:“求取封侯赏爵,正在今天。”于是让士兵们都脱下铠甲,丢掉长矛大戟,只戴着头盔拿着短刀和盾牌,赤膊上阵爬上堤堰。魏军士卒们发现了丁奉的这支先锋军,但见到这队吴军的这幅样子,竟然都大笑不止,而不立即整兵对敌。

丁奉率领吴军爬上堤坝之后,当即下令击鼓呐喊,丁奉自己则一马当先,奋起砍杀魏军,在他的带动下,本队人马大破魏军的前部营寨。恰在此时,吕据、唐咨、留赞等人也相继赶到,魏军见吴军后续竟然赶来这么多援军,这才慌了神,惊恐万分,四散奔逃,争相抢渡浮桥逃跑。结果浮桥一时间无法承受如此多的人同时通过,导致浮桥毁坏断裂,魏军士卒们纷纷自行跳入水中,互相践踏着逃跑。

魏国乐安太守桓嘉等人也都沉没在水中,死者数万人。我上一篇介绍的韩当之子韩综叛降了魏国,在此战中担任魏军的前部督,结果没能跑掉,于乱军之中被斩,首级被诸葛恪命人送回以祭告孙权庙。同时缴获魏军的车辆、牛马、骡驴等都数以千计,资材器物堆积如山,凯旋而归。

战后,丁奉因此功被升为灭寇将军,封都乡侯。

五凤二年(255年),魏国爆发了淮南三叛的第二叛,失败后,魏将文钦率众来东吴投降。丁奉被任命为虎威将军,跟随大将军孙峻到寿春(今安徽寿县)前去接应文钦。结果魏国追兵紧随文钦而来,于是在高亭(今属安徽)两军展开交战。丁奉跨马持矛,又是一马当先冲入敌军阵中,率领本军人马斩首敌人数百,缴获大量军器。战后,丁奉被加封为安丰侯。

两年后的太平二年(257年),魏国又爆发了淮南三叛的第三叛,叛军被司马昭的大军包围,魏国将军诸葛诞从据守的寿春城中派使者突围向东吴表示投降。少帝孙亮、权臣孙綝(孙峻之弟)派遣朱异、唐咨等前往救援,后来又派丁奉和黎斐前去增援(据《孙綝传》中记载,丁奉和黎斐抵达战场后,均归属在朱异的统率之下 )。于是朱异任命丁奉为先锋,屯住在黎浆(今安徽寿县南),因力战有功,升为左将军。

然而就在这一年,东吴的少帝孙亮正式亲政。在此之前,吴国的所有朝政大权都由权臣孙綝所把持。孙亮亲政后,彻查很多与孙綝有关的不法之事,并且是当面讯问孙綝,搞得孙綝很难堪,心中恐惧。孙权病逝后,也正是由于吴国内部出现权力纷争,使得原本并不足够强大的吴国开始走下坡路。而争夺权利的代表人物便就是这个孙峻、孙綝兄弟和刚刚指挥了东兴之战的太傅兼大将军诸葛恪。

而少帝孙亮亲政如此明确的把矛头指向了权臣孙綝,其实并不是明智之举,毕竟孙亮刚刚亲政,并没有力量动摇孙綝已经形成的权力集团。孙亮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然而他并没有把精力放在培养自己的亲信力量上,而是要从黄帝的地位出发,直接削弱孙綝的力量,从而对孙綝敲山震虎。孙亮不仅仅是这么计划的,也是这么做的。

于是他开始着手追究姐姐孙鲁育被孙峻冤杀的始末,以此为由,追责孙鲁育的两个儿子朱熊、朱损(孙綝的妹夫)当时没有匡正孙峻的行为。于是孙亮令丁奉在虎林杀了朱熊,又在建业杀了朱损。

自己的亲哥哥所做的事被追后账,自己的亲信妹夫又被杀,这一下就激化权臣孙綝的危机意识,于是少帝孙亮与权臣孙綝的矛盾更为加深。孙亮便暗中与全公主孙鲁班、太常全尚、将军刘承谋划准备诛杀孙綝。

然而在这个谋划当中,却偏偏有个全尚,此人是个二货,结果谋划的内容被他泄漏了。孙綝得知之后,先下手为强,连夜率领部曲抓捕了全尚,又派弟弟孙恩杀死刘承,然后连夜发兵前往皇宫,要废黜少帝,天明时兵已将皇宫包围。

最终,在太平三年(258年)九月二十六日,孙亮被孙綝废黜。

没过几日,孙綝迎吴景帝孙休即位。然而孙綝随意废立皇帝,新帝孙休哪里有安全感可言。不甘于做傀儡皇帝的孙休在即位后没过多久就开始与左将军张布合谋,想要除掉权臣孙綝。然而孙休刚刚登基即位,手中并没有铲除权奸的力量,不知该如何着手。于是张布建议说:“丁奉虽不能识文断字,但却计略过人,能决断大事。”孙休便召见丁奉对他说:“孙綝把持国政,将要图谋不轨,朕想与将军一起杀了他。”丁奉说:“丞相(孙綝)的兄弟党羽众多,恐怕很难聚拢人心与他对抗,不能在仓卒间行动而将他制服。可以借腊月祭祀的时机,请他参加,趁他人单势孤的时候,用陛下的亲兵杀了他。”(这个办法和当年十常侍杀大将军何进如出一辙)孙休觉得可行,采纳了他的计划。

于是在永安元年十二月八日(259年1月18日),孙休邀请孙綝参加祭祀,孙綝预感到不妙,但是又推辞不掉,勉强前来,来了以后,见势头不对又想离开,于是丁奉与张布使眼色示意左右亲兵捆绑了孙綝。孙休历数孙綝的罪过,然后杀了他。孙休、丁奉等人出示孙綝的首级,赦免其部众,放下武器投降的有五千人之多,孙綝的弟弟孙闿听说后想要向北逃窜投降魏国,也被追上斩杀。

丁奉因在此事中的功劳,被升为大将军,加封左右都护。

永安三年(260年),丁奉被赐予假节、领徐州牧。

永安六年(263年),魏国大举伐蜀,丁奉率领各支部队进军寿春,做出将要进攻魏国的架势,想要借此来救援蜀汉。然而时隔不久,蜀汉即被灭亡,丁奉只得引军退回。

永安七年(264年),孙休去世,丁奉与丞相濮阳兴等听从大臣万彧的建议,共同迎立孙权的长孙、乌程侯孙皓为帝。丁奉升为右大司马、左军师。

这时候的丁奉在吴国可以说地位相当高,又有大功,因此也不自觉的渐渐骄矜起来。而骄傲自大便正是达到巅峰要开始走下坡路的标志!

宝鼎三年(268年),孙皓命丁奉和诸葛靓一起进攻合肥(今属安徽)。丁奉采用离间之计,给西晋大将石苞写了封信,石苞果然因为被怀疑通敌,被从前线调回。同年十一月,丁奉从芍陂进军,但是为西晋安东大将军司马骏击退。

建衡元年(269年),丁奉再次率军进驻徐塘,进攻西晋的谷阳(今安徽固镇)。谷阳的百姓提前得到了消息,携带全部物资撤离,使得丁奉军一无所获。孙皓大怒,斩杀了丁奉的向导官。

建衡二年(270年)正月,丁奉进攻涡口,又被西晋的扬州刺史牵弘击退。

建衡三年(271年),丁奉逝世。因为他生前骄矜得罪了人,有人因此在他死后诋毁他。 后来,吴军北伐时丁奉与万彧商议撤兵的计划又泄露出来。当时虽然丁奉已经去世,但是孙皓却依然追究他前次出兵谷阳无功的责任,杀害了丁奉的儿子丁温 ,并把他的家属流放到了临川(治南城)。

可怜丁奉作为东吴末年少有的将才,最终其家人却没能得以善终。

1、胡质

胡质,字文德,寿春人,三国时曹魏大臣,官至荆州刺史、征东将军。胡质性情深沉,好深思,不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因此得到他人的爱戴。

嘉平二年去世。家里没有什么财产,只有皇帝所赐衣物和书厨。军师把这些情况报告给朝廷,追封他为阳陵亭侯,食邑百户。谥号贞侯。由其子胡威继承爵位。嘉平六年朝廷下诏追思并褒奖徐邈、胡质和田豫清正节俭的行为,赐三人家室二千斛谷和三十万钱,并布告天下。

2、胡车儿

胡车儿,东汉末年武将,初从张绣,为其心腹猛将,勇冠三军,与贾诩交情甚佳。宛城大战后,张绣投降曹 *** ,曹 *** 爱胡车儿之骁勇,手以黄金与之。

后因曹 *** 私纳张绣亡叔张济的遗孀邹氏,张绣深感其辱,欲杀曹 *** ,与贾诩商议后决心反曹。考虑到典韦的勇猛,便令胡车儿盗走典韦的双戟。最终典韦、曹昂、曹安民皆死于此次战斗。

3、胡遵

胡遵,安定临泾人,三国时魏国大将,景初二年(238)公孙渊造反,胡遵在司马懿的指示下击破公孙渊将领卑衍、杨祚。

嘉平四年冬十一月,时任征东将军的胡遵与征南大将军王昶、镇南将军毌丘俭等征讨东吴,同年十二月东兴之战被吴将诸葛恪击败。正元二年升任卫将军,甘露元年薨,追赠车骑将军。

4、胡威

胡威,字伯武,一名貔。淮南寿春人。曹魏至西晋时期名吏,曹魏征东将军胡质之子。胡威早年就自勉立志向上,与父亲都以廉洁慎重而闻名于世。历任侍御史、安丰太守等职。

后升为徐州刺史,在任上,勤于习政,使教化之风盛行一世。再迁右将军、豫州刺史。入朝任尚书,加奉车都尉,曾向晋武帝建言,认为时政过于宽松。官至前将军、监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累封平春侯。

5、胡充华

胡充华, 北魏宣武帝皇后,《北史演义》称胡仙真,幼年时受到良好教育,成年时入佛寺为尼。她在佛寺精研佛法,深通佛经义理。

宣武帝元恪即位初年,经他人举荐,她被宣召入宫讲道。其秀丽优美的姿容、清纯伶俐的口才,深深打动了宣武帝,于是宣武帝破例下诏封其为世妇,随侍左右。崇尚佛事,广凿石窟,为历代第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胡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胡车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胡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胡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胡充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339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0
下一篇 2023-0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