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看到的和看不到的,听得到的和听不到的,闻得到的和闻不到的。
就是在说物质现象没有恒常不坏的实质,而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缘聚则成,缘散则灭,因而是空;但空并非“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所谓成住坏空,空是生灭变化之过程;因缘的假象宛然,而且并不妨碍有。
不异,即无差别,也就是说,色与空是统一的,是不二的。
这句话是出自《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一方面,它说明了事物不是自因的存在,不是像西方哲学中所说的“实体”那样的东西,而是在关系和条件中产生的。这就否定了奥义书及印度六派哲学当中种种关于实体的说法——比如梵(Brahman)我(a-tman)论、极微论、二元二十五谛论、句义论、声常住论等。由于色不异空,因此,人们不应该把事物执著为自因的常住实体,即:想要把握事物的真相,想要求解脱,就应当去除“法执”、远离“常见”。
另一方面,它说明了“空”(空性)不是离开具体事物的抽象存在。由于色不异空,因此,人们如果想把握事物的真相,想要求解脱,就不应该绝对地把自己与现实世界对立起来,引遁于山林、诸事不管,相反,应当深入世间,行菩萨道,帮助众生、利益大众,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在“下化众生”的过程之中“上求佛道”。
意思是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看到的和看不到的,听得到的和听不到的,闻得到的和闻不到的。
就是在说物质现象没有恒常不坏的实质,而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缘聚则成,缘散则灭,因而是空;但空并非“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所谓成住坏空,空是生灭变化之过程;因缘的假象宛然,而且并不妨碍有。
不异,即无差别,也就是说,色与空是统一的,是不二的。
这句话是出自《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扩展资料:
它的后半句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外在、表面、现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是指表象为空,外在为空。进一步解释,外在为空,表象为空,内在为本,实质为本,看人看事物遇到迷茫迷惑时,去看本质看内容,从而不被表面与现象所迷惑所困扰,看人看本质,看问题看本质。心经的内涵与本质说的是哲学,即般若(智慧)。
佛学常见词汇 色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质,这些物质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其当体即空,故说色即是空。
色、空从本源上说,是一体的。色是空性“因缘和合”而产生或幻化而出;一切色都是通过一定的“因缘和合”而从空性中产生或幻化出来;
也就是说,色是空性在一定因缘条件下的表征或表象或表相。色来自空;一切色都有空性。而空性则是色的本源或本质。一切色都可以回归其本性,也就是回归到空性。当色(或有情众生)回归到空性或本源,也就是成佛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色不异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