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性教学原则是什么?

直观性教学原则是什么?,第1张

直观性原则是教学原则之一。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形象语言描绘学习对象,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反映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展规律。运用这一原则能促使具体形象与抽象概念相结合,减少理解抽象概念的困难;能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扩展资料

现场参观法

现场参观法即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校外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使学生获得新知识或验证、巩固学过的知识,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方法。

仿真模拟法

仿真模拟教学在专业教学中主要是指采用计算机或其它多媒体技术对具体的运动原理、技能 *** 作开发仿真模拟系统,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模拟系统练习,达到掌握基本原理或进入生产现场实际 *** 作的教学目的。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发展认识能力。

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形象语言描绘学习对象,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反映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展规律。

扩展资料:

运用这一原则能促使具体形象与抽象概念相结合,减少理解抽象概念的困难;能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巩固。类似这一原则的教学思想,古代教育家已有论述,如中国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但直接提出这一原则的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直观性原则是教学原则之一。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形象语言描绘学习对象,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反映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展规律。

运用这一原则能促使具体形象与抽象概念相结合,减少理解抽象概念的困难;能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巩固。

扩展资料

在电教教材中实现直观比传统教学要容易得多,它主要有模拟直观和语言直观两种。模拟直观包括各种演示图片、图表、模型、动画等。模拟直观是通过观察模拟对象进行的,可产生“画中诗”的效果。由于它可以突破时空界线而被广泛使用,也是电教教材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原因之一。

语言直观是通过形象生动的配音(包括背景音乐)来进行的。它可以激起学员对事物的回忆或想象,与学员的思维形成共鸣,产生“诗中画”的效果,有如亲临其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直观性原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355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1
下一篇 2023-0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