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惜夏日长,且等清风来什么意思

但惜夏日长,且等清风来什么意思,第1张

珍惜夏天白天比较长的日子,等着清爽的秋风到来。

这两句话的意思其实是说夏天天长能多干些农活,所以要好好珍惜;然后这样到了秋天清凉的时候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其实谁都知道夏天天气热得难受,但是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夏天白天时间长,这时候努力干活,秋收的时候才能有更多的粮食。这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侧面描写了劳动人员的疾苦。

一、“但惜夏日长”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观刈麦》。

全诗如下: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通过描写夏日田间地头的见闻来表达对农民生活疾苦的感知,从而抒发他自己要珍惜时光的感想。

二、“且等清风来”这句话就是字面意思。

这句话没有出处,我翻来一下常见的古诗文都没有看到它的出处。不过,这句话也比较好理解,从字面意思上就能看出来。且等清风来,就是等待着清风吹来。

一般来说,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很少会有风。但是到了立秋之后,秋风很快就会来了。而秋风吹会加速庄稼的成熟,有风吹说明收获的季节快到了。

且等清风来其实是农民盼望一年的辛苦劳作能够尽快看到收获粮食的那种心情,哪怕夏天多么热,他们都坚持着劳作,就是因为他们有一个信念,秋天时可以多收一些粮食,让一家人这一年的日子过得好一些。

现在很多人把“但惜夏日长,且等清风来”这两句话连在一起,用来表达一种悠闲静谧的生活态度。其实如果单把“但惜夏日长”拿出来分析,你就会发现这句诗表达的是一种深深的忧患意识。农民们太辛苦了,他们顶着烈日整日劳作,只是为了能够多收些粮不挨饿。虽然知道夏天热得很难过,但是他们还是在大太阳底下挥汗如雨的劳作。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原文:

观刈麦

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

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

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暗自惭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白居易说,劳作者的足下,蒸腾起暑天酷热的土气,他们的背上,被炎热的天光灼烧着。力气用尽了,也不知道热。只是非常珍惜这夏日的白天比较长,可以劳作得久一些。

在农田里干活确实是非常辛苦的,尤其是夏天,下地干活的农民们个个身体都是晒得黝黑黝黑的。所以一般农村的人家如果没有儿子的,经常会去过继一个来,倒不一定是要传宗接代,实在是田里的农活如果没有一两个青壮劳力,根本做不来。

本诗中,如此被土蒸日灼的劳力却不知道热?意思是,根本就不停下来休息,为了珍惜夏日的白天比较长。为何啊?白居易也不多说,你自己去想。

扩展资料: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观刈麦》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805年(唐宪宗元和元年)至806年(元和二年)间,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观刈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356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1
下一篇 2023-0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