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器原文出处及全文翻译

君子不器原文出处及全文翻译,第1张

君子不器原文出处:《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全文翻译如下:

君子之道,以学君子之行,君子的境界也有高下之分,为学者即为寻君子之道,有成且达者即入不器之境。器与不器都是君子。何谓“器”?《易经·系辞》:“形乃谓之器。”,“器”就是“形”;何谓“形”?“形”,就是“相”。何谓“君子不器”?就是“君子不相”。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相。(说禅白话直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整体,道是系统。器是工具,器是容器。道有主动性,器为被动性。道是思想,器为身体。君子不器,是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

老子:朴散则为器。一个人不学习,不动脑,就可能成为他人的工具。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

出处:《论语·为政》

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

孔子说:“在温习旧的知识时,能有新的收获,就可以当老师了。”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

扩展资料:

孔子认为君子应为通才,博学多能。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平天下的重任。对内可以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

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君子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作为一个只有一种功用的器具而存在的,而是要不拘泥于人与事的,要有容纳百川的大胸襟、大气度,善于发现他人之善而加以吸取借鉴,善于反省自己而能加以变通,这就是孔子的“不器”思想。

器具终究有所局限,不能通达,一个人如果像只器具,就会心胸褊狭行动局促,难以通达天下。所以君子求学,不以一器为自己画地为牢,而是要博学多闻,具备浩然的大丈夫胸襟。

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

君子不能囿于技艺,而当“志”于“道”,《易传》里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道是无形的,器是有形的。道是形而上学的理论,是规则,而器是形而下的具体的事物和具体的形象。

孔子的君子不器,是希望君子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追求事物变化的规则上,而不是埋头具体事务,即使对于具体事物处理也应从大局出发,从道的角度和高度去处理,甚至强调,没有道的支撑都做不好具体事物。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即使是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可取之处,但对远大的事业恐怕会造成阻碍,所以君子不从事这些小技艺。”

庄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追逐无限的知识注定会失败。”

庄子:得鱼而忘筌 ;得意而忘言。“得到鱼忘了鱼篓,得到意境忘了言语”。鱼比篓重要,篓只是得到鱼的一种方法,得到了真意,言语就不再重要了。 目的永远比手段重要,道永远比器重要。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常无名,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道,无形,散则有形,是为器,圣人以道为制,以器为用,则可治国安天下,所以说 两者不可分割 。

《老子》:“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慈悲,故能无惧,勇节俭,故能持久先人后己,故能成大器。”所以说 器有高下,要以道为指导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359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1
下一篇 2023-0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