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简字是什么意思?
二简字实为第二次简化字的缩写。
二简字的样子举例如下图:
图里我们可以看到,第二竖行就是二简字,有一部分简化过度,已经完全看不出原意。
我们可以拿它和人日本的平假名和片假名对比一下:
我们很容易发现,二简字的部分字体,与日本平假名与片假名非常接近。
事实上,日本的文字从一开始便是由中国传入,当时也是受制于汉字书写与传播较为复杂,一直难以推广,于是日本想便出奇招,用一些简单的汉字偏旁部首加以改变,形成平假名和片假名。这在当时有效的降低了日本的文盲率。
二简字为什么仅存9年?
在上个世纪50年代,也就是我国建立之初。那是个一穷二白的时代,百废待兴。我们急需一种方式降低我国的文盲率,推行识字教育,汉字简化运动应遇而生。
第一次汉字简化:
自1949年10月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便一直将汉字的整理和简化作为自己的目标。直到1954年底,第五稿的《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征集意见。半年多后,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通过。此后多次审议,1956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汉字简化方案》。
第二次汉字简化:
1975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拟《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报国务院审阅。1977年12月20日,国家公布《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征求社会意见。次日,人民日报开始试用二简字。随后教科书上也开始试用二简字。
然而,1978年3月4日。一部分文学家提出暂缓推行二简字的意见。自此开始8年间二简字多次修正和听取意见。直到1986年6月24日,正式废止二简字。
关于二简字的仅存9年的思考:
如果汉字更好写,那么是不是就可以有效的降低文盲率、加快推进文化传播呢?毕竟汉字的学习在世界上都是公认的难。
世界上汉语教育机构很多,毕竟想要深入了解我国文化,学好汉语无疑是首要任务。
本来汉字的简化是为了方便,对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是百利无一害的。
但,事情做过即为祸。凡事要把握一个适合的尺度。台海地区仍然没有推行得了简化字就是这个原因:二简字字体的美感消失了,甚至汉字本身的精髓它也丢失了。
我们都知道,汉字其实在很久之前之所以演变出来,还是因为它有很多的实体寄托的组成部分。比如最初的象形文字,其形状就源于生活。汉字本来是一种艺术品,带有浓厚的历史气息。
下图为我国汉字最初的样子,甲骨文。它便是汉字缘于生活的最好例证:
另外,如果汉字过于简单,那么它就变成了四不像,二简字容易写却不容易记,推广快却用不出来。这显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于是在使用了九年之后,二简字正式废除。
二简字(Second-round simplified Chinesecharacter),简称二简(SRSC),是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继20世纪50年代《汉字简化方案》提出后在1977年12月20日提出来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化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因为“二简字”的简化不成功,废止了这个方案,并指出了:“今后对 汉字的改革要保持谨慎态度,使 汉字形体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以利社会应用。”现代我们使用的简体字可以说是“一简字”,“二简字”就是比现代简体字还要简化的字,之所以被废除就是因为“太简”了,简化到了让人根本就不认识的地步。无论是“二简字”,还是“一简字”,其本质都是为了简化我国的汉字,而简化汉字就是为了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传播我国的文化,普及民众的教育。
众所周知,我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和语言,这个“难学”不仅仅针对外国人,对于我国人而言也是一样的。我国以前使用的繁体字,比现代的简体字要难学上数倍,这就让文字很难在民众中快速发展。可是国家要发展,就必须推广教育,所以文字的简化就有了必要性。
民国时期有人提出要把我国的文字向西方的拉丁文靠拢,因为西方的拉丁文非常的简单,在民众中普及起来也会很容易。这个提议当然被否定了,因为汉字本身就是我国的文化,抛弃了汉字就等于抛弃了我国的文化。所以我们必须使用自己的汉字,因此文字简化政策在建国后开始施行。
首先被简化出来的文字,基本上就是现代人们所使用的简体字,不过在当时文字简化并没有停止,在一简字问世之后,人们还是觉得难学,于是继续简化,因而出现了二简字。但是当开始推行二简字之后人们发现了更大的问题,那就是二简字“太简化”了,简化到了基本上没有人认识的地步,这样一来,不仅没有削弱学习汉字的难度,反而增加了难度,因此在普及了9年之后,就被废除了。不过有了这九年的影响,我国的简体字已经逐渐的被国人接受,也逐渐习惯了,所以后来就再没有所谓的“三简字”、“四简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