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老夫子的主要内容

关于高老夫子的主要内容,第1张

“高老夫子”原名高干亭,被牌友们戏称为“老杆”,因为发表了一篇关于整理国史的所谓“脍炙人口”的名文,便自以为学贯中西了,“因仰慕俄国文豪高尔基之名,而更名为“高尔础”。

其实他是一个只会打牌,听书,跟女人的无赖,他为了去贤良女校看女学生,便应聘去教书,而因为胸无点墨而当众出丑便辞去职务,大骂新式教育。

扩展资料

高老夫子感想:

《高老夫子》写于1925年,具有辛辣的讽刺性。小说中的主人翁是一个自我标榜的伪道世学者。在《高老夫子》中,鲁迅的用意主要不在于批判高老夫子的思想守旧落后。

而在于揭示出这个人从里到外全都被一层虚假包围着。这种通过人物行动和周围场景的细节描写来展示人物的手法,是鲁迅小说艺术的特色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老夫子

文章的主人公叫高尔础,基础的础,故事围绕高老夫子的一堂课来展开,从备课前、上课中到下课后。在我看来,高老夫子是一个道貌岸然、虚荣、极不负责、藐视女性的人

他内心对女学堂充满不屑,却因为校长亲自邀请使他能够虚名在外,他就接受了去女学堂教书;但在授课之后向狐朋狗友疯狂输出对女学生的冷嘲热讽,说她们“虚伪”,实则他自己才是个虚伪至极的人。受尽女学堂带给他的红利,背过身却极尽所能贬低它,也是见怪不怪了。

作为老师,他的备课完全不充分,对于自己接下来要讲的内容不熟悉,却能怪在前一个老师的头上,因为他把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全给讲完了。作为一个备考教师资格证面试的人来说,我恨不得把所有教材的课都给顺一遍,可惜时间不允许;更何况是已经成为老师的高老夫子?可笑这样的人也能被尊称为夫子,真是讽刺。

他的名字也很有意思,一开始我都没想到础是基础的础;后面主人公提到他很崇拜高尔基所以改了名字,我恍然大悟——高尔基知道了也要说声“晦气”。

鲁迅的高老夫子 人物简介:

一方面,高老夫子的形象可以看做是20世纪20年代出以甲寅派、学衡派为代表的“国学家”的无情嘲讽。

可另一方面,高老夫子并不是一个有足够心计,可以借文章炒作自己然后谋求暴利的投机分子,他不过时代浪潮翻腾下溅起的一粒小石子而已,稀里糊涂地写了篇文章,被女校看重于是借机去“看看女学生”,在无真才而受不了授课压力后便逃出学校,回到自己喝酒打牌的生活之中。

他从没有过什么大志向或非分之想,他连给学生上课都紧张到出现幻觉,他所能想到的极致不过是“看看女学生”,满足这种低级欲望。

他没有改变社会风气,打倒新学实现复古的决心,复古思潮来了,他便写“整理国故之义务”,新学流行起来,他便仿制个“高尔础”的名字,他没有什么自己的主张,社会流行什么,他便学什么。

扩展资料

《高老夫子》是近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26年,收录于小说集《彷徨》中。

《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原名高干亭,被牌友们戏称为“老杆”,因为发表了一篇关于整理国史的所谓“脍炙人口”的名文,便自以为学贯中西了,“因仰慕俄国文豪高尔基之名,而更名为“高尔础”。

其实他是一个只会打牌,听书,跟女人的无赖,他为了去贤良女校看女学生,便应聘去教书,而因为胸无点墨而当众出丑便辞去职务,大骂新式教育,小说设置了三个场景,将“高老夫子”虚伪,污秽的灵魂,如同三面放大境般展示给读者。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高老夫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385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3
下一篇 2023-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