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子房长圆形,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种子卵形,花果期3至4月。
槟榔原产马来西亚,中国主要分布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亚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
槟榔是重要的中药材,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还有将果实作为一种咀嚼嗜好品。
槟榔是棕榈科常绿乔木植物,槟榔的成熟种子,它主产于海南岛、福建、云南、广西、台湾等地,春末及秋初,采收成熟的果实后,用水煮,干燥,剥去果皮,取出种子,晒干,浸透切片或者是捣碎使用。槟榔味苦、辛,性温,主要是归于胃和大肠经。槟榔具有驱虫消积、行气利水的作用。槟榔在临床上可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病,比如绦虫、钩虫、蛔虫、蛲虫以及姜片虫等。其中对于绦虫症的疗效最佳。槟榔还可以用于食积气滞、痢疾出现的里急后重等症状,水肿、脚气肿痛等病证。槟榔在临床使用时,我们入药煎服,一般用到6-15g,如果是单用,要起到驱杀绦虫、姜片虫时,用量可增至60-120g。脾虚、便溏或者是气虚下陷的患者最好是忌用槟榔,临床用量应遵医嘱使用。1、帮助香料得以很好的保存,槟榔碱是有效的驱虫成分,对绦虫有较明显的致瘫作用,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另外,槟榔碱的作用与毛果芸香碱作用相似,可兴奋M—胆碱受体引起腺体分泌增加,瞳孔缩小,收缩支气管,减慢心率,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2、在香料当中起到的作用是一种调和作用。槟榔是我国南方四药之一,具有杀菌、驱虫、化痰等功效,同时有拟副交感神经作用。在香料中加槟榔不但可以驱杀肉中可能存在的寄生虫,还有兴奋唾液腺、促进肠道蠕动、令人食欲大开的作用。
槟榔,中药名。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成熟种子。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成为干槟榔片。
扩展资料:
槟榔的吃法技巧:
1、印度吃法
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国家,吃槟榔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印度人喜欢吃槟榔时,把槟榔果取出,切成碎片,然后再醮取适理的蛎灰,醮好以后还要用干净的蒌叶把槟榔包起来,然后才能放到嘴里慢慢的嚼食,槟榔的这种吃法能促进唾液分泌,生津止渴的功效特别出色。
2、黎族吃法
黎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那里世代都有吃槟榔的习惯,但他们在吃槟榔时喜欢把槟榔果削成瓣儿状,然后用栳叶把槟榔包起来,再配上烟丝和石灰膏一起放到嘴里慢慢嚼食,这时人们会感到越嚼越香,能让人的面色红润,精神焕发,它可以缓解疲劳也能预防疾病。
3、海南吃法
槟榔在中国海南地区也十分常见,而当地人吃槟榔的方法与其他地区吃槟榔的方法也不相同。
海南人吃槟榔时,吃法特别讲究,他们会先把槟榔切成片状,然后撒上贝壳粉调成的膏状物腌制一到两天,腌好以后取出用蒌叶包起来,再到嘴里慢慢嚼食,开始时会有绿水出现,这时可以把吐掉,过一会绿水消失,槟榔液就能变成红色,它能止渴生津也能提神醒脑。
4、台湾吃法
台湾人把采收后的槟榔,剥除果蒂和较老的部分,先取由彰化引进的带有胡椒香气的荖叶,再搅匀石灰,用小刀涂少许在叶上,将之卷起。然后切开槟榔,将已卷好的荖叶夹放在中间,这样老藤、石灰、槟榔一起嚼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槟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