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树:常阔落叶植物。常见于长江流域,叶有五角,分雌雄两种种,雌树果实红色,味甘。雄树,有长有成串的种子。乡人称之为楚葡萄或者楚布叽,可做菜食用。味美。生长于田野间。安徽北部乡村多称之为楮树或者构树。
不是野冬虫。楚不揪又叫构树,别名楮桃等,在中国的温带、热带均有分布,不论平原、丘陵或山地都能生长,其叶是很好的猪饲料,其韧皮纤维是造纸的高级原料,材质洁白,其根和种子均可入药,树液可治皮肤病,经济价值很高。楮树,它结的花骨朵叫楮不揪。
楮树落叶乔木,高达10米。茎、叶具乳液;嫩枝被柔毛,后脱落,叶互生;叶片卵形,长8~18厘米,宽6~12厘米,不分裂或3~5深裂,先端尖,基部圆形或心脏形,有时不对称,边缘锯齿状,上面暗绿色,具粗糙伏毛,下面灰绿色,密生柔毛。
楮树的使用价值:
1、楮树皮
构树的内皮层纤维较长而柔软,吸湿性强,在中国是制造桑皮纸的上好原料,远在隋代就大量生产应用。
2、楮树枝、茎
楮树的枝、茎,它们性质相同,都能治皮肤病。据说患瘾癣的皮肤刺痒难止,可将楮树枝或茎部煮汤洗涤患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楮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