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是什么意思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是什么意思,第1张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的意思是:像邺水赞咏莲花,这里诗人的文采,胜过临川内史谢灵运。

一、原文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二、译文

像睢园竹林的聚会,这里善饮的人,酒量超过彭泽县令陶渊明,像邺水赞咏莲花,这里诗人的文采,胜过临川内史谢灵运

三、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序》。

创作背景

关于《滕王阁序》的创作时间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唐末五代时人王定保的《唐摭言》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那时,王勃的父亲可能任六合县(今属江苏)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又这篇序文中有“童子何知,躬逢胜饯”之语,也可佐证。

其二为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认为《滕王阁序》是上元二年(675)王勃前往交趾(在越南河内西北)看望父亲(那时他父亲任交趾县令),路过南昌时所作。

光照临川之笔临川是指抚州。在宋代以前,临川还是默默无闻,临川文化名人崭露头角的也还非常少。王勃所处的唐代,江西的64名进士中,临川还一个都没有。他诗中所说的“临川之笔”,实在不是本地文人才子的光辉写照,而是记录了异地文人在临川所留下的光辉照耀,赞美临川的文风昌盛。

“临川之笔”究竟说的是哪一支笔?现在说法都不统一,但有两种说法居多,一种是无形的笔,一种是有形的笔:

1、谢灵运

说“临川之笔”是谢灵运的说法居多。东晋时期谢灵运在临川任内史,他在临川时深得百姓爱戴,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人们都称他为“谢临川”。甚至于在他死后,临川的百姓为了纪念他,还在庙里供奉他为“康公菩萨”,称这庙为“康公庙”。谢灵运也是临川人特有的文神,一直被纪念至今。谢灵运的“笔杆子”真是厉害,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被称作山水田园诗的鼻祖,他也是著名的佛学家和旅行家,在临川任职时,就书写了许多如朱华般美丽的诗句,也书写了对临川风土的无限留恋,那个时候的谢灵运,是临川文化的大IP,那时候王安石还没出生。

2、王羲之

还有一说这“临川之笔”是指东晋时任临川内史中国“书圣”王羲之,他比谢灵运还更早就在临川任职,这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一支笔”了!他当年勤练书法,经常在临川郡城的东面一口低洼的长方形水池中洗墨,池水都因此变黑了。洗墨池见证了他“有志者事竟成”的精深功夫。

谢灵运的诗笔。临川,郡名,治所在今江西省抚州市,代指即谢灵运。谢灵运曾任临川内史。

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翻译:放眼远望,胸襟顿时感到舒畅,超逸的兴致立即兴起。排箫的音响引来徐徐清风,柔缓的歌声吸引住飘动的白云。今日盛宴好比当年梁园雅集,大家酒量也胜过陶渊明。参加宴会的文人学士,就像当年的曹植,写出“朱华冒绿池”一般的美丽诗句,其风流文采映照着谢灵运的诗笔。

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典故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赏析

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

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典故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438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6
下一篇 2023-02-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