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幼儿生活中的自然和社会知识。
2、幼儿参加社会活动所必须的活动技能。
3、幼儿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
4、在社会生活对人对事的情感和态度。
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包含五大领域:健康领域、语言领域、社会领域、科学领域、艺术领域。
1、基础性。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可以从教育体制和人的发展这两个角度来认识。从教育体制的角度来看,幼儿园教育是学制的最初环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这就非常明确地说明了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
2、非义务性。幼儿园课程虽然是基础性课程,但是由于学前机构教育的非义务性质,幼儿园课程也具有非义务性。也就是说,幼儿园课程不是所有适龄幼儿都必须学习和完成的“任务”,不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
幼儿园教育以及幼儿园课程的非义务性,使得幼儿园课程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虽然这种灵活性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以国家有关的教育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学习发展的规律为依据,但毕竟给教师和其他课程工作者留出了巨大的创造空间。
3、启蒙性。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尤其是它在人一生发展中的奠基地位,与幼儿园课程的启蒙性息息相关。幼儿园课程的对象是3—6岁的幼儿,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身体发育迅速,好奇好问,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这些都为他们探索周围奇妙的世界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但是对于这个神秘而且复杂的世界,幼儿毕竟是懵懵懂懂,一个睿智的引导者是不可或缺的。幼儿园教育应该成为这样的引导者,幼儿园课程也就自然担负起启蒙的任务——开启幼儿的智慧与心灵,萌发他们优良的个性品质。
幼儿园课程名词解释如下:
幼儿园课程名词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士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实施并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的经验,这种经经验是幼儿园施加教育影响的一种中介,以引导和促进幼儿朝着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方向发展。
幼儿园,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旧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纳三至六周岁的幼儿。那么,什么是幼儿园课程呢?
这一定义既反映了一般课程的基本特征,如目的性、计划性、结构性等,也反映了幼儿园教育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独特性意味着某些教育任务和要求(身体保育)是幼儿教育阶段所特有的,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是必需的;不可替代性意味着其他任何年龄阶段的教育功能、目标、内容及方法都不能直接移植到幼儿园教育上。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如下:
1、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启蒙性。
2、幼儿园课程的全面性、生活性。
3、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
4、幼儿园课程的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5、幼儿园课程的潜在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