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册是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赋役黄册又称明代黄册,是明代政府为核实户口、征调赋役而制成的户口版籍。
鱼鳞册也称“鱼鳞图”、“鱼鳞图籍”和“鱼鳞簿”,是将田地山塘挨次排列、逐段连缀地绘制在一起,标明所有人甚至点,因其形似鱼鳞而被称为“鱼鳞册”。
明代鱼鳞图册,就其所登记项目而言,已是相当完备的土地登记册。它的编制,使赋役的征收具备了确实根据,多少防止了产去税存或有产无税的弊端,使政府税收有了保证,耕地及税额也有所增长。
鱼鳞册的编制,对于巩固高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曾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鱼鳞册_词语解释【拼音】:yú lín cè
鱼鳞图册是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册中将田地山塘挨次排列、丘段连缀地绘制在一起,标明所有人、四至,因其形似鱼鳞而被称为"鱼鳞图册"。亦称"鱼鳞册"、"鱼鳞图 "、"鱼鳞图籍"、"鱼鳞簿"。鱼鳞图册对于中国土地制度史等领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朱元璋制定的黄册与鱼鳞图册,其实最简单理解,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人口普查和土地登记制度。在明朝之前的朝代其实也都有做过类似的工作,但是没有朱元璋这么的详细和大规模。
朱元璋是一个草根出生的人,所以他很清楚农民的生活状态,也很清楚地知道有些百姓没有土地耕种,官员欺压百姓情况。所以在朱元璋上位之后,他就开始制定黄册。
所谓黄册就是每家每户必须要把自己家庭里的成员的基本状态,都上报告给朝廷,不得隐瞒和漏报。这个册子表面要用黄色的皮封起来,存在户部当中,所以称为黄册。
简单来说,这个黄册就相当于户口本了。在人口普查的时候如果不上报自己家庭成员的信息和名字,那么没有在黄册当中,这以后就相当于是黑户了,做什么事情都会受到拦阻。
在明朝,男子只要满了16岁就必须要赋税,一直到60岁才结束。所以很多人在人口普查的时候,就会想办法逃避,这样家里就可以少纳一些税。但是朱元璋运用了一些手段,使得大家都只能主动上报,无法逃避。
这个黄册是每十年就要编造一次,就相当于是每十年就要进行一次人口大普查。过去,人们为了避税,也是绞尽了脑汁。有些人为了避税,就将自己的土地、房产放在亲戚或者是朋友的名下,这样就能够少纳税。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朱元璋又进一步制定了鱼鳞图册,这个说起来是很复杂的,里面含有很多的东西,但是这主要目的就相当于土地登记一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