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蜥脚类恐龙:伊森龙 股骨就有65厘米长是人的2倍

大型蜥脚类恐龙:伊森龙 股骨就有65厘米长是人的2倍,第1张

伊森龙是一种最原始的蜥脚类恐龙之一,诞生于2.1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由于第一批化石是在泰国发现的,所以它的拉丁文名称意为“东北泰国蜥蜴”。伊森龙最大的特点就是四肢着地爬行,并且股骨超长,属于真正的蜥脚下目恐龙。

伊森龙的外形特征

伊森龙的头部相对于身体是非常小的,它的牙齿则有着非常典型的植食性恐龙的特征,就像大安龙一样,它的牙齿几乎大多都呈现勺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主要是以四足着地进行活动,并且躯干非常的巨大,因为出土的股骨化石非常的修长,可达65厘米,是一位成年人的2倍之多,所以它的体重预估在15吨左右,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这也是蜥脚下目恐龙具有的典型特点。

伊森龙的生活习性

伊森龙的全身都是绿色的,这样能够在森林中进行很好的藏匿,也就是像变色龙一样,一旦遇到危险伊森龙就会在树林中一动不动或者进行躲藏,最终逃过敌人的视线。伊森龙属于蜥脚下目恐龙,所以它的体型很大,但牙齿很小,不过由于牙齿呈现勺状,所以能够像耙子一样咬住树叶之后向后拉扯,最终将其扯下来进行咀嚼。

伊森龙的化石发现

伊森龙的第一批化石就是在泰国的伊森地区发现的,其中包含了部分脊椎、肋骨以及股骨,尤其是股骨非常的惹人注目,因为股骨的长度达到了65厘米,并且这还是受到了严重磨损的未成年伊森龙的化石,所以可想而知它的体型到底有多么的巨大,科学家曾经推测它的体长可能已经达到了6.5米。

伊森在泰国的东北部,气候干燥且人烟稀少,作为旅游资源丰富的泰国来说,伊森地区算是少数的没有对外开放的区域,所以才有幸将伊森龙的化石保存下来并且发掘出出来,也导致伊森龙的拉丁文名字就是因此而来,含义为“东北泰国蜥蜴”。

百度知道

伊森龙和霸王龙谁大

声文柏022

超过2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关注

成为第1位粉丝

庞大的身躯、强健的体魄,实在是令人着迷,然而恐龙种类繁多,其中最为强大的无疑就是霸王龙了。霸王龙又名“雷克斯暴龙”,其中的“雷克斯”就是英文“Rex”的直译,意为“国王”。这是一种生活在距今6800万年以前的肉食性恐龙,在它所处的时期,几乎所有的草食性恐龙都是它的盘中之餐,毫无疑问,霸王龙就是白垩纪晚期的陆地霸主。

霸王龙是曾经的陆地霸主,那么假如它穿越到现代,是否还能成为百兽之王呢?

单从体型上来看,这个答案似乎应该是肯定的。霸王龙的身高最高可以达到6米,而体重更是接近9吨,相比之下,当今世界体型最为庞大的陆地生物就是非洲象,它的身高大概在4米左右,体重一般在6吨上下,显然比霸王龙小了好几号。不过大自然有着它自己的规律,并不是说谁的体型大,谁就一定能够成为百兽之王,判断一种生物是否强大的最关键指标就是这种生物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

霸王龙的身体状况是与白垩纪晚期的地球环境相适应的,如果穿越到现代,必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恐龙之所以能够崛起就是得益于当时的自然环境,侏罗纪到白垩纪时期,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这就使得地球平均气温能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正是这种温暖湿润的气候为恐龙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除了温度和湿度方面的差异之外,白垩纪时期的地球氧气含量也要比现在高很多,霸王龙猛然从一个高氧环境进入到一个低氧环境,身体肯定是会出现不适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现在地球的气候环境虽然与白垩纪时期差异很大,但这并不重要。

恐龙之所以能够统治地球长达1.6亿年的时间,就是因为强健的体魄赋予了它们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也许穿越而来的霸王龙最初会感觉不适,但假以时日必定是可以适应的,这就好像我们从平原地区来到高原地区,最初会感觉不适,时间一长就会逐渐适应,而且适应的速度往往与个人的身体状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霸王龙虽然能够适应气候环境的变化,但有一个问题却是难以解决的,那就是食物。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大体型的动物往往都是吃草的,比如大象、河马和犀牛,而肉食性动物的体型通常不会过于庞大,比如狮子、老虎和猎豹。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是需要不断摄取能量的,而摄取能量的方式就是进食,肉食动物获取食物的难度要远高于食草动物,如果它们体型过于庞大,那么很难能够获取足够的食物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行。

在霸王龙所处的时期,存在着大量的草食性恐龙,这些恐龙的体型都十分庞大,完全可以满足霸王龙的进食需求。

但如果霸王龙穿越到了现代,凭它这副比非洲象还大得多的身躯,每天所需的进食量是可想而知的,而这里并没有那么多体型庞大的食草动物,所以它要想吃饱肚子就需要时时刻刻都在捕猎,即便如此仍难以满足它的身体所需。不过要是把霸王龙关在动物园里,那倒是可以养得活,只不过养一只两只还行,如果数量多了,动物园的饲养压力就太大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691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6
下一篇 2023-02-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