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
拼音:
zhuó
解释:
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伐。~丧(sàng )
(喻摧残、伤害,特指因沉溺酒色而伤害身体)。
1、斫字义: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
2、现代释义编辑
(1) 形声。从斤,石声。斤,斧属。本义:斧刃 [7]
(2)〈文〉[名]斧刃[edge (of an axe)]
斧以金为斫。——《墨子》
(3)〈文〉[名]大锄 [big hoe]
二月冰解地干,烧而耕之,仍即下水,十日块既散液,持木斫平之,纳种如前法。——《齐民要术》
(4)〈文〉[动]用刀、斧等砍劈 [hack with a knife or an axe]
魏将张辽奄至。鼓吹惊怖,不能复鸣,甘宁刀欲斫之,于是使作。——《江表传》
因拔刀斫前奏案。——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斫而为琴,弦而鼓之。——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斫直、删密、锄正。——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挥刀奋斫所当无不披靡。(奋斫:尽力砍杀)——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斫旗(砍倒彩旗);斫柴(砍柴);斫柴囡(砍柴的小孩);斫木(被砍削的树);斫刈(砍 杀);斫地(砍地。表示气愤);斫伐(砍伐)
(5)〈文〉[动]攻击 [attack]
先期率步骑万人夜斫敌营。——《宋史》
又如:斫营(偷袭敌营;劫营);斫丧(催残;伤害)
(6)〈文〉[动]击 [strike]
白昼入乐府攻射官寺,缚束长吏子弟,斫破器物。——《汉书》
词语
【斫营】zhuóyíng
〈文〉[动]偷袭敌人营寨
《晋书·冯跋载记》:“是夜,乳陈果遣壮士千余人来~。”
【斫轮老手】zhuó lún lǎo shǒu
斫轮:斫木制造车轮。指对某种事情经验丰富的人。
两人不来多嘴,全凭那~徐世昌及倚马长才王式通悉心研究。(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七回)
斫琴的斫的意思是指刀斧劈砍。
“斫琴”即以刀斧器具劈木成琴。古人将木材具有“再生”性的生命特质,通过琴器斫制艺术,以古琴为载体,与人的生命内在相通,追求“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斫琴是指对中国民族乐器——古琴(亦称瑶琴,七弦琴,玉琴)进行精工细作的一种工艺技术。需要有专业技术的琴师完成 *** 作。需体现其散、泛、按音质的匀称等诸多专业要求。
古琴音声品质的优劣是检验其槽腹内部作业合理与否的唯一重要标准。其次是琴面髹漆工艺的精美,琴体宽窄、厚薄比例的相称等综合标准指数。可以这样说,如果一张琴的声音只要达到精良,那么,无论槽腹内部如何凸凹不平、如何错落“粗糙”、甚至琴面以多块木料粘合而成,应该说这种槽腹内部的作业是合理的。反之,如果声音低劣、平雍、直白不通,那么,槽腹内外即便光洁如镜,平整如几,这种槽腹的处理也未必是合乎古琴自身振动规律的,甚至是开剜失败的。
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古琴及斫琴文化渐渐传到世界各地,相信斫琴界的未来会涌现出更多的新秀,斫琴之道会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弘扬和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