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建筑美

什么是建筑美,第1张

造型和功能的统一

造型反映功能

造型造就功能

造型不夸张,不浮躁,不卑亢

——恰到好处地反映建筑的地位

这样的美才是建筑美!

建筑美主要是通过空间实体的造型和结构安排、各门相关艺术的结合、同自然环境的关系等发挥审美功能,也通过合理的实用功能和

先进的技术手段显示其艺术水平。

建筑的造型主要是由几何形的线、面、体组成,除了其中包含的形式美法则给人以感官的愉快外,还可以运用象征的手法表现某种特定的具体内容,特别是纪念性建筑,往往都有特定的象征主题。

=======================

谈到建筑,笔者就有倾诉不尽的话语,表达不了的深情。

说几句无关主题的话吧

——初涉建筑,恩师就教导:“对建筑设计而言:安全第一、功能第二、外形第三!”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诗!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装饰是旋律上的音符。

而设计师,则是创造这一篇章的最佳乐手!

……

作者:韩瑞茜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650915/answer/1351780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在古代,宗教对建筑的影响是十分大的,所以不论是古埃及还是古希腊都在神庙、神殿的建造上下了很大功夫,但是古埃及又更胜。

从根本上来说,政治体制也导致了建筑形制的不同,古埃及的建筑都宏伟壮观,但功能都是为了侍奉神明或者帝王甚至帝王的灵魂,这如果不是在努力制的制度下是无法完成的。

不过在埃及也是分各种时期的,古王国时期是中央集权的皇帝专制,金字塔就是这个时期建造的,皇帝还处于拜物教,纪念物单纯开阔;

中王国时期手工商业的发展使皇帝从原始的拜物教脱离出来,产生的祭祀阶层,皇帝的纪念物也就从借助自然景观以外部表现力为主的陵墓逐渐向以在内部举行神秘宗教仪式的庙宇转化,逐渐变成峡谷里的陵墓;

到了新王国时期,也就是古埃及最强大的时期,皇帝崇拜和太阳崇拜结合,皇帝的纪念物就从陵墓完全转为太阳神庙,力求神秘威严的气氛,这时的建筑也有西亚建筑的影响。

在公元前525年古埃及被波斯征服之后,逐渐进入后期、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建筑因为外族征服产生了很大的异化,有了许多希腊罗马因素。

说到希腊却是完全不同的,古希腊的石制结构与艺术性质完全影响了欧洲2000多年的建筑史,尤其是经典的柱式——多立克、爱奥尼、克林斯,后来又逐渐演变出5种柱式且变得花哨起来。

古希腊的特点是自由民主,希腊是最早在城市里实行民主政治的地方,有Agora——政治集会广场,还在Agora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座议会厅和公民法庭。说来也很有趣,是古希腊人发明了正式投票的表决方式。

希腊是多神信仰,自由奔放,神比人还像人。其中有一个神是酒神,传说酒神住在葡萄园里,有一群半人半羊的动物陪着它,每当酒神节就有人装成酒神的伙伴学羊咩咩的叫,引得围观的人发笑,后来年复一年人们学羊叫腻歪了的时候又有人走在这些山羊歌手的前面背诵准备好的台词,加上各种肢体表演,这变成了人类最早的戏剧。希腊人热衷戏剧就像古罗马人热衷洗澡,他们建造了各种声学良好的剧场,那也成为了人类最早的文化设施。

同时希腊人还开设了人类最早的体育学校。

也因为文明的发达以及当时人们没有什么事干,并且早期建筑结构不发达,建筑形态上都比较单纯不能做出什么大的花样,因此希腊人对于细节的研究是很深入的,从柱式的收分、倾斜甚至视觉误差的矫正就可以看出来希腊建筑完美的特性。

所以说“伟大属于罗马,但光荣属于希腊”

建筑在历史上的形成总是多元的,往往是当时的社会形态产生了相应的建筑形态。说了这么多也不能完全将他们说清,所以才说建筑美,美在在了解一个时期的建筑的同时,你却可以同时了解当时的文化、宗教、社会生活、人的活动。那都是很有趣的。

在诗的建筑美上,诗人讲究诗行的排列,如《再别康桥》中为了避免诗句过于整齐而呆板,诗人别出心裁的把每一节的偶数行退后一格,每行的字数稍有增减,便诗行整齐中富于变化充满了参差错落之美,让人赏心悦目。

杰出的诗人总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徐志摩常常使用排比、反复、重叠、对偶等手法,使读者感到他的诗是荡漾的旋律。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所作。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

原文: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

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

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著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作者简介: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新月派代表诗人。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留学学习经济,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763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8
下一篇 2023-02-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