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的风俗文化

黎族的风俗文化,第1张

黎族的风俗文化:

1、黎族女性服饰习俗

在黎族传统服饰中女性一般都会,穿立领、无纽对襟宽松上衣,当然同一形制的服饰还有无领之分;还有一种服饰形制为贯头式上衣,简而言之就是没有衣襟直接套头的衣服。下身一般都会穿长短不同的筒裙。

黎族女子特别注重个人形象,所以她们在外出之前一定会打扮一番。发式方面主要将头发束在脑后,用皮套或者是丝带捆绑成马尾辫当然年纪稍长的女性也会梳发髻。黎族女子与壮族、苗族女子一样,对银制首饰耳环、项圈和手镯等,也都具有非常强烈的认知感。

2、黎族男性服饰习俗

相比较于黎族女子来讲男性的服饰,无论是颜色、样式还是装饰都更简单。黎族男性的传统服饰为无领、对胸开襟上衣,下身穿着极具民族特色的“吊襜”。鞋子一般都为千层底布鞋,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却十分有内涵。

3、黎族食俗

黎族人一般按照一日三餐的形式用餐,他们的主食多以大米饭为主,同时每一餐都会吃“山栏”香米。这种香米不仅颗粒饱满、口感软糯,而且在煮饭时还会有一种,特别浓郁的米香味飘逸出来。

由于黎族人世代居住在海南岛,所以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菜品一般都以海鲜为主。在日常生活中很多黎族人都会吃生鱼、肉掺炒米粉。这种食物的主要特色就是味道鲜美,不仅可以刺激味蕾同时还能解馋。

实际上黎族最主要的饮食特色就是腌制食品,用陶罐封存制作而成的肉茶、鱼茶,是黎族最具特色的风味食品。由于当地盛产槟榔所以黎族男女,日常生活中吃槟榔就像吃口香糖一样方便。

4、黎族特色风俗

黎族传统居民一般都住在比较简陋的茅草房中,当然也有一种名为“船形屋”的竹楼。这种房子的主要材料就是竹子,然后用茅草覆盖在墙壁和屋顶,再以藤条或竹字做地板。由于当地气候条件比较湿润,所以人们在建好房屋之后还要外糊泥土。

黎族聚居区大多数都是同一个姓氏,自古以来黎族人都实行一夫一妻制。而且还规定同一个姓氏或宗族的人不能通婚,相比较而言黎族的这种婚俗根据礼教风格。而且黎族女孩在结婚之后也与苗族女孩一样,有“不落夫家”的特殊民族习俗。

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黎族”

黎族是古代社会中“百越”族群中,隶属于古代越族的一个小众支系。但如果从古代民族发展史去分析,可以发现“百越”其实有很多分支。吴越、南越、扬越、闽越;东瓯、西瓯、骆越等都属于越族支系。

而黎族则属于先秦时期古越族骆越部支系,在秦朝或西汉建立之前黎族先民,一直都被当时中原王朝称为“骆越”。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黎族自古以来,就居住在秦朝时期的百越之地,亦或是汉唐时代的岭南地区。

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

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黎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大多数黎族人都能兼说汉语,过去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1957年在党和政府帮助下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信仰仍处在原始宗教阶段。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的陵水、保亭、三亚、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琼中、五指山等县市,其余散居在海南省境内的万宁、儋州、屯昌、琼海等县市以及贵州等省。

黎族服饰

黎族传统服饰文化内涵丰富,各方言区差异比较明显,在历史上曾经是区分不同血缘集团和部落群体的重要标志。在传统服饰中,黎族妇女常穿直领、无领、无纽对襟上衣,有的地方穿贯头式上衣,下穿长短不同的筒裙,束发脑后,插以骨簪或银簪,披绣花头巾,戴耳环、项圈和手镯。

男子传统装束一般结发于额前或脑后,上衣无领、对胸开襟,下着腰布,部分美孚黎男子上衣与女子无多大分别。在哈、杞、美孚、润黎少数健在的老年妇女中还一直保持着传统的文身习俗。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黎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771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8
下一篇 2023-02-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