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其实呀,君子之间也有着他们的深厚友谊。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人生遇一知己真是难得。“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意思是我没有杀周伯仁,周伯仁却因为我死了。这是出自哪个典故?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中的晋纪。讲述的是周伯仁和王导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晋朝,晋朝有一位大臣叫王导,是当时的名门望族。他还有一个堂兄叫王敦,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大将军,他们两兄弟辅佐晋元帝夺得了皇位,手握重权。晋元帝坐稳江山后,非常忌惮他们,开始对兄弟两人实行削权。王敦性格刚烈,受不了这种委屈,于是就开始起兵造反。而王导并没有谋反之心,怕堂兄的事迹殃及到他,于是就请自己的好朋友周伯仁在晋元帝面前替他说清。
周伯仁表面不理王导,王导因此对周伯仁怀恨在心。但是周伯仁到了晋元帝面前,却一直为自己的好朋友王导。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终于让晋元帝不追究王导的责任。没想到,王导的堂兄真的造反成功了。王敦与朝臣们议论是否要留下周伯仁,王导一言不发。王敦觉得既然周伯仁不能为他所用,就见他处死吧。后来,王导在整理宫廷档案的时候,发现周伯仁一直在晋元帝面前替自己说好话,当场痛哭流涕。
“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我不杀周伯仁,周伯仁却因为我死了,两人如今阴阳相隔,我辜负了这位好朋友呀。言语之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导的悔恨,没能够出手就周伯仁的悲痛。两位好朋友,因为误解就桥归桥、路归路,实在是令人惋惜呀。
“我无心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出自《资治通鉴》中的晋纪。
意思是:意思是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想杀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
典故内容:
晋朝有一位大臣叫王导,在当时是一个名门望族,很有位置,特别他还有一个堂兄叫王敦,是终年在外领兵交兵的大将军,他们两朋友联合起来,可谓大权在握。但此刻并没有谋反之心。直到晋元帝司马睿坐稳江山后,总感觉他们朋友俩权利太大,要挟到自个,所以就开始谋划削弱他们的实力。没过多久,两朋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王敦仗着自个手上有戎行,受不了这种欺压,立马起兵,攻击城中。
这王敦一气之下就开打,可苦了还在城中的堂弟王导,怎么办?堂弟谋反,自个必定受牵连,很有也许性命不保。思来想去,王导只想出了个笨办法。那即是带领王府中所有老少,跪到宫门前,向晋元帝谢罪,恳求开恩,并表明与王敦划清界限,自个没有参加谋反的工作。此刻朝中也没有人敢替王导说情,都怕惹来杀身之祸。
此刻,咱们的主人公呈现了,那即是周顗,字伯仁,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爷爷和老爸都是晋朝的高官。周伯仁是晋元帝身边的红人,官居高位,为人也是坚强不屈。走运的是,周伯仁是王导的好朋友。这天周伯仁被晋元帝宣到宫中议事,周伯仁通过宫门时,就当没看见王导相同,也没理睬他,只管自个进宫去了。而王导呢,认为找到救星了,一个劲的说“伯仁,救救我“。当看到伯仁这般神情时,一下失望透顶。
本来这伯仁外表看似不睬王导,可是到了晋元帝面前,却不断为王导求情,凭仗自个的才干和三寸不烂之舌,总算让晋元帝同意不追查王导的职责。伯仁回来的时分,路过宫门,居然对王导说了一句:”本年要杀尽叛军,换个大点的金印佩戴下“。
说完拂袖而去,只让身后的王导绝望透顶,所以从此王导对伯仁就充溢仇恨,友谊就此决裂。而周伯仁回家后,担心晋元帝会受到奸臣的谗言而改动主见,所以当即书写言辞恳切的奏章,连夜上书替王导辩解。
没过多久,这王敦带领戎行打入城中,夺取了成功,而且自封丞相,权势更大了。有一次在朝中议政的时分,对于周伯仁这位重臣,王敦计划重用,在寻求他弟弟王导的意见时,王导至始至终一言不发,王敦就觉得既然周伯仁不能为他所用,所以直接命令将周伯仁处死。惋惜了一代忠臣,就这样死了太不值了。
后来,王导在收拾宫殿档案的时分,发现一些周伯仁为自个求情的奏章材料,看过以后,才知道自个误会了伯仁,当场痛哭流涕,说出一句撒播千古的名言:“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当中,负此良友。”不过很多人也不明白,这伯仁为何要这么做呢,当时直接说明就行了,也不至于搭上性命。
扩展资料
“伯仁”简介:
周顗(yǐ)(269年—322年),字伯仁。汝南安成(今河南省汝南县)人。两晋时期名士、大臣,西晋安东将军周浚之子。
周顗少年时便有重名,弱冠时袭封武城侯,曾在东海王司马越之子、镇军将军司马毗属下为长史。琅玡王司马睿出镇建业,征辟周顗为军谘祭酒。后出任宁远将军、荆州刺史、护南蛮校尉,官至尚书左仆射。周顗以雅望而获盛名,但他常酒醉失态,又不理俗务,有“三日仆射”之称。
王敦之乱时,周顗被大将军王敦杀害,终年五十四岁。后追赠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号“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一则典故“我不杀伯仁”起于权势之争,一朝误会,后悔终生。这句古言几乎家喻户晓,却未有很多人了解它的背景和内涵,也不懂说出这句话的人有多么的后悔。典故:“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出处。“吾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后一句为“幽冥之中,负此良友”。实为痛心悔恨至极,而事情却无回转余地,实在让人感叹万分。句中的“吾”为东晋王家贵族中的王导,而“伯仁”为并不出名的周顗,两人曾为挚友或是说旗鼓相当的对手。
随后,周顗去投奔了豫章的王敦,被收留。不久,元帝召他回建康,重新启用他,再次任命他为军谘祭酒。周顗喜欢喝酒,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因此遭到了d劾。加上门生伤人牵连到了他,被免去了官职。318年,朝廷再次启用他,让他担任太子少傅,兼任吏部尚书。周顗认为自己不能胜任,便上书推辞。可朝廷觉得他能担此大任,让他不要谦虚和推辞了,他才答应。
魏晋人好酒,有的是真的爱喝,比如“酒圣”刘伶,是除非醉死,只要醉不死,就要往死里喝;有的却是被当时的政治形势所逼,比如阮籍,他比周伯仁更厉害,有一次喝醉,居然整整醉了六十天。而周伯仁醉酒的原因大概两者兼而有之吧,毕竟东晋王朝刚刚建立,像他这样正直的人是很容易夹在政治权势斗争中左右为难的。
周伯仁这种追求魏晋名士风骨的人物,是不屑于在王导和王敦跟前表现出任何的奴才相,也不会在王导跟前表现出那种救你一命,你得感恩戴德的嘴脸。周伯仁要的只是风骨。王导默认了王敦处死周伯仁的决定,同时这个决定也成全了周伯仁最大的风骨。这就是伯仁,不要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他。至于王导吗?比起王谢并称的谢安来,那真是天上地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