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条约内容

北京条约内容,第1张

《中英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

1、1858年秋大学士桂良等与英专使额尔金所达成的英公使暂不驻京的谅解无效,英公使是否驻京由英国决定。

2、赔偿英国军费600万两和英商的损失200万两。占领天津、大沽、登州、北海、广州等处英军,赔款交清时方才撤离。

3、凡有情愿出国做工之华民,“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

4、中国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5、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

扩展资料:

《中英北京条约》不仅完全确认了英国通过《中英天津条约》获得的侵略权益,还对中国进行了新的勒索。通过这个条约,英国从中国再次割占了领土,勒索了大笔赔款,又一次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确认了英国公使驻京的权利,使英国可以就近干涉清政府。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向中国政治中心地区扩张。同时,条约准许华工出洋,使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侵略者贩卖华工的行为合法化。

条约内容:

中英北京条约

一、清政府与英国于1860年10月24日签订条约,英方代表为额尔金伯爵。约文中英文共10页,条文主要内容如下:

1、清朝确认中英《天津条约》有效性;

2、清朝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

3、清朝增开天津为商埠;

4、增加中英《天津条约》的赔款至800万两;

5、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

6、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苦力);

根据1985年《中英联合声明》,英国政府已于1997年7月1日零时将香港地区(包含香港岛,九龙半岛及新界)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国政府于同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二、中法北京条约

清政府与法国于1860年10月25日签订条约,法国代表为葛罗男爵。约文中法文共27页,条文主要内容如下:

1、清朝批准中法《天津条约》,赔款增为800万两;

2、归还从前没收的天主教财产;

3、中文条约第七款明定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及建造自便,但法文版无此条;

4、清朝同意开放大连为商埠;

三、中俄北京条约

清政府与俄国于1860年11月14日签订条约,俄国代表为伊格那提耶夫伯爵。约文中俄文共43页。

在英法联军之役快将完结时,俄国声称自己之前对英国、法国调停战争有功,逼清政府签署这条约。当时咸丰皇帝出走热河,负责一切善后工作的奕䜣求和心切,就签署了中俄北京条约。条文主要内容为:

1、清朝承认1858年的《瑷珲条约》的有效性,并将原先规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至海之地(包括库页岛以及不冻港海参崴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归俄国所属,从此中国失去了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

2、规定中俄西段疆界,自沙宾达巴哈起经斋桑卓尔、特穆尔图卓尔(今伊塞克湖)至浩罕边界,“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卡伦等处”为界;

3、开放张家口、库伦、喀什噶尔为商埠;

4、俄国在库伦、喀什噶尔设立领事馆。

两项条约划定了俄国和中国的现代的东部疆界。另外,条约中为中俄西段边界走向作出了原则规定,成为后来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分界基础,中国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卓尔南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

扩展资料:

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分别与英国、法国、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北京条约中主要内容就是割地、赔款、开放商埠等。

中英北京条约是清政府和英国在1860年10月24日签订的,英方代表为额尔金伯爵。主要内容是:清政府承认中英天津条约的有效性,增加赔款至800万两,并且割让九龙半岛一区给英国,增开天津为商埠。

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也就是充当廉价劳工。

中法北京条约是清政府与法国在1860年10月25日签订的,法国代表为葛罗男爵。主要内容是:清政府同意开放大连为商埠,清朝承认中法天津条约,赔款增至为800万两。并且清政府需归还从前没收的天主教财产。

中俄北京条约是清政府与俄国在1860年11月14日签订的,俄国代表为伊格那提耶夫伯爵。主要内容是:清政府承认1858年的《瑷珲条约》的有效性,并割让了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此中国失去了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

清政府同意开放张家口、库伦、喀什噶尔为商埠,并且俄国在库伦和喀什噶尔设立领事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京条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773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1
下一篇 2023-03-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