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什么叫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第1张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分别指的是:

1、自由扩散:

自由扩散是指物质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例如O2、CO2、N2、甘油、乙醇、苯、水等物质,可以从浓度高的一侧转运到浓度低的一侧。

2、协助扩散:

协助扩散也叫做促进扩散,指的是物质通过膜上的特殊蛋白质的介导、顺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过程,其转运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二是经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扩展资料:

在协助扩散中,表面受体与细胞外的特定物质结合,引起门通道蛋白发生构象变化,结果使“门”打开,又称离子通道型受体。

分为阳离子通道,如乙酰胆碱、谷氨酸和五羟色胺的受体,和阴离子通道,如甘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受体。

N型乙酰胆碱受体[1]是了解较多的一类配体门通道。它是由4种不同的亚单位组成的5聚体,总分子量约为290kd。亚单位通过氢键等非共价键,形成一个结构为α2βγδ的梅花状通道样结构,其中的两个α亚单位是同两分子Ach相结合的部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由扩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协助扩散

1、自由扩散(simple diffusion),生物学名词,是指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例如O2、CO2、N2、甘油、醇、苯、水等物质,可以从浓度高的一侧转运到浓度低的一侧。

2、协助扩散,又称易化扩散,是膜蛋白介导的被动扩散。物质通过膜上的特殊蛋白质(包括载体、通道)的介导、顺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过程。

3、主动运输是指物质沿着逆化学浓度梯度差(即物质从低浓度区移向高浓度区) 的运输方式,主动运输不但要借助于镶嵌在细胞膜上的一种特异性的传递蛋白质分子作为载体(即每种物质都由专门的载体进行运输),而且还必须消耗细胞代谢所产生的能量来完成。

扩展资料

协同运输又可分为:同向协同(symport)与反向协同(antiport)。

1、同向协同

同向协同(symport)指物质运输方向与离子转移方向相同。如动物小肠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就是伴随着Na+的进入,细胞内的Na+离子又被钠钾泵泵出细胞外,细胞内始终保持较低的钠离子浓度,形成电化学梯度。在某些细菌中,乳糖的吸收伴随着H+的进入,每转移一个H+吸收一个乳糖分子。

2、反向协同

反向协同(antiport)物质跨膜运动的方向与离子转移的方向相反,如动物细胞常通过Na+/H+反向协同运输的方式来转运H+以调节细胞内的PH值,即Na+的进入胞内伴随者H+的排出。此外质子泵可直接利用ATP运输H+来调节细胞PH值。

还有一种机制是Na+驱动的Cl--HCO3-交换,即Na+与HCO3-的进入伴随着Cl-和H+的外流,如红细胞膜上的带3蛋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促进扩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由扩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的含义是指被选择吸收的物质从高浓度的一边通过细胞膜到达低浓度的一边的物质出入细胞方式。不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自由扩散是一种简单的运输方式。这种方式与主动运输相比,叫做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是物质通过质膜进出细胞的方式之一,物质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质膜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物质的自由扩散速度,与物质的脂溶性程度、膜两侧溶质浓度差、溶质分子大小和电荷性质等有关。由于脂类双分子层构成质膜的基本骨架,脂溶性物质能够溶于膜脂内,因此能优先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大量实验表明,许多物质通过质膜的扩散速度都与其脂溶性程度成正比。水几乎不溶于脂,水分子可以经过质膜上的小孔自由进出细胞。但是,水和脂溶性物质分子的移动方向和速度,决定于浓度梯度。物质的扩散取决于浓度梯度,溶质浓度差愈大,扩散速度愈快。此外,某些溶于水的无机离子也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它们不但受浓度梯度的影响,还受电荷性质的制约。细胞内有一些浓度高又不能扩散出细胞的阴离子,因此,带正电荷的离子较易进入细胞,带负电荷的离子则较难进入细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778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1
下一篇 2023-03-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