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丘陵名词解释

江南丘陵名词解释,第1张

江南丘陵,是中国三大丘陵之首东南丘陵的一部分,泛指中国长江中下游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丘陵的总称,陆地海拔为200米—500米之间。江南丘陵也是传统地理、人文学上的江南地区,包括江西、湖南两省大部分和安徽南部、江苏西南部、浙江西部边境。该地域低山、丘陵、盆地、平原等复杂地形地貌交错分布,以湘江、赣江流域为中心。介于北纬25°~31°,东经110°~120°,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江南丘陵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中亚气候区),年均温度16C°~20C°。夏季酷热,且持续时间长,最热月均温27C°~31C°,冬季较暖,最冷月均温3C°~9C°。历史上极端高温出现过44.9C°,极端低温出现过-12C°。盆地中的白垩系和下第三系红色地层广泛出露,形成红色盆地,这些红色地层被河流切割成丘陵,则称为“江南红色丘陵”。盆地丘陵周围主要山脉有安徽南部的黄山、九华山 。

丘陵,为世界五大陆地基本地形之一,是指地球岩石圈表面形态起伏和缓,绝对高度在500米以内 ,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由各种岩类组成的坡面组合体 ,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崎岖不平,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江南丘陵 Chiang-nan Hilly Region 中国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丘陵地的总称。

中国主要有东南丘陵、 江南丘陵、江淮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 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川中丘陵、 黄土丘陵,总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包括江西、湖南两省大部分和安徽南部、江苏西南部、浙江西部边境。低山、丘陵、盆地交错分布,以湘江、赣江流域为中心。

江南丘陵红色盆地众多。盆地多分布于山岭间,一般呈长条形,长轴方向亦以北东—南西向居多。

丘陵坡度一般较低缓、切割破碎、无一定方向,一般没有明显的脉络,顶部浑圆,是山地久经侵蚀的产物。

丘陵在陆地上的分布很广,一般是分布在山地或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丘陵地区降水量较充沛,适合各种经济树木和果树的栽培生长,对发展多种经济十分有利

丘陵地区,尤其是靠近山地与平原之间的丘陵地区,往往由山前地下水与地表水供给而水量丰富,自古就是人类依山傍水,防洪、农耕的重要栖息之地,也是果树林带丰产之地。因其风景别致,可辟为旅游胜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789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1
下一篇 2023-03-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