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看来,“舅姑”似乎是女方对男方的父母的专有称呼。其实不是这样。据《礼记·坊记》说:“昏礼,婿亲迎,见于舅姑。舅姑承子以授婿。”这说明,男方到女方家里迎亲,见到女方父母,叫的也是“舅姑”。看来,“舅姑”有时指代公公、婆婆,也可以指称岳父、岳母,可是古代人为什么这样称呼呢?
追根溯源,这要从原始社会的族外婚制度说起。相较于原始社会的同族婚姻,母系氏族开始了异性联姻族外婚。通常情况下,两个氏族中的同一辈男子与对方族里同一辈女子成婚,他们所生的孩子,女孩归女方氏族,男孩归男方氏族。下一代再结婚,就出现这种情况:女方的公公,是母亲的兄弟;女方的婆婆,是父亲的姊妹。所以,即使结了婚,人们还是习惯叫姑姑,舅舅。因而,古代公婆关系就成了“舅姑”关系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侄女随姑”“姑舅表亲”现象尤为盛行,同姓之间,是不允许结婚的。比如秦国和晋国,两国不同姓,分别为“嬴”姓和“姬”姓,两国便可以通婚,随后结成姑舅表亲,因而古代有“秦晋之好”的说法。
受“姑舅亲,亲上亲”思想影响,古代近亲结婚现象屡见不鲜。如汉武帝就曾娶他姑姑的女儿为皇后,陆游也是娶了他舅舅家的女儿唐婉等。现代,在一些少数民族中,这种婚姻制度仍然存在着。
舅姑:读作jiù gū,本意是指岳父母,妻子的父母。在这里指“公婆”。
出自唐代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原文为: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译文:
洞房里,昨天夜里留着的红烛一夜没熄;新媳妇等待天亮到堂前去拜见公婆。
她梳妆打扮完低声问丈夫:我描画的眉毛,颜色深浅是否合宜?
注释:
1、张籍:唐代诗人。
2、水部:水部司,官署名。隋朝始置,为工部所属四司之一。当时张籍任水部员外郎。
3、洞房:新婚卧室。
4、停红烛:让红烛通宵点着。停:留置。
5、舅姑:公婆。
6、深浅:浓淡。
7、入时无:是否时髦。这里借喻文章是否合适。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为宝历(唐敬宗年号,825-827年)年间朱庆馀参加进士考试前夕所作。
唐代士子在参加进士考试前,时兴“行卷”,即把自己的诗篇呈给名人,以希求其称扬和介绍于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朱庆馀此诗投赠的对象,是时任水部郎中的张籍。张籍当时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
朱庆馀平日向他行卷,已经得到他的赏识,临到要考试了,还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写下此诗,看看是否投合主考官的心意。此诗便是行卷之作。
作者简介: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字庆馀,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喜老庄之道。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
朱庆余诗学张籍,近体尤工,诗意清新,描写细致。内容则多写个人日常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舅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近试上张水部
源于原始社会的外婚制度。
原始社会的族外婚制度说起。相较于原始社会的同族婚姻, 母系氏族开始了异性联姻族外婚。通常情况下,两个氏族中的同一辈男子与对 方族里同一辈女子成婚,他们所生的孩子,女孩归女方氏族,男孩归男方氏族。
下一代再结婚,就出现这种情况:女方的公公,是母亲的兄弟;女方的婆婆,是父亲的姊妹。所以,即使结了婚,人们还是习惯叫姑姑,舅舅。因而,古代公婆关系就成了“舅姑”关系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侄女随姑”、“姑舅表亲”现象尤为盛行,同姓之间, 是不允许结婚的。比如秦国和晋国,两国不同姓,分别为“羸”姓和“姬”姓, 两国便可以通婚,随后结成姑舅表亲,因而古代有“秦晋之好”的说法。
扩展资料舅姑古指“公婆”,例如:唐·朱庆馀《闺意》原文如下: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译文:洞房里昨夜花烛彻夜通明,等待拂晓拜公婆讨个好评。打扮好了轻轻问丈夫一声: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
舅姑与姑舅的区别
舅姑与姑舅不一样。舅姑以舅为主,以姑为辅。舅是男性,舅是丈人好沟通。这里的姑指的是舅母。
姑舅以姑为主,以舅为辅。姑是女性,姑是婆婆好沟通。这里的舅指的是姑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舅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