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的意思是没有经历过别人经历过的痛苦,就不要无根据的发言劝他人大度。不要轻易去揣测和指责别人,别把自己当圣人,学会尊重每一个人生,在没有万分必要的情况下不要过多言语。
说到底,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就是要求人们要有同理心,不要想当然。同理心是指暂时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不带任何评价地去感受对方的感受和经验,敏锐觉察对方经验意义的改变。
这种同理心是不仅能正确感知对方的感受,还对他人的处境有合适的共情性回应。同时同理心是对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感同身受和关心,是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
扩展资料:
像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这种讲求同理心的句子,它背后的原则:
1、我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我。
2、想他人理解我,就要首先理解他人。将心比心,才会被人理解。
3、别人眼中的自己,才是真正存在的自己。学会以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并据此改进自己在他们眼中的形象。
4、只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别人。想成功地与人相处,让别人尊重自己的想法,惟有先改变自己。
5、真诚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
6、真情流露的人,才能得到真情回报。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你认同这句话吗?
意思是说: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你没有经历别人的经历,你不了解别人的感受,就不要盲目劝别人大度、包容和善良。否则,你不是蠢就是坏。
这句话看似非常有道理,也迎合了多数人的心理。
但是,怕的就是,“真理”被滥用。
无论一个人做出了多么违背“公序良俗”的事情,乃至侵害他人的言行,他都可以拿出这句话来: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意思就是:别管我,你没资格。
但是,在“是非原则”问题上,“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这句话可能就不适用、乃至不准确了。
舆论环境,本来就有“道德监督”的作用,而这句话就否定了舆论的监督作用。
它让“坏人”肆无忌惮,让道德监督则变成了“道德绑架”,因为:谁都没资格。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风气”会走向何处呢?
所以,即便这句话是不可辩驳的真理,它依然需要在“特定情境下”,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不能辩证地解读真理,滥用所谓的“道理”,也是一种谬误。
毕竟,也有时,爱与宽容、善良和温暖,才是世上最强大的力量,它带你走出困境,脱离苦海,摆脱厄运。谁说劝你善良的人,他一定“不是蠢就是坏”呢?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
人,到底要不要善,就让时间,告诉我们答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