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词的作用?

叠词的作用?,第1张

叠词的作用:

1、形象性。

2、确切性。

3、音乐性。

叠词是词和词常常可以连起来用,以词的形状来判断,有两个要素为组成词的单个字是同一个字;单个字的组成部分也要是同一个字或偏旁。

扩展资料

叠字在诗词创作中独具魅力,其特殊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形象性。诗中叠字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古诗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开头六句连用了六组叠词:“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二是确切性。叠字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达到摹状的修辞效果,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用“隐隐”、“甸甸”摹拟车马声,非常确切,渲染了兰芝被遣归家时的悲凉气氛,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叠词

叠词是一种能够表达多种语义色彩的语言现象。因此,准确、恰当、自然而巧妙地使用叠词,既可以使语言显得生动活泼,也有助于理解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叠词不是词的简单重复,它使文字产生一种韵味的变化,变得更有节奏,从而表达更丰富的情意,呈现出一种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能使描写对象更加形象,增加语言感染力。

传统文学中叠字使用频率很高。因其能摹声,可摹色,使文学作品表达的意象更加准确有意境,更具表现力。“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关关”就是摹雌雄二鸟相和答的声音的叠词。

叠词还能渲染气氛,如《观潮》中用“浩浩荡荡”既写出了水的形,又表现了大潮的气势,展现了自然的伟大,令人身临其境,产生一睹风采的欲望。

扩展资料:

叠词的表现形式:

1、形容词生动形式表里有单音节形容词“AA”式,单音节形容词A 加双音节或三音后缀,构成“ABB”。

2、双音节形容词“AB”重叠为“AABB”或“A里AB ”式,双音节形容词“BA”重叠为“BABA” 式。

3、少数名词和动词也能带BB 构成“ABB”,如水淋淋、笑哈哈、醉醺醺。

4、大部分“ABB的”是有A加BB构成的,但有些可以认为是由“AB ”重叠B构成的,如“孤单单的、稳当当的、空旷旷的”。

5、双音动词也能构成“AABB ”如“吵吵嚷嚷,来来往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叠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798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1
下一篇 2023-03-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