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老表的由来?

江西老表的由来?,第1张

1.关于“江西老表”的由来,学术界有两种说法:

1)一种说法是湖南人认为自己祖上与江西人祖上是表亲戚关系,因此就称江西人为“江西老表”。

2)另一种说法是赣地的先人们很相信风水,另外在迁移的途中也便于掌握方向,老是爱带着一个表(古时的罗盘),因此外省人称江西人为“老表”。

2.现在的“江西老表”指的是江西人,但不包括江西境内婺源及上广玉吴语区。也写作“佬表”,是江西人对同省老乡的称呼,带有一定的亲昵性。江西老表也成为外省人对江西人的一种较亲切的称呼。

此外,有些明清以来至近代江西向外省的移民,也保持了“老表”的称谓,如湖南,闽北,皖西南等地。

扩展资料:

民间其他关于“江西老表”来历的说法:

1.元末明初之际,湖南湘东许多地区因战乱而一片荒芜,大批江西人迁入湖南。后来在明清之际又有大批江西人迁入,甚至有些地方十户之八九来自江西。而这些迁入湖南的江西人后代回到江西祭扫祖陵时,喜以老表称呼当地的江西族人,意为表兄堂亲。

此即江西填湖广的相关传说,也是关于老表一词起源最为流行的说法。

2.相传元末时期,朱元璋未当皇帝时在江西遇难获救,为了报答当年江西人的恩情,曾许诺若得天下,江西人如遇事可以老表名义直接找他。

3.源于赣南客家地区,从粤东迁来的广东人称当地人为“老表”(因为两地人同是客家人),后来流传到江西全境,成为“老乡”的别称。

4.江西自古盛行道教和风水之术,附近省份的人看风水喜欢请江西的风水先生,作为风水术士,表盘是必带之物,外省人便以老表称呼这些江西风水师。久而久之,也就用来称呼所有江西人。

5.江西原多以姓命名的村庄,如:“王家村、李家村、张家堡等”村中男丁多为一个姓氏一个宗族,村中建有宗亲祠堂,而女性有不远嫁的习俗,导致邻村远房表兄弟姐妹较多,外地人戏称:“江西老表”意思是关系较为复杂越理越亲。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江西老表

新浪网:为什么叫我们江西老表

江西老表意思是江西人(不包括江西境内婺源及上广玉吴语区)。

老表,也写作“佬表”,是江西人对同省老乡的称呼,带有一定的亲昵性。江西老表也成为外省人对江西人的一种较亲切的称呼。

当湖南人叫“江西老表”的时候,无论是湖南人,还是江西人,都会感到格外的亲切。“江西老表”,实际上是湖南人专门用来称呼江西人的。由于这句话名气太大,传到了全国,“江西老表”就成了江西人的代称。

江西老表的由来

一是图腾表柱的说法。

《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明日,以表尸(示)之,皆重获在木下。”杜注:“表,所指木。”在商周时期,江西族群以“老表”来代指图腾表柱。久而久之,人们就以“老表”来代指江西人。

二是亲戚关系的说法。

从地图上看,江西省的位置比较特殊,它虽然位于中国的东南方向,却与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6个省份接壤,互为邻居。

同时,江西省作为独立行政区划的时间比较晚,直到元朝建立行省制度时才有江西行省的说法。在那以后,江西省与周边6个省份的行政区划常有变动。比如,婺源县本来属于安徽省,1934年划为由江西省管辖,1947年又划回到安徽省,1949年再次划到江西省。

在这种情况下,江西省与周边6省的民众彼此通婚,存在千丝万缕的姻亲关系。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福建省的民众,都将江西人亲热地称为“老表”。

原因:

1、第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种谑称

从晋朝到宋朝期间,人们常常把道士俗称为“老表”,而江西是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地区,因此在外乡人眼中逐渐形成了江西多道士,也就是多“老表”的印象。所以“老表”就逐渐变成了乡党诨号的一种戏谑之称。

2、第二种观点认为称江西人为“老表”来源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元末,朱元璋为了争夺天下,与陈友谅决战江西鄱阳湖。公元1363年,陈友谅出动巨舰数十艘,水兵60万进围洪都,也就是今天的南昌。朱元璋初战失利,负伤后逃至今天江西余干县境内的康郎山,被当地村民所救。

康复后,朱元璋感激江西百姓之恩,许诺若得天下,将以“老表”与江西人相称。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为安抚民心,笼络天下,对江西给予特别照顾,多次下令减免税收。从此,江西人乐于自称、亦被别人称作“江西老表”。

3、第三种说法是认为“老表”一词与江西大量移民他乡有关

从元末到明初,江西人大量移居湖广川贵诸省,明朝时有人称之为“江右帮”,他们的足迹遍布各地。众多的江西人在他乡定居和流寓,但仍与祖籍地保持着亲情乡谊,以至于见到或说到江西人时都倍感亲切,很自然地以“老表”相称了。

扩展资料:

“江西老表”的由来:

早在12世纪初的时候,中国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1.38亿,其中北宋的人口有1.26亿,辽和西夏加在一起共计1200万。南宋时期,中国的人口数量则突破了1.4亿,将近1.5亿,其中南宋为8000万左右、金与西夏共计6000万左右。

南宋末年,频繁的战争使得中国的人口损耗极为严重,元朝初年,中国的人口下降到了7500万左右,不足8000万,由于元朝只存在了97年的时间就灭亡了,所以元朝时期,中国的人口虽然有所恢复,但并未恢复到南宋全盛时期的水平,经历了元末明初的战乱以后,反而下降到了6000万。

明朝建立之初,全国人口只有6000万,元末明初的这场战乱,尤其以湖广、四川的人口损耗极为严重,而江西地区的人口损耗则比较的少,所以洪武初年至永乐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极力推动江西人口向湖广迁徙,明廷一共组织了八次移民活动,这在历史上被称为“江西填湖广”。

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战乱区又集中在湖广和四川,其中尤其以张献忠屠川造成的四川人口之损耗最为严重,而江西则“少受其害”,清初四川人口仅为50万左右,广袤的四川大地,人烟稀少,大量的土地被森林覆盖,野生动物出入其中,因此在清初之时,又形成了“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事件。

在后来的历史时期,陆续还有少量的江西的移民迁入到湖广,湖广的移民迁入到四川,并一直延续到了晚清时期。明清时期,湖广地区的外来人口以江西籍最多,江西籍移民占据了湖广外来人口总数的80%之多,在清代,四川的外来人口又以湖广籍最多,占据了35%左右。

由于有大量的江西人口迁徙到了湖南、湖北、广东等地,所以江西人也常常被称为“江西老表”,“老表”是外省人对江西人非常亲昵的一种称呼,表示自己不忘江西老家,与江西人有亲戚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江西人为什么被称作“老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849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3
下一篇 2023-03-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