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华南虎、金钱豹、云豹、黄腹角雉、白鹤等。
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白冠长尾雉、猕猴、穿山甲、黑熊、水獭、大灵猫、小灵猫、花面狸、林麝、红腹角雉、鸳鸯、苏门羚、毛冠鹿、铜鸡、金鸡、白鹇、鹰蛆龟、大鲵(娃娃鱼)、虎纹蛙等。
三、国家三级保护动物
豹猫、华南兔、貉狐、红腹松鼠、豪猪箭猪(剌猬)、鼬、獾、黄鼬、青鼬、中华竹鼠、银星竹鼠、竹鸡、红嘴相思鸟、环颈雉、小田鸡、山斑鸡、鹌鹑、针尾鸭、蟾、青蛙等。 省级保护珍贵或有益动物 猴子、黑熊、野牛、狗熊、狼、岩羊、鹿、麂、白头翁、蛇鸟、戴胜、八哥、画眉、灰鹤、啄木鸟、猫头鹰、猴面鹰、杜鹃、黄鹂、燕子、蝙蝠等
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和二级。并且对水生、陆生动物作了具体划分,明确了由渔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的具体种类。
2021年2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整后,共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34种和1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46种和7类。
在管理体制上,上述物种中,686种按陆生野生动物由林草部门管理,294种和8类按水生野生动物由渔业部门管理,在《名录》中加“*”标注。
一级二级野生动物的区别:
1、数量不同
一级保护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存活量极少,物种稀有,大多都快频临灭绝。
二级保护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存活量相比较一级要多一点,没有太过稀有神秘。
2、保护程度不同
一级保护动物:逮捕猎杀一级保护动物处罚会比较严重,条例有所不同,保护措施也更加周密。
二级保护动物:处罚要比一级保护动物略轻些,保护措施没有一级动物严格。
3、等级不同
一级保护动物:在国家保护动物中等级最高,受法律条文严格保护。
一级保护动物:在国家保护动物中等级排为第二,等级略低一级保护动物。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为120多种类。一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中华鲟,云豹,亚洲象,鹿,藏羚羊,中华沙秋鸭,丹顶鹤等80余种。二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短尾猴,穿山甲,黑熊,小熊猫,马鹿,黄羊,雪兔,巨松鼠,天鹅,鸳鸯等120余种。
把对于这些野生动物的保护提升到了法律的高度,如果有人违反相关法规,例如捕杀或倒卖名录内所列的野生动物,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