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直道到现在两千多年了,为什么路上没有杂草?

大秦直道到现在两千多年了,为什么路上没有杂草?,第1张

导言:大秦直道到现在两千多年了,为什么路上没有杂草?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彻底平定了天下,然而历史对于他的考验还没有结束,内部天下已经纷乱了500年,各国之间还没有统一的文化;外部威胁七国的游牧民族势力依然强大,其中尤以匈奴为最。

为此秦始皇一方面对内则是“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对外则是派遣大将军蒙恬北击匈奴,并征调大量民夫修建了长城,同时为了缩短咸阳和长城的距离以便大军随时支援,秦始皇还特地修建了一条“直道”,这就是“大秦直道”。

虽然,后来秦朝迅速灭亡,但是这条“直道”还是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在后来汉武帝北击匈奴的大业之中,这条直道也是建立了汗马功劳,直到现在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然而这直道还有一点是极为称道的,那就是至今为止在这条直道上没有留下野草。

我们都知道,杂草是很顽强的,曾经也有一句名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算是马路边上的植物,也会派人定期修理长出来的野草,而大秦直道到现在为止路面上基本上没有什么杂草,那么秦始皇是怎么做到的呢?

和直道的地理位置有关首先大秦直道如今依次坐落于内蒙古、甘肃、陕西等地,而这些地方的生存环境都极为恶劣,很多地方都是沙漠,所以这点上就杜绝了杂草生长的可能。而且就拿土壤来说吧,这里的泥土对于植物来说是很极难生存的,因为这里的土壤大多是黄土或者沙土,而泥土里面缺水对于植物来说又怎么可能能够生长的起来呢?

同时秦始皇当初在修建“直道”时还多加了两道工序,一个是在土壤之中加入了大量盐碱,来杜绝杂草生长的可能性。另外一点就是将土壤反复夯实,让原本松散的土壤变得如同石块一样硬,而杂草想在这样的土壤之中生长是更加不可能了。大秦直道一直被使用其实当年秦始皇建造这条直道目的就是为了打击匈奴,虽然秦始皇发动民夫铸造了长城,可是我们从史料之中记载,秦始皇建造长城只是为了以长城为根基进一步打击匈奴,而这条直道也是如此。

不过随着秦始皇的病逝以及秦朝的土崩瓦解,他的计划并没有实现,可是这并不意味着这条直道以及长城毫无用处。长城成为了当时大汉王朝抗击游牧民族的强有力保障,《汉武大帝》之中说的:“有了长城只有一处可破,没有长城匈奴处处可破”,可以看出长城的作用。而直道也是如此,当时汉武大帝为了打击匈奴发动了几十万人,每天都有人开赴匈奴前线,而从长安到前线最近的路就是这条直道;三国时期曹 *** 为了迎回蔡文姬,也是沿着直道进入了匈奴边界;而后来的李世民打击突厥,也用到了这条直道。

这条直道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常年的走踏让本可稍稍冒头的青苗立马被踩死了,所以怎么可能会有杂草呢?正如古语说的:“世间本来是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这句话用在这条直道身上倒挺合适。而且,秦始皇时期为了打造这条直道可是花费了巨大人力物力,而其中修建直道的工程更是由蒙恬亲自监督,为了杜绝弄虚作假,偷奸耍滑,当时秦朝制定了严苛法律。

所以以上三点加在一起,让大秦直道到现在两千多年了也还是没有杂草长出来,当然,这其中泥土还是最为重要的一块,毕竟这里地处黄土高坡附近,土壤之中本来就缺水,而草没有水的话怎么可能长得出来么?假设是在南方有一条这样的“直道”,那么路上的杂草可能就要另当别论了。

自从人类出现以来,草和人类一起生存,生活在地球上,无论是高山、河流,还是平原,只要在土壤上有一点空隙,就会有草,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地球上最好的植物。“山火不灭,春风再吹”这句话表达了草的自然特征。今天我们要谈论的是中国的一条公路,它是在秦始皇统治时期修建的。从那时起,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这条路的神奇之处在于,这条路上从不长野草,这让人好奇。

为什么没有草生长Qinzhi路上由皇帝秦始皇2000多年?2000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防止外来者入侵中原,他下令修建长城。秦始皇还决定,如果要修建长城,他就需要一种快速的方法来支持前线,以防匈牙利人入侵。于是,他下令修建一条路,叫做秦直路。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修建秦直路,当时这条路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主要道路。兵马从咸阳出发,只花了三天三夜就到了长城脚下。完成秦秦,直到大项目,下令招募了超过一万人修建这条路,因为这条路非常重要的军事道路,道路也不一般,皇帝命令是不允许在修建公路偷工减料,如果发现违反,将沉重的惩罚,即使是在监狱,家庭可能涉及到严重的问题,所以没有人敢犯错误。

秦直路很快就建好了。秦直路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建成了。这条公路的总长度超过700公里,南起陕西咸阳,北至包头的九原县,中间经过14个县,宽30米。虽然秦朝仅用了14年就灭亡了,但秦直路在汉朝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直到清朝末年,这条路被遗弃。但让人看到了遗弃秦志道的场景,却没有草,人们感到很好奇,于是有人去调查秦志道为什么没有草的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887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5
下一篇 2023-03-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