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的意义

戊戌变法的意义,第1张

第一,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为实现救亡图存的目的,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康有为创立强学会、保国会,宗旨都是“强国”“保种”,他在历次上书中不厌其详地说明,只有变法才能御侮图存。即便在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当天,光绪帝仍申明:“洋人逼迫太急,欲保存国脉,通融试行西法。”虽然变法没能达到自强御侮的目的,但它体现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把民族救亡意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第二,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维新派鼓吹民权,提出开议院,主张以君主立宪制度取代君主专制制度,旨在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戊戌变法虽未达到政治改良的目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发展了资本主义。

第三,戊戌变法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提倡西学,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纲常伦理,大大突破了封建主义思想的束缚,提高了社会的民主意识。中国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是在维新运动时期和稍后几年初步建立起来的。“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界革命”“史学革命”“戏剧改良”等相继而起,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开始影响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方向。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由于变法的失败,中国失去了一批倾向在原有体制内下实行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代之而起的是主张激烈变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革命者,最后造成了清朝的覆亡,中国两千年的帝制亦画上句号。除此以外,朝廷中本来较为开明有为的大臣在政变后有些被贬,其他亦多被排挤到中央以外;间接亦造成了之后发生的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却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它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初次登上政治舞台为特征,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前奏。

使越来越多的人对清朝统治者感到失望。他们认为,要救中国,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仿效西方国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1、戊戌变法,又称维新变法,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2、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890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5
下一篇 2023-03-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