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制度的两大特点

皇帝制度的两大特点,第1张

皇帝制度的两大特点就是,世袭罔替不可转移和唯舞独尊不可僭越。

基本特征:

1, 皇位世袭(显示了皇帝的权力不可转移)

2, 皇帝独尊(显示了皇帝地位的不可僭越)

3,皇权至上(皇帝制度的核心)

皇帝制度本质:君主专制。

皇帝制度的两大特点就是,世袭罔替不可转移和唯舞独尊不可僭越。

基本特征:

1,

皇位世袭(显示了皇帝的权力不可转移)

2,

皇帝独尊(显示了皇帝地位的不可僭越)

3,皇权至上(皇帝制度的核心)

皇帝制度本质:君主专制。

基本特征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帝制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形成中央集权。

1、皇权神化

汉武帝时,董仲舒发展了儒家的君权神授学说,给君权披上了一层神圣又神秘的外衣。凡取得正式皇帝名号的人,便“奉天承运”,成为皇天上帝授权处理人间政事的最高代表。“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天下乃皇天之天下也。陛下上为皇天子,下为黎庶父母,为父牧养之之”。

2、礼法并用

礼乐制度是维护皇权的又一个重要支柱。历代皇帝大力加强礼的建设,使礼乐礼仪成为维护社会和政治秩序,巩固等级秩序,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及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以礼入法、入政,提倡“礼本刑辅”,并不断加以完善。

同时,还推行儒家礼治的理论,宣扬“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和“仁义礼智信”的“五常”,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全国全社会以尊卑上下区分的等级关系。

3、皇位继承

皇位继承是皇帝制度的一个核心问题,关系到皇权的延续和王朝的稳定与兴衰。自传说中的西周到清朝中叶,预立太子制是皇位继承的正统做法。

即沿用宗法制度嫡长继承、顺序嗣位的原则,皇位由正后所生的长子继承,如长子早死,有子即立其子,无子再由嫡次子顺序继承。只有在正后无子的情况下,才考虑庶生的长子。皇帝无子则依照穆亲疏顺序选立继位人。

扩展资料:

”皇帝制“的利与弊:

1、进步性

政治上有助于政权的稳定。中国在秦朝统一全国后有着广大的疆域以及在刚刚结束的七国之战以后社会相对稳定仍然有诸多的不稳定因素。

一个人处于国家政权的核心地位,在高度集权下达到对全国的统治,天下各项事务最终也都必须经皇帝同意方可施行。使得行政矛盾基本消失,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2、落后性

国家命运系与皇帝个人能力。“皇帝制”使皇帝一个至于国家的最高地位,自然也成为国家发展的“总舵手”,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模式大部分都取决于皇帝个人的选择和素质水平。

在“皇帝制”下皇帝在整个国家中占据着核心的作用,但是一人之力毕竟是有限的,即使遇到明君之时也无暇处理好每一件重要的国事,如果遇到昏庸无能的君主不仅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更有亡国的危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皇帝制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9463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9
下一篇 2023-03-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