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民”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ùmín,意思如下:
一、指民众;平民。
1、《诗·大雅·灵台》:“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2、《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诏曰:‘敢灸灼奴婢,论如律,免所灸灼者为庶民。’”
3、《庶民的胜利》:“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
二、有些身份低的含义。周人有宗法制,最讲究嫡庶之分。宗法以嫡长子为宗子,并于宗族中突出宗子的地位。庶子和全族人都要尊重宗子,都要受宗子的领导。比起宗子来,庶子地位是低的。
《礼记·文王世子》:“五庙之孙,祖庙未毁,虽为庶人,冠取妻必告,死必赴,练祥则告……亲未绝而列于庶人,贱无能也。”也可证庶人是同族人,甚至包括贵族五服以内的子孙,他们的身分虽低,但仍是自由人。
在战国以前,“百姓”是指有姓之人。那时候有姓的就都是王公贵族,“百姓”也就是“百官”。一般的平民,老祖宗又无权无势,够不上称“百姓”,只能说是“黎民”,或者被称为“庶民”。
在战国以前,“百姓”是指有姓之人。那时候有姓的就都是王公贵族,“百姓”也就是“百官”。一般的平民,老祖宗又无权无势,够不上称“百姓”,只能说是“黎民”,或者被称为“庶民”。
1、黎民百姓:是一个成语,指普通老百姓。
原本“黎民”和“百姓”是两个不同的阶层,后来随着“百姓”(多指贵族阶级)地位的降低,“黎民”和“百姓”统一称谓,共同指称普通老百姓。
2、草民:古代无官职者在皇帝或官员面前的自称,表示卑贱意。
3、庶民:指一般的民众。
4、平民:平民是指普通市民、公民,没有任何特权或官职的自由人。古时不是贵族或官员的人,都称平民。
扩展资料
古代平民(Populace)的别称:
百姓:战国后平民的通称。
黎民:即平民。“黎”通“骊”:黑色,因黑发而名。
黔首:黔,黑色,战国时期秦尚黑色平民用黑布包头,故称“黔首”。
布衣:古代富人穿丝帛,平民穿麻布,故称平民为“布衣”。
庶民(庶人):秦汉前对身份比奴隶高的农民和小商人的称谓;秦汉后泛指一般平民。
另有别称:
苍生、生民、丁口、氓(甿)黎庶、黎元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平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