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K(postprocessedkinematic)测量技术是利用载波相位进行事后差分的GNSS定位技术,属于动态后处理测量技术。怎么用?该技术采用动态初始化OTF(OnTheFlying)可快速解算整周模糊度,外业测量时观测10s至30s就可以解算出厘米级的空间三维坐标,与RTK实时载波相位差分测量技术不同,PPK测量时在流动站和基准站之间不需要建立实时通讯链接,而是在外业观测结束以后,对流动站与基准站GNSS接收机所采集的原始观测数据进行事后处理,从而计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
计算方式:
CPK:
首先可用Excel的“STDEV”函数自动计算所取样数据的标准差(σ)
规格公差T=规格上限-规格下限
规格中心值U=(规格上限+规格下限)/2
依据公式:Ca=(X-U)/(T/2) , 计算出制程准确度:Ca值 (X为所有取样数据的平均值)
依据公式:Cp =T/6σ , 计算出制程精密度:Cp值
依据公式:Cpk=Cp(1-|Ca|) , 计算出制程能力指数:Cpk值
PPK和CPK计算步骤区别并不大
使用函数average计算平均值
用Excel的“STDEV”函数自动计算所取样数据的标准差(σ)
取得数据MAX值和MIN值
PP=(MAX-MIN)/6σ
PPK=min(MAX-平均值/3σ,平均值-Min/3σ)
控制图来源于实际过程,单从控制图角度来说,跟规格限可以说是没关系。 另外,Xbar-R控制图是否合适,跟是否单边规格,关系也不太紧,看你过程的产出、成本、效率、控制对象等。说白了还是来源过程的。如果用Xbar-R控制图,计算方式不用变化的。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