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损基础知识

线损基础知识,第1张

线损是电网经营企业在电能传输和营销过程中所产生的电能消耗和损失。那么你对线损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线损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线损产生的原因及构成

1. 1 线损产生的原因

在电力系统中,电能是通过消耗一次能源由发电机转化产生,通过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的,在这个过程中,从发电机到电网中的线路、变压器、无功设备、调相及调压设备、绝缘介质、测量、计量设备、保护装置等输送和变换元件要消耗电能,此外,还有一些不明损失如窃电、漏电、表计误差、抄表影响等也将引起线损率的波动。

针对以上产生线损率的原因并结合多年来线损管理的经验,降低线损应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入手,首先要对线损的构成进行仔细的分析,根据线损产生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降损措施,有效地降低线损率。

1. 2 电能损耗的组成

电能损耗是电能在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各个环节中的损耗,它可分为固定损失、变动损失、其它损失三部分。

1. 2. 1 固定损失

一般不随负荷变动而变化,只要设备带有电压,就要消耗电能,就有损失,与通过设备的功率或电流大小无关,因此,也叫空载损失(铁损) 或基本损失。主要包括变压器、调相机、调压器、电抗器、消弧线圈等设备的铁损及绝缘子的损失、电晕损失、电容器和电缆的介质损失、电能表电压线圈的损失(铁损)等。

1. 2. 2 变动损失

它是随着负荷的变动而变化的,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因此,也称可变损失或短路损失(铜损) 。主要包括变压器、调相机、调压器、电抗器、消弧线圈等设备的铜损,输、配电线路和接户线的铜损,电能表电流线圈的铜损。

1. 2. 3 其它损失

是指在电能的输、变、配、用过程中的一些不明因素和在供用电过程中的偷、漏、丢、送等造成的损失,习惯称为不明损失或管理损失。

2、引起线损过高的原因分析

2. 1 技术原因分析

2. 1. 1 线路损耗过高

(1) 电网规划不合理,电源点远离负荷中心,长距离输电使损耗升高或因线路布局不合理,近电远供,迂回供电,供电半径过长等原因使损耗升高。

(2) 导线截面过大或过小,线路长期轻载、空载或过负荷运行,不能达到最佳经济运行状态引起损耗升高。

(3) 线路老化,缺陷严重,瓷件污秽等原因引起绝缘等级降低,阻抗、泄漏增大,损耗升高。

(4) 无功补偿不足或过补偿,致使无功穿越,影响了供电能力,使线路损耗升高。

2. 1. 2 变电主设备损耗过高

(1) 高耗能主变压器不能及时更新改造。

(2) 运行方式不科学,致使主变压器不能按经济运行曲线运行,造成主变过负荷运行或轻载运行。

(3) 无功补偿容量不足,无功穿越严重,通过线路、变压器传输,造成功率因数低,电压质量差,有功损耗增加。

(4) 主设备老化,缺陷不及时消除等原因使介质损耗和瓷瓶、瓷套泄漏增大,导线接头设备线夹接触电阻增大,损耗增加。

2. 1. 3 配网损耗过高

(1) 配电变压器容量与负荷不匹配,造成“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引起损耗增加。

(2) 配电变压器安装位置不在偏离负荷中心。

(3) 低压无功补偿不合理,高峰欠补,低谷过补。

(4) 电压等级设置不合理。高耗能配电变压器没有及时更换。

(5) 低压线路三相负荷不平衡,引起中性线电流增大,损耗增加因低压线路过长引起末段压降过高使损耗增加接户线过细、过长,破损严重使损耗升高。

2. 1. 4 计量误差大

(1) 电流互感器角误差不符合规定要求,精度不够。二次线截面过小,二次压降过大。

(2) 用电负荷小,计量设备容量大,长期轻载或空载计量,使计量误差增大。

2. 2 管理原因分析

(1) 营业工作中抄、核、收管理不到位,漏抄、估抄、漏计、错计现象严重。

(2) 内部生活、生产用电无表计计量。

(3) 对排灌、供热等季节性供电配变不能及时停运。

(4) 计量设备不按周期检修、校验、轮换。

(5) 用户违章用电、窃电。

3、线损的基本内容

理论线损

交流电在通过纯电阻的时候,电能都转成了热能,而在通过纯容性或者纯感性负载的时候,并不做功。也就是说没有消耗电能,即为无功功率。当然实际负载,不可能为纯容性负载或者纯感性负载,一般都是混合性负载,这样电流在通过它们的时候,就有部分电能不做功,就是无功功率,此时的功率因数小于1,为了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就要进行无功补偿。

管理线损

电网中的电力负荷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大部分属于感性电抗,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向这些设备提供相应的无功功率。在电网中安装并联电容器、同步调相机等容性设备以后,可以供给感性电抗消耗的部分无功功率小电网电源向感性负荷提供无功功率。也即减少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因此可以降低输电线路因输送无功功率造成的电能损耗,改善电网的运行条件。这种做法称为无功补偿。

电能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线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a) 电阻作用:线路的导线,变压器,电动机的绕组,都是铜或者铝材料的导体。当电流通过时,对电流呈现一种阻力,此阻力称为导体的电阻。电能在电力网传输中,必须克服导体的电阻,从而产生了电能损耗,这一损耗见之于导体发热。由于这种损耗是由导体的电阻引起的,所以称为电阻损耗,它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用式子 表示。变压器,电动机等绕组中的损耗,又习惯称之为铜损。

b) 磁场作用:变压器需要建立并维持交变磁场,才能升压或降压。电动机需要建立并维持旋转磁场,才能运转而带动生产机械做功。电流在电气设备中建立磁场的过程,也就是电磁转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交变磁场的作用,在电气设备的铁芯中产生了磁滞和涡流,使铁芯发热,从而产生了电能损耗。由于这种损耗是在电磁转换过程中产生的,所以称之为励磁损耗,它造成铁芯发热,通常又称之为铁损。

是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电力用户过程中,在输电、变电、配电盒、营销各环节中所产生的电能损耗和损失。具体指在一定时间内,电流流经电网中各电力设备(从用户计费电能表开式至用户所有电力设备,不含用户计费电能表)时所产生的有功、无功电能和电压的损失。

线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1、升压和降压变压器的铁芯损耗和绕组电阻中的损耗,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电阻的损耗,高压线路上的电晕损耗,串联和并联在线路上的(或变电站内)电抗器中的损耗,架空线路绝缘子表面泄漏损耗和电缆线路的介质损耗。

2、各类互感器、保护装置和计量仪表以及二次回路中的损耗,接户线电阻中的损耗,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设备中的有功损耗,包括调相机及其辅助设备中的损耗,发电机作调相运行时的损耗,并联电容器中的损耗等。其他不明损耗。

电网降低线损的措施:

1、采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在负荷的有功功率P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小负荷所需的无功功率Q,进而减少发电机送出的无功功率和通过线路及变压器的无功功率,减少线路和变压器的有功功率和电能损耗。

 2、对电网进行升压改造,在负荷功率不变的条件下,电网元件中的负荷损耗部分随电压等级的提高而减少,提高电网电压,通过电网元件的电流将相应减小,负载损耗也随之降低。升压是降低线损很有效的措施。

3、提高计量准确性更换淘汰型电能表,减少计量损失,积极采用误差性好、准确度高、起动电流小、超载能力强、抗倾斜、防窃电,可实现抄表自动化管理且表损低的全电子电能表,提高计量精度、合理设置计量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69903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31
下一篇 2023-03-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