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支持哪几种索引

Mysql支持哪几种索引,第1张

从数据结构角度

1、B+树索引(O(log(n)))。

2、hash索引:

a 仅仅能满足"=","IN"和"<=>"查询,不能使用范围查询

b 其检索效率非常高,索引的检索可以一次定位,不像B-Tree 索引需要从根节点到枝节点,最后才能访问到页节点这样多次的IO访问,所以 Hash 索引的查询效率要远高于 B-Tree 索引

c 只有Memory存储引擎显示支持hash索引

3、FULLTEXT索引(现在MyISAM和InnoDB引擎都支持了)

4、R-Tree索引(用于对GIS数据类型创建SPATIAL索引)

从物理存储角度

1、聚集索引(clustered index)

2、非聚集索引(non-clustered index)

从逻辑角度

1、主键索引:主键索引是一种特殊的唯一索引,不允许有空值

2、普通索引或者单列索引

3、多列索引(复合索引):复合索引指多个字段上创建的索引,只有在查询条件中使用了创建索引时的第一个字段,索引才会被使用。使用复合索引时遵循最左前缀集合

4、唯一索引或者非唯一索引

5、空间索引:空间索引是对空间数据类型的字段建立的索引,MYSQL中的空间数据类型有4种,分别是GEOMETRY、POINT、LINESTRING、POLYGON。MYSQL使用SPATIAL关键字进行扩展,使得能够用于创建正规索引类型的语法创建空间索引。创建空间索引的列,必须将其声明为NOT NULL,空间索引只能在存储引擎为MYISAM的表中创建

CREATE TABLE table_name[col_name data type]

[unique|fulltext|spatial][index|key][index_name](col_name[length])[asc|desc]

1、unique|fulltext|spatial为可选参数,分别表示唯一索引、全文索引和空间索引;

2、index和key为同义词,两者作用相同,用来指定创建索引

3、col_name为需要创建索引的字段列,该列必须从数据表中该定义的多个列中选择;

4、index_name指定索引的名称,为可选参数,如果不指定,MYSQL默认col_name为索引值;

5、length为可选参数,表示索引的长度,只有字符串类型的字段才能指定索引长度;

6、asc或desc指定升序或降序的索引值存储

mysql的索引类型及使用索引时的注意事项有:

一、普通索引。这是最基本的索引,它没有任何限制。它有以下几种创建方式:

1、创建索引

代码如下:

CREATE INDEX indexName ON mytable(username(length))

如果是CHAR,VARCHAR类型,length可以小于字段实际长度;如果是BLOB和TEXT类型,必须指定 length,下同。

2、修改表结构

代码如下:

ALTER mytable ADD INDEX [indexName] ON (username(length)) -- 创建表的时候直接指定

CREATE TABLE mytable(   ID INT NOT NULL,    username VARCHAR(16) NOT NULL,   INDEX [indexName] (username(length))   ) 

-- 删除索引的语法:

DROP INDEX [indexName] ON mytable

二、唯一索引。它与前面的普通索引类似,不同的就是:索引列的值必须唯一,但允许有空值。如果是组合索引,则列值的组合必须唯一。它有以下几种创建方式:

代码如下:

CREATE UNIQUE INDEX indexName ON mytable(username(length))

-- 修改表结构

ALTER mytable ADD UNIQUE [indexName] ON (username(length))

-- 创建表的时候直接指定

CREATE TABLE mytable(   ID INT NOT NULL,    username VARCHAR(16) NOT NULL,   UNIQUE [indexName] (username(length))   )

三、主键索引。它是一种特殊的唯一索引,不允许有空值。一般是在建表的时候同时创建主键索引:

代码如下:

CREATE TABLE mytable(   ID INT NOT NULL,    username VARCHAR(16) NOT NULL,   PRIMARY KEY(ID)   )

当然也可以用 ALTER 命令。记住:一个表只能有一个主键。

四、组合索引。为了形象地对比单列索引和组合索引,为表添加多个字段:

代码如下:

CREATE TABLE mytable(   ID INT NOT NULL,    username VARCHAR(16) NOT NULL,   city VARCHAR(50) NOT NULL,   age INT NOT NULL  )

为了进一步榨取MySQL的效率,就要考虑建立组合索引。就是将 name, city, age建到一个索引里:

代码如下:

ALTER TABLE mytable ADD INDEX name_city_age (name(10),city,age)[code]

建表时,usernname长度为 16,这里用 10。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名字的长度不会超过10,这样会加速索引查询速度,还会减少索引文件的大小,提高INSERT的更新速度。

如果分别在 usernname,city,age上建立单列索引,让该表有3个单列索引,查询时和上述的组合索引效率也会大不一样,远远低于我们的组合索引。虽然此时有了三个索引,但MySQL只能用到其中的那个它认为似乎是最有效率的单列索引。

建立这样的组合索引,其实是相当于分别建立了下面三组组合索引:usernname,city,age   usernname,city   usernname  为什么没有 city,age这样的组合索引呢?这是因为MySQL组合索引“最左前缀”的结果。简单的理解就是只从最左面的开始组合。并不是只要包含这三列的查询都会用到该组合索引,下面的几个SQL就会用到这个组合索引:

[code]

SELECT * FROM mytable WHREE username="admin" AND city="郑州"  SELECT * FROM mytable WHREE username="admin"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76212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7
下一篇 2023-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