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
2022年6月1日
2022年安徽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2022年安徽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英语翻译:The College Students Electronic Design Competition of Anhui Province 2022
赛项组别:本科组、高职组
二、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技术支持: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
承办单位在组委会指导下负责竞赛组织和测试评审工作。承办单位成立由主管副校长为组长,教务部门和相关院系负责人为副组长的竞赛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竞赛工作。
各参赛高校在组委会和承办单位指导下参与竞赛工作,其竞赛组织工作由各校教务部门负责。各参赛高校应成立电子设计竞赛工作领导小组,并指定一名负责人,具体负责本校学生的参赛事宜。负责人联系方式应提前向组委会秘书处报备,以便工作联系。
(一)组织委员会
主任委员:
储常连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
执行主任委员:
张剑云 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教授
副主任委员:
张尔桂 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
委 员:
朱永国 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
崔 琛 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教授
李 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级工程师
鲁昌华 合肥工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
孙玉发 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周孟然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王 兵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信息学院院长
崔执凤 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
花海安 安徽建筑大学高级工程师
凌有铸 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李淮江 淮北师范大学物电学院教授
高先和 合肥学院智能感知技术研究所所长
黄友锐 皖西学院院长
胡继胜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余红英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学院院长
(二)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鲁昌华 合肥工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
委 员:
崔 琛 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教授
李 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级工程师
鲁昌华 合肥工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
孙玉发 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周孟然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刘晓东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教授
王 兵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信息学院院长
崔执凤 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
花海安 安徽建筑大学高级工程师
凌有铸 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李淮江 淮北师范大学物电学院教授
高先和 合肥学院智能感知技术研究所所长
黄友锐 皖西学院院长
胡继胜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余红英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学院院长
(三)仲裁委员会
主任委员:
岳继光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专家组常务副组长,同济大学教授
委 员:
叶凤华 安徽工业大学纪委副书记
刘育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四)竞赛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水恒福 安徽工业大学副校长
副组长:
黄志甲 安徽工业大学创新教育学院院长
何 伟 安徽工业大学学工部部长
王 兵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成 员:
严 钟 安徽工业大学创新教育学院副院长
程木田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夏玉钦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顾凌明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学院实验中心主任
李 丹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学院测控系主任
张 卉 安徽工业大学创新教育学院创新实践部主任
(五)组委会秘书处
组委会秘书处设在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
秘书长:
高卫东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高级工程师
秘 书:
毛云祥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预警系副主任
李 磊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201室副主任
三、竞赛目的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宗旨是推动全国高等学校信息与电子类学科专业开展培养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促进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弘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素质和针对实际问题开展电子设计和制作的能力,有助于吸引和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四、竞赛主题
推动教学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弘扬务实作风,培养创新意识;提倡协作精神,锻炼设计能力;搭建普惠平台,造就优秀人才。
五、竞赛内容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内容以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类设计为主,涉及基本元器件、电机电器、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单片机、可编程器件、信号处理器、嵌入式系统、EDA软件工具和C语言编程工具等应用。具体评分内容包括“设计报告”、“基本要求”和“发挥部分”三个部分。其中“设计报告”20分,其它两个部分各为50分。
竞赛题目一般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背景,并兼顾课程教学内容和新技术发展趋势,同时充分考虑竞赛评审的可 *** 作性。竞赛题目主要考察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实践制作能力、测试调试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竞赛题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 基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力电子线路类题目;
2. 新型集成电路、新型电子模块应用类题目;
3. 常用电子产品和电子仪器初步设计类题目;
4. 专业系统类题目,包括电子信息、微处理器、通信雷达、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光电子等应用系统。
5. 综合类题,包括模-数混合电路、嵌入式系统应用、可编程器件应用、信号处理器应用等。
六、竞赛方式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采用“半封闭,相对集中”的竞赛方式。各个学校在规定时间里将学校自行选拔出来的优秀代表队,集中到规定场地开展竞赛工作。集中竞赛时间为四天三夜共计84小时。集中场地由各个学校按规定进行安排。集中竞赛期间,组委会派出巡视员到各个学校竞赛场地监督竞赛纪律。集中竞赛结束后,组委会委托一个高校协助,组织开展测试评审工作,评出竞赛各个奖项。
(一)集中竞赛
1.学生自愿组合,每队人数不超过3人,根据学籍参加本科组或高职组。参赛队数由各学校自行确定。
2.为鼓励不同类型的高校和不同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学生都能参加竞赛,竞赛组委会专家分别为本科组和高职组编制若干竞赛题目,供参赛学生选用。每队根据组别任选一个赛题参赛。
3.每个参赛学校为本校学生设立竞赛场地。参赛队员必须在竞赛场地内完成全部竞赛任务,不允许将设计制作实物和设计报告带出竞赛场地,也不允许指导老师和无关人员进入竞赛场地。
4.竞赛所需仪器设备、元器件或材料由各参赛学校提供。
5.集中竞赛结束后,各高校在巡视员监督下将本校参赛作品按要求密封,并于次日送至组委会指定场地封存,以备测试。
(二)竞赛巡视
1.竞赛期间,组委会向所有参赛学校派出一名巡视员。巡视员由各参赛学校推荐一名同志担任,巡视员的差旅费由派出单位负责解决。
2.巡视员对其巡视工作必须认真负责、恪尽职守、善始善终,严格执行竞赛规则和赛场纪律,发现违规行为及时上报赛区组委会。
3.组委会成立主要由组委会成员组成的流动巡视组,随时随地随机抽查各高校赛场秩序,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当即取消该赛场的参赛资格,并对现场巡视员提出批评并记录在案。
(三)测试评审
1.竞赛结束后一周内,赛区组委会将组织测试与评审专家组分别对制作实物和设计报告进行测试和评审。测试与评审专家组由省内高校电子类专家组成。成员由各高校推荐,赛区组委会聘任。
2.组委会根据参赛人数和赛题,将专家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测试工作,每个测试组的专家人数不少于3位。同时设立论文评审组负责论文评审。
3.专家组应按照《测评表》内容,根据竞赛实际情况在测试工作开始前制定出《评分细则》,细化各题目的测试和评分标准。
4.3位专家应独立地将测试结果逐项如实填写在《测评表》中,要求原始测试记录完备,并获参赛学生签字认可,且需有测试专家的签字。
七、竞赛流程
1. 2022年6月30日前,以学校为单位组织竞赛报名,报名表发至赛区组委会邮箱。
2.2022年7月中旬,组委会在网上公布竞赛参考元器件及设备清单。
3. 2022年7月26日,组委会召开各高校负责人参加组织工作会,部署竞赛工作,分发竞赛用品,安排巡视员(视疫情影响会议可能为线上组织,以实际通知为准)。
4. 2022年7月27日7:30,组委会在网上发布赛题;7月27日(周三)8:00至30日(周六)20:00,举行2022年竞赛,各高校在各自封闭场地内开展竞赛。
5. 2022年7月28日18:00前,各高校竞赛负责人填写《2022年安徽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赛区实际参赛队汇总表》并发送至组委会邮箱。
6. 2022年7月31日,各高校将作品和设计报告送至指定场地封存。
7. 2022年8月1日至8月7日,组委会组织赛区评审工作。
8. 2022年8月中旬,组委会公布赛区评审结果并设置异议期。
9. 大赛获奖名单经组委会网络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并在安徽省高教处再次进行公示。无异议后,由安徽省教育厅发文公布获奖名单。
10. 2022年10月至12月,赛区组委会视情召开总结颁奖会。
(竞赛各环节通知及相关表格均由组委会秘书处提前统一发至各高校报备的竞赛负责人邮箱,也可在官网www.ahedc.net下载)
八、竞赛规则
(一)报名规则
1.省内各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均可自愿组队参赛。每队人数不超过3人,每名学生只能参加一组,每组参赛队最多2名指导教师,每名指导教师指导参赛队不超过4支,其中作为第一指导老师不得超过2支。组委会、专家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秘书处及其他竞赛相关工作人员不得担任参赛指导教师。
2.原则上,各高校通过校内竞赛选拔优秀代表队参加省赛。参赛队伍和参赛人数由各校自行决定。
3.各高校在规定时间内,统一填写报名表进行报名。不接受学生个人报名。
4.每个参赛队的参赛学生以竞赛首日填写的竞赛登记表为准。
(二)参赛规则
1.竞赛采用本科组和高职组两套竞赛题目。本科生只能选本科组题目。高职学生原则上选高职组题目,但也可选本科组题目,并按本科组题目标准进行评审。只要3名参赛队员中有一名本科生,就只能选本科组题目。
2.正式的参赛队员以《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登记表》中填写的3名队员姓名为准。竞赛组别按报名时的组别确定。队员和组别在开赛后不得更改,否则视为无效,赛区不予评审。
3.参赛学校需将本校所有参赛队集中在指定的实验室内,便于巡视管理。每个学校集中的实验室数量不得超过参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没有集中场地的将取消该校的参赛资格。
4.参赛学生应是高校中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或高职高专学生。学生进入赛场时,应向赛场巡视员交验本人学生证,竞赛期间不得更换参赛队员。
5.参赛队员必须在指定竞赛场地内完成全部竞赛任务,不允许将设计制作实物和设计报告带出竞赛场地。
6.竞赛期间参赛学生可以离开赛场查阅资料,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用餐和休息。但不得与他人交流,其他人员不得介入参赛队员的任何活动,不得进入竞赛场地。
7.参赛学生必须按统一时间参加竞赛,按规定时间收交参赛实物和设计报告。
(三)测试规则
1.每组参赛队正式测试前,有30分钟的电路恢复和测试准备时间,超过准备时间每超1分钟扣1分,准备时间内允许更换普通芯片和元件,允许重新焊接虚焊点,但可编程类型器件无论是否损坏一律不准更换。
2.入场准备时由保障人员向队员发放一份测评表,测评表由保障人员填写队号和入场时间。队员根据测评表做测试准备和试测工作,并自评打分,自评打分不做最终成绩依据,但可供测试专家参考以节约测试时间。
3.参赛队测试准备完成时,测试专家应征得参赛队学生同意后方可开始测试,并明确告诉学生开始时间。每队的正常测试、问答总时间原则上不低于15分钟,以尊重学生的劳动,给予其充分展示成果、与专家交流的机会。
4.测试过程中,3位专家独立给出分数,并当场通告学生扣分点和扣分值;如参赛队制作实物出现意外故障,限其在5分钟内调整恢复,超时应结束测试,并依已记录的测试项目给分。
5.无论测试情况是否正常,每队测试的总时间不超过30分钟,对超时的参赛队测试专家有权结束测试,并依已记录的测试项目给分,以免影响测试工作的整体进度。
6.雷同作品认定基于外观一致性和测试结果一致性两个原则,由测试专家和总裁判长共同认定;被认定为雷同的作品,按0分记。
7.参加测试的学生必须携带学生证和身份z以备查验,否则禁止参加测试。
(四)巡视规则
1.巡视员和参赛学校竞赛负责人一起在开赛当天提前半小时到竞赛场地,共同核查参赛队员的学生证,检查参赛队数、队别、各队人数、人员是否合乎规定。
2.在开赛当天早7:30时,巡视员和学校竞赛负责人一起下载竞赛题目、《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登记表》,确保及时顺利开展竞赛工作。
3.巡视员需指导参赛队员开展选题工作。参赛队选好题目后,责成参赛学校竞赛负责人打印竞赛题,保证9:00前将题目发至各参赛队。
4.巡视员需指导参赛学生填写《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登记表》电子版,并进行打印,打印稿由每个参赛学生签字确认。表格填写完毕后收齐负责暂时保存,待竞赛结束时再次填写使用。
5.巡视员需监督参赛学校竞赛负责人填写《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参赛队登记总表》。
6.巡视员负责在竞赛结束晚上20:00时会同学校竞赛负责人共同收齐所有参赛队的设计报告和制作实物,并签字封存。按规定填写完成《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登记表》的“巡视员栏目”内容,并将巡视过程中发现的有关问题填写在“竞赛期间有关情况记录”一栏内并签字。
7.巡视员负责监督竞赛全过程,随时检查赛场秩序,确保竞赛规则和赛场纪律得以严格执行。
8.巡视员负责监督参赛学校张贴设计报告格式要求、竞赛作品上交要求和竞赛规则。
九、竞赛环境
(一)竞赛场地
竞赛场地由各参赛高校提供。场地应满足组委会提出的“半封闭、相对集中”要求,便于巡视员巡视督查;并提供完成竞赛题目设计所需仪器设备、元器件或材料,以保障竞赛顺利进行;竞赛场地内应张贴竞赛规则、作品及设计报告的技术规范材料,确保参赛学生按要求完成作品设计。
(二)测试场地
测试场地由承办测试评审的高校提供。场地应满足当年针对竞赛不同题目作品的测试要求,如场地面积、仪器仪表、器件耗材、技术保障等。另外,测试期间为确保专家组测试公平有序,各个测试场地安排志愿者实施封闭管理,无关人员禁止进入。
十、技术规范
(一)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1.设计报告统一使用A4复印纸纵向打印。每页上方必须留出3cm以上空白,空白区域内不得有任何文字,其它使用Word的约定值(即下边2.54厘米,左右各3.17厘米)。装订位置在报告上方,装订线距设计报告上边约2厘米处。
2.设计报告章节标题使用黑体小三号字体,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字体,行距固定值22磅,每页右下角标注页码。
3.设计报告封面只写竞赛题目和参赛队号。该封面在报告装订好后进行密封。密封方法是:将封面对折后,再沿2厘米装订线将封面折向报告背面,并用胶水在后面粘牢。设计报告其它任何位置不得出现参赛学校、参赛队号和队员姓名。
4.设计报告文字控制在8000字以内;第一页应为设计题目、300字以内的中文设计摘要;正文篇幅限制为8页,内容通常应包括:
①引言:叙述对题目的理解,以及设计思路和特点。
②方案设计:叙述设计思路,总体方案组成和说明,对各个组成部分作详细说明,给出框图、原理图、软件流程图。通常要提出两个方案,并对两个方案进行比较,说明采用其中一个方案的理由。
③设计实现:叙述方案实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办法,对方案的修改,最后完成方案的说明。
④测试:叙述测试方法、所使用的仪器仪表、测试过程,以表格形式给出测试结果。
⑤结论:叙述完成情况、未完成的原因、心得体会、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5.设计报告中的表格和绘图,应绘制在报告纸上;如采用别的方式绘制,则应将图纸剪下,粘贴在报告纸的相应位置上;如有计算机打印的程序,也要粘贴在报告纸的相应位置上。表格和绘图应注明表号和图号。
6.设计报告电路图、程序清单等可另附。
(二)设计报告与制作实物上交要求
竞赛结束时,各参赛队和参赛学校应将设计报告和制作实物密封上交。具体需密封上交的材料和要求是:
1. 制作实物
各参赛队将制作实物用组委会统一提供的纸箱和封条封存。封条上需填写参赛题号和参赛队号,并经巡视员和学校竞赛负责人签字。纸箱装不下的作品,可将封条直接贴在作品上。纸箱上也应填上参赛题号和参赛队号。
2. 设计报告
各参赛队将设计报告密封后,用组委会统一提供的信封和封条封装。封条上需填写参赛题号和参赛队号,并经巡视员和学校竞赛负责人签字。信封上也应填上参赛题号和参赛队号。封装后的设计报告由巡视员和学校竞赛负责人统一收齐后放在单独的纸箱上交。
3. 《安徽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登记表》
各参赛队需认真填写《竞赛登记表》,巡视员和学校竞赛负责人统一收齐后用组委会提供的信封和封条封装。
4. 《安徽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参赛队登记总表》
各学校根据学生上交的《竞赛登记表》填写《参赛队登记总表》。《参赛队登记总表》作为书面学籍证明必须有参赛学校教务处负责人签字并加盖教务处公章。《竞赛登记表》和《参赛队登记总表》一起用组委会提供的专用信封和封条封装,并和设计报告放在一个纸箱中上交。
5. 各参赛学校应根据组委会的要求,负责将各参赛队的制作实物、设计报告、竞赛登记表和参赛队登记总表按时送到组委会指定地点。今年竞赛测试评审在安徽工业大学进行,各高校参赛作品必须在7月31日18:00时前送达(具体地址另行通知),组委会将指定专人对作品存放场地进行检查、张贴封条并落锁(若因疫情影响无法组织线下测评,作品封存要求将另行通知)。
十一、成绩评定
(一)评分标准
本项竞赛针对每道赛题的测试过程均有专用《测试记录和评分表》,设计报告有专门的《设计报告评分表》。依据以上《评分表》,测试和论文评审过程中,每组3位专家独立地将测试结果逐项如实填写在《测评表》中,并依据测试细则对应给分或扣分,组委会要求原始测试记录完备,并获参赛学生签字认可,每份《测试记录和评分表》均有测试专家签字,做到作品得分仅取决于测试结果,杜绝主观分和人情分的可能。
(二)评审方法
1.成绩录入。作品测试过程中,专家组组长每半天汇总一次《测试记录和评分表》以及《论文评分表》,核实无误后交给工作人员进行录入。录入时,按测试顺序进行排序。
2.成绩计算。成绩录入完成后,计算机系统自动对每道赛题进行分数计算和统计。测试分和论文分分别计算,均取3位专家评分的平均值。总分为测试分和论文分总和。
3.成绩校对。计算完成后,每道赛题打印两份交给本题测试组组长和论文组组长进行校对。两个组长校对检查无误后,签字确认。
4.成绩统计。成绩校对完成后,工作人员对每道赛题进行分数统计。计算机系统对每道赛题按总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总分相同的,以测试分高低排序。排序结束后,隐去参赛学校、参赛队员姓名等信息,打印统计表,供组委会成员评审使用。
5.奖项分配。按作品数量60%比例确定获奖作品数量,其中一、二、三等奖比例为1:2:3。
6.奖项推荐。各测试组组长根据竞赛成绩和奖项分配指标,按总评成绩由高到低,提出本赛题一、二、三等奖获奖意见,获奖意见要适当考虑成绩台阶的大小。论文组组长做补充说明。
7.大会讨论。组委会成员对推荐意见进行讨论,对各赛题之间的获奖情况进行平衡,并对特殊情况进行处理。特殊情况包括:作品和论文雷同问题、一二等奖同一题目同一学校超过三项问题、高职高专做本科题目高定一档奖项问题等。
8.TI杯评审。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分别评出一个TI杯。TI杯在一等奖作品中产生。国赛年的TI杯与国奖挂钩,从全国获最高奖并省测最高分中产生;省赛TI杯在组委会会议上由各组组长推荐,充分酝酿讨论,投票逐一淘汰方式选出。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总分高,二是与第二名分差大。
十二、奖项设定
1. 竞赛设“TI”杯及一、二、三等奖,以省赛参赛队伍数为基数,获奖比例如下,“TI”杯:本科和高职各一个(从一等奖中择优评选);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
国赛年份,一等奖获奖队将推荐参加全国奖项评测。
为鼓励学生广泛参与,省赛组委会对完成作品并提交参加评审但未获得奖项的参赛队颁发“成功参赛”证书(加盖省赛组委会章)。
2.竞赛将评选安徽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组织奖。优秀组织奖由组委会依据各参赛高校在竞赛报名、竞赛组织、测试评审等各环节表现及获奖情况进行综合评选,获奖学校不超过参赛学校总数的20%。
十三、赛项安全
赛事安全是竞赛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是赛事筹备和运行工作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竞赛组委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竞赛期间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安全圆满落幕。
(一)集中竞赛期间安全管理
集中竞赛期间的安全工作由各参赛高校负责。各高校应做好参赛学生的场地、仪器仪表、器件材料及饮食休息等方面的综合保障工作,确保竞赛安全有序。竞赛负责人是各高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各高校教务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人负有安全工作直接领导责任。
(二)测试评审期间安全管理
测试评审期间,组委会会同承办高校和参赛高校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1.承办高校和参赛高校与组委会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
2.承办高校负责测试场地、仪器仪表、器件耗材、技术保障、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安全工作并安排志愿者负责测试期间安保工作,确保测试评审工作顺利完成。承办高校教务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人是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承办高校领导负有安全工作直接领导责任。
3.各参赛高校负责本单位参加测试评审人员安全管理。各高校必须根据参赛学生数量指定竞赛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带队,并为所有参加测试评审的师生购买测试评审期间人身意外保险。尤其是异地参加测试的高校,竞赛负责人和带队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参赛学生旅途、测试前和测试后期间的安全管理和保障工作,确保在安全问题上万无一失。竞赛负责人是各高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各高校教务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人负有安全工作直接领导责任。
(三)后勤保障管理
各参赛高校负责参赛师生的作品制作、竞赛期间食宿、测试评审期间差旅等费用开支。组委会协调承办高校在竞赛培训和测试评审期间为参赛师生提供午餐。
(四)组织责任
各参赛高校竞赛负责人应按组委会要求在规定时间节点完成报名、推荐巡视员、参加组织工作会、组织集中竞赛、上交竞赛作品、参加测试评审及上报指导教师等竞赛各环节工作。竞赛负责人即为本校的竞赛联络人,负责与组委会秘书处沟通联系。各参赛高校的作品由学校竞赛负责人和巡视员共同审核提交,未通过竞赛负责人和巡视员签字审核的作品均为无效参赛作品。
(五)应急处理
比赛期间发生意外事故,发现者应第一时间报告竞赛秘书处,同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态扩大。竞赛秘书处应立即启动预
1、打开网址,选择右上角“注册”。2、点击注册后,网页自动跳转到学信网页面,如下图,请按照要求,填写好基本信息(需要短信验证码)。3、注册成功后,直接选择登录或者重新打开。4、选择登录后,跳转到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刚刚注册用的用户名和密码)。5、登录后跳转到身份选择页面,选择左边“创业者”的“立即创建项目。”6、完善个人信息。(点击“立即创建项目”后,需完善个人信息且通过最高学籍学历信息验证后方可进行创建项目、报名参赛等 *** 作)。7、个人信息填写成功后,可点击”创建项目“,进行项目的创建、报名参赛等 *** 作,也可选择暂不创建,返回个人中心。8、新建项目,填写项目必填信息和填写项目其他信息。9、完成项目创建。10、选择参加比赛,报名即可。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