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执行计划中显示扫描行数为 644,为什么 slow log 中显示 100 多万行?
a. 我们先看执行计划,选择的索引 “INDX_BIOM_ELOCK_TASK3(TASK_ID)”。结合 sql 来看,因为有 "ORDER BY TASK_ID DESC" 子句,排序通常很慢,如果使用了文件排序性能会更差,优化器选择这个索引避免了排序。
那为什么不选 possible_keys:INDX_BIOM_ELOCK_TASK 呢?原因也很简单,TASK_DATE 字段区分度太低了,走这个索引需要扫描的行数很大,而且还要进行额外的排序,优化器综合判断代价更大,所以就不选这个索引了。不过如果我们强制选择这个索引(用 force index 语法),会看到 SQL 执行速度更快少于 10s,那是因为优化器基于代价的原则并不等价于执行速度的快慢;
b. 再看执行计划中的 type:index,"index" 代表 “全索引扫描”,其实和全表扫描差不多,只是扫描的时候是按照索引次序进行而不是行,主要优点就是避免了排序,但是开销仍然非常大。
Extra:Using where 也意味着扫描完索引后还需要回表进行筛选。一般来说,得保证 type 至少达到 range 级别,最好能达到 ref。
在第 2 点中提到的“慢日志记录Rows_examined: 1161559,看起来是全表扫描”,这里更正为“全索引扫描”,扫描行数确实等于表的行数;
c. 关于执行计划中:“rows:644”,其实这个只是估算值,并不准确,我们分析慢 SQL 时判断准确的扫描行数应该以 slow log 中的 Rows_examined 为准。
4. 优化建议:添加组合索引 IDX_REL_DEVID_TASK_ID(REL_DEVID,TASK_ID)
优化过程:
TASK_DATE 字段存在索引,但是选择度很低,优化器不会走这个索引,建议后续可以删除这个索引:
select count(*),count(distinct TASK_DATE) from T_BIOMA_ELOCK_TASK+------------+---------------------------+| count(*) | count(distinct TASK_DATE) |+------------+---------------------------+| 1161559 | 223 |+------------+---------------------------+
在这个 sql 中 REL_DEVID 字段从命名上看选择度较高,通过下面 sql 来检验确实如此:
select count(*),count(distinct REL_DEVID) from T_BIOMA_ELOCK_TASK+----------+---------------------------+| count(*) | count(distinct REL_DEVID) |+----------+---------------------------+| 1161559 | 62235 |+----------+---------------------------+
由于有排序,所以得把 task_id 也加入到新建的索引中,REL_DEVID,task_id 组合选择度 100%:
select count(*),count(distinct REL_DEVID,task_id) from T_BIOMA_ELOCK_TASK+----------+-----------------------------------+| count(*) | count(distinct REL_DEVID,task_id) |+----------+-----------------------------------+| 1161559 | 1161559 |+----------+-----------------------------------+
在测试环境添加 REL_DEVID,TASK_ID 组合索引,测试 sql 性能:alter table T_BIOMA_ELOCK_TASK add index idx_REL_DEVID_TASK_ID(REL_DEVID,TASK_ID)
添加索引后执行计划:
这里还要注意一点“隐式转换”:REL_DEVID 字段数据类型为 varchar,需要在 sql 中加引号:AND T.REL_DEVID = 000000025xxx >>AND T.REL_DEVID = '000000025xxx'
执行时间从 10s+ 降到 毫秒级别:
1 row in set (0.00 sec)
结论
一个典型的 order by 查询的优化,添加更合适的索引可以避免性能问题:执行计划使用索引并不意味着就能执行快。
1. 分布式存储部分是做为mysql的一种存储引擎实现的(NDB),上层SQL没有感知,所以SQL层应该没有支持分布式并行查询处理。OceanBase的基于代价的查询优化器对于大查询会充分发挥分布式数据库的并行处理能力。再如OB分布式执行计划可以下压到存储所在机器。而ndb node实现存储引擎接口没有复杂的查询处理能力。2. Mysql cluster中主备同步是用两阶段提交实现的,这个有点无语。另外REDO日志异步写入,延时一秒。也就是说宕机会丢一秒的事务,想象一下双十一每秒17万笔交易丢失……这块是它的整体架构导致事务层实现机制的问题。
btw,mysql cluster属于分布式数据库,mysql主从几节点都不是分布式数据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