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库将主库的二进制日志复制到其本地的中继日志中。首先,备库会启动一个工作线程,称为I/O线程,I/O线程跟主库建立一个普通的客户端连接,然后在主库上启动一个特殊的二进制转存(Binglog Dump)线程,这个转存线程会读取主库上的二进制日志中事件,并发送给从库的I/O线程;如果主库没有更新信息将进入休眠。
备库的SQL线程执行最后一步,该线程从中继日志中读取事件并在备库执行,从而实现备库数据的更新。
一、my.cnf配置文件datadir项配置错误或被启动脚本篡改这个问题不太说讲,主要是mysql自带的启动文件(/etc/init.d/mysqld)中会自动检测mysql的数据存储目录,若mysql新装,尚未初始化系统表,那么配置文件中的datadir项写不写无所谓,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在更改了mysql的数据存储目录,今天我出现的这个问题就在于此。
我的mysql安装后的配置文件中关于datadir项目的配置如下,而该配置文件存储于/etc/my.cnf,今儿不知动了什么东西,查来查去都没找着原因,后来打开该配置文件才发现,其中的datadir项目被篡改成/var/mysql/data了.....
[mysqld] datadir=/data/mysql socket=/tmp/mysql.sock user=mysql
二、进程里已经存在mysql进程
这种情况我很少遇到,若存在mysql进程但有不提供mysql服务(表现为其他客户端连接不上mysql服务器,例如php连接mysql时提示“连接失败”),这个时候就要看看有没有存在的mysql僵尸进程了,命令如下:
ps -ef|grep mysql
若存在,该命令执行后会列出存在的僵尸进程,kill -9 `pid`掉即可。
三、mysql的数据存储目录权限不足
这种情况发生于mysql第一次安装或升级,配置文件中的datatdir目录的权限要设定好,一般来说运行mysql的用户以及组就是mysql.mysql,那么解决权限不足问题的方法如下:
chown -R mysql.mysql /data/mysql ##该命令仅为示例,其中/data/mysql就是mysql配置文件中datadir的目录 ##若为空,则默认为mysql安装目录下的data文件夹下
四、覆盖安装或升级mysql后,残余数据的影响
这种情况发生于mysql被覆盖安装或升级后,当然mysql无故宕机后也会有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mysql启动的数据文件,一般存在于mysql的数据存储目录(这个目录依据my.cnf配置文件中的datadir而异),也就是存在于mysql数据存储目录下的mysql-bin.index文件,删除之即可。
五、selinux的问题,centos下最容易出现
selinux不甚了解,直接关掉。
##方法1:永久关闭seliux ##修改 vi /etc/selinux/config #文件中设置SELINUX=disabled ,然后重启服务器 ##方法2:暂时关闭seliux setenforce 0 ##如需每次开机都铃声关闭seliux,则可以在/etc/rc.d/rc.local文件中添加该命令
六、mysql运行状态下删除binary日志后重启失败
这是今天在群里的一个朋友出现的,特汇总于此;当mysql开启了二进制日志并且mysql在运行状态下用rm命令删除过mysql的binary日志文件的话,下次重启mysql你就悲剧了。
什么是binary日志?说白了就是mysql的数据目录下的mysql-bin.000001、mysql-bin.000002的文件,下图所示。
解决方法就是修改配置文件临时关闭binary-log,然后删除mysql数据目录下的所有类似mysql-bin.000001、mysql-bin.000002的文件后再次重启,mysql即可启动成功。
#mysql配置关闭二进制日志 找到如下语句 注释掉即可 #log-bin=mysql-bin #binlog_format=mixed
此步骤 *** 作完毕之后,若还需要启用二进制日志,那么就要先停掉mysql服务,然后修改msyql的配置文件,再次重启即可。
另外再附上正确删除mysql二进制日志文件的方法(绝对不是rm -rf命令直接删这些文件):
#第一步 通过shell或cmd登录进mysql 这步没什么好说的 msyql -u root -p *** #第二步 在mysql下直接执行清理binary日志命令 mysql>reset master #注意:此处仅针对单台mysql而言,若有互备mysql 则执行该命令有风险
通常大家都会使用redis作为应用的任务队列表,redis的List结构,在一段进行任务的插入,在另一端进行任务的提取。任务的插入
$redis->lPush("key:task:list",$task)
任务的提取
$tasks = $redis->RPop("key:task:list",0,-1)
可是大家想,如何使用mysql来实现一个队列表呢?
映入大家脑海的一个典型的模式是一个表包含多种类型的记录:未处理记录,已处理记录,正在处理记录等。一个或者多个消费者线程在表中查询未处理的记录,然后声称正在处理这个任务,处理完成之后,再讲记录更新为已处理状态。
这个典型的模式,存在两个问题;1:随着队列表越来越大,查找未处理记录的速度会越来越慢。2:频繁的加锁会让多个消费者线程增加竞争。
首先我们来创建一个表
create table unsent_emails{id int not null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status enum("unsent","claimed","sent"),
owner int unsigned not null default 0,
ts timestamp,key (owner,status,ts)
}
该表的列owner用来存储当前正在处理这个记录的连接id,由函数 CONNECTION_ID()返回的连接id或者线程id。如果这个记录当前被没有被处理,则该值为0
我们在 owner status ts上面做了索引的处理,所以查找未处理的记录会很快。
通过我们会采用 select for update的方式来标记待处理的记录,方法如下
beginselect id from unsent_emailswhere owner = 0 and status = 'unsent'
limit 10 for update-- result 10,20,33update unsent_emailsset status = 'claimed',owner = CONNECTION_ID()where id in (10,20,33)
commit
select的时候,使用了两个索引,应该会很快。问题出在select 和 update两个查询之间的间隙,这里的加锁会让其他相同的查询全部阻塞。
如果我们采用update then select的方式,那么效果就会更加高效,代码如下
set autocommit=1commitupdate unsent_emailsset statue = 'claimed',owner = CONNECTION_ID()where owner = 0 and status = 'unsent'
limit 10set autocommit=0select id from unsent_emailswhere owner = CONNECTION_ID() and status = 'claimed'
根本无需使用select去查找哪些记录还没有处理。客户端协议会告诉你更新了几条记录,就可以知道这次需要处理多少条记录。
这样是不是解决了上面的第二个问题,select for update的模式的加锁会增加多个消费队列的竞争问题。
其实所有的select for update 都可以替换为 update then select模式。
问题还没有结束,还有一种情况需要处理,就是比如正在处理任务的进程异常退出了,那么对应的进程正在处理的任务也就变为僵尸任务了。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所以我们还是需要一个新的定时器或者线程来定时检测并且update,将那些僵尸任务的记录更新到原始状态,就可以了。
僵尸任务的定义必须符合两点,1:任务被搁置了很久,比如十分钟,而通常一个任务只需要10秒就可以处理完;2:任务的owner(线程id或者连接id)已经不存在,只需要执行show processlist就可以获取当前正在工作的线程id了。代码如下
update unsent_emailsset owner = 0,status = 'unsent'
where owner not in (10,20,33,44) and status = 'claimed'
and ts <current_timestamp - interval 10 minute
一个基于mysql构建的队列表就完成了。
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任务队列从数据库中迁移出来。redis真是一个很好的队列容器,当然也可以使用ssdb(基于leveldb,内存占用更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