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为什么出兵欧洲

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为什么出兵欧洲,第1张

1915年5月7日,一个对于美国来说很平常的星期五,这一天,纽约港还是像以往一样喧嚣。肯纳德海运公司引以为豪的“卢西塔尼亚”号即将从纽约起航回物浦港。很少有人想到,这是一场悲剧性的航行。

1915年5月12日下午2点10分,当“卢西塔尼亚”号航行到爱尔兰南部的老金塞尔角,此时距离爱尔兰爱尔兰镇只有10英里,一艘德国潜艇突然向它发射了2枚鱼雷,一枚击中了“卢西塔尼亚”号的首部,另一枚击中尾部。这艘巨大的船在20分钟后就消失在海面上,沉没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很多人根本没有时间转移到救生艇上,结果共有1201人死亡,其中128人是美国公民。发射鱼雷的U20于5月13日回到威廉港的基地。

“卢西塔尼亚”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1914年8月)正式交给英国海军,然后再驶向利物浦港的加拿大码头,在这里又给这艘船装配了12门6英寸大炮,当时这所船实际上是被作为后备巡洋舰的。时任英国海军大臣的丘吉尔参观利物浦时顺便视察了“卢西塔尼亚”号,就是在这时,他说了一句几乎是预言的话:“对于我来说,它只不过是又一个45000吨重的活诱饵而已。”

德国无论如何都不想招惹美国,它在发动攻击前就在报刊上刊登过广告,以告诫中立国公民不要乘坐参战国船只,广告在“卢西塔尼亚”号从英国出发前就已经刊登出来了。

尽管128名美国公民的死尽管引起了美国公众的愤怒,但这种愤怒远远没有到支持政府参加世界大战的程度。他们也许会支持政府向战争双方出售军火,或者提供其他一些援助,但很不愿意把自己的亲人送到远离美国的欧洲战场。而且,威尔逊总统要为第二次竞选做准备,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冒险,因为孤立主义的势力在当时的美国十分强大。因此,美国政府还要再找一个参战的理由——就是曾有人发帖介绍过的“墨西哥密电事件”。

“墨西哥密电事件”的过程充满了偶然,使我对此事件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一战期间,墨西哥的军事、经济实力都远不如美国,没有能力收复亚利桑那、得克萨斯等被美国占领的地方,德国人绝对不会傻到联合墨西哥对抗美国,而此时的德国已经陷入欧洲战场的泥潭之中,俄军1916年夏季的进攻使德军被迫两线作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使德军在西线丧失了主动权,损失大量的兵力,更没有能力支援遥远的墨西哥。想必威尔逊总统也并非如此简单地相信这就是德国人的真实意图,而是顺水推舟,让美国参战。

当时,英德都对美国展开宣传。一战期间,英国拥有海洋优势,于是英国可以控制穿过大西洋连通欧洲和美国的海底电缆。可以想象,一战期间,英国通过各种途径,如:报纸、电台、影片、广告等媒体把美国公众心中德国的形象变得如恶魔一般。虽然美国政府没有禁止公众从德国方面获取战争的消息,但英国还是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英国人有组织的把让他们的宣传活动遍布美国,小到民间小团体,大到参议院,并把惨烈的战争场面印刷在报纸上,一切都是为了丑化德国,如德国潜艇击沉商船后的浮尸遍海、死于战争的无辜的人被说成是德国人干的、拍摄德军虐杀战俘的场面等。而一战期间,德国只有2家电台在美国营业,宣传力量显得十分可怜。当德国意识到自己无法在宣传方面与英国抗衡时,就企图减少英美间的运输,这又成了英国的口实“中欧列强依靠阴谋和破坏行为以阻止美国向协约国供应军需品。”

由于英美之间战时贸易频繁(1917年至1919年,美国对协约国出口了近3100吨粮食。一战期间,美国强行没收了包括97艘德国船在内的总吨位超过100万吨的外国商船,还征收了私营公司的431艘船只,建立了庞大的运输船队)。英国在北海布雷,而且迫使驶往德国的船只驶向英国,使德国得不到来自美国的物资。因此,战争逐渐向协约国一方倾斜,尤其是马恩河会战,使德国速战速决的计划基本泡汤。

结果双方在战壕里进行里漫长的对峙,一直持续到1918年。这样的对峙显然对同盟国不利,因为协约国可以利用海上优势,从美国那里源源不断地获得军需品,并对德国实行海上封锁。而德国得不到美国的支援,物资越来越匮乏。于是,德国统帅部同意恢复无限潜艇战,以迫使英国在短时间内投降或主动求和。重新开启无限制潜艇战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仅仅在恢复无限制潜艇战3个月后,英国海上运输被击沉的总吨位就相当于1916年全年损失的总吨位。

这立刻让英国倍感紧张,英国国内已经出现了物资供应恐慌——草坪被种上马铃薯、花园被改成菜地、网球场都种上了庄稼。德国人或许相信,美军在欧洲战场产生积极作用前,他们就能获胜。英国的情况引起了美国的注意,威尔逊对此感到恼火,他对豪斯顾问说道:“德国是个疯子,必须遏止它。”

美国统治集团意识到,如果协约国就此战败,美国在协约国方面投下的大量贷款将化为泡影,从保护债务国的角度出发,美国也必须参战。1917年2月3日,又有一艘美国船——“豪萨顿尼克”号被德国潜艇击沉,这一天,美国宣布与德国断交。4月6日,美国对德国宣战。

1914年大战爆发时,美国当天就宣布中立,但美国一直在同交战双方进行贸易,尽管英国对德国实行海上封锁,美国对德出口额也有2000万美元。美国同样不愿意放弃来自德国的金钱,只是驶往德国的船都被英国海军拦下了,去了英国。于是,美国在协约国方面的赌注越来越大,如果不加入协约国,就是放弃巨额贷款。因此,不难看出当时美国中立的目的:当战争双方打的筋疲力尽时,再出兵,用较小的代价换取与英法相当的战胜国身份(美国支付的战费仅为英国的55%),甚至可以参与制定新的世界秩序。

打个比方,美国好比一个商人,他先保持中立,但向双方都提供贷款,其中一方因为地理位置的优势(英法)获得了比另一方多得多的贷款,最后,他亲自上战场,收回了本金和利润。至于给同盟国的贷款,对于丰厚的利润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美国参战还有更深层的原因。熟悉美国历史的人都知道,美国原来是英、法、荷的殖民地,美国人口大多是英国、法国、荷兰的移民及其后裔,因此在思想、文化、宗教、经济方面有着与协约国难以分割的联系。这不是几个电台能够改变的。美国的文化主要来自英国(17、18世纪的殖民统治),美国的经济体制也继承并改进了英国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德国和美国都是19世纪晚期崛起的国家。

德国工业产值在1870年至1913年增长了46倍,在1913年全面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则依靠自由市场经济,在建国118年后的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位居世界第一。一战爆发前,美国还创建了美联储这个行使中央银行权力的金融机构,把全美国的金融资本连在了一起。这样,美国就可以以政府的名义,大规模的对一个或多个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家贷款。既然都是19世纪下半叶崛起的国家,德国和美国之间必然存在着竞争和矛盾。

在萨摩亚群岛问题上、在菲律宾和其他西班牙殖民遗产上,美德都曾有过摩擦。在一战爆发前,德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0%,美国占17%,而且德国开始与美国争夺处于美国势力范围内的拉丁美洲市场,在1913年的拉丁美周对外贸易总额中,美国占28%,德国占142%。而且在战前,德国企图在靠近巴拿马运河的西印度群岛建立海军基地。

巴拿马运河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是美国海军的最重要的交通线,德国在靠近巴拿马运河的地区建立海军基地,会严重威胁美国对这一地区的控制,一旦与美国开战,就能迫使美国太平洋舰队绕过合恩角才能到达大西洋。只是在一战爆发前,德美矛盾还不是非常明显,被更为尖锐的英德矛盾掩盖了。

欧洲大战的结果不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利益集团获得胜利,而是参与战争的国家都筋疲力尽。一战期间,德国本土并没有遭受过重的打击,但1918年,德国国内物价飞涨,进口物资减少99%,有经济崩溃的危险,而且国内反战情绪高涨,这种情绪在1918年11月3日基尔水兵起义中宣泄了。英国一战期间的战争支出占同期国家收入的44%,贸易逆差又1914年的139亿英镑增加到1918年的784亿英镑。

法国的货币流通量从1914年的7325亿法郎增加到1918年的27536亿法郎,工人的购买力为战前的1/3。1919年,法国工业产值仅为1913年的57%。这时候,美国就可以决定战争的形势了:美国加入哪一方,哪一方就会获胜。而且,美国庞大的工业体系(1870年至1913年,美国工业产值增长8倍。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位局世界第一)和完善的金融体系(美联储)也足以支撑一场世界大战。

所以,美国可以按自己的计划决定如何去做,唯一的障碍就是:孤立主义。因此,美国就要寻找让孤立主义闭嘴的借口,就是上文提到的“卢西塔尼亚”号的沉没和“墨西哥密电事件”。

美国从一战中得到的利益是所有参战国中最多的。第一,美国在1914至1917年间是战争双方的军需品供应商,贸易额快速上升,美国贸易顺差达到116亿美元,工业发展迅速,释放了美国的工业潜能。1914年至1919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超过150%,从249亿美元骤升至639亿美元,钢产量增长891%,加工工业产值增长32%;第二,1914至1917年间与战争双方的贸易使美国从债务国变身为英法等国的债权国。

战后,美国是20多个国家的债主,仅协约国就欠美国100多亿美元。由于战争对金融业的冲击,英法等国不得不用黄金储备购买美国物资。战争结束后,美联储的地下金库中储藏了世界黄金储备的40%。第三,欧洲的混战使欧洲列强没有多余的精力关心殖民地和中国、拉美这些海外市场。美国趁机抢占了原本属于欧洲国家的市场份额。从1914年到1920年,美国对拉美的出口总值从798亿美元增长到3393亿美元,并且控制了拉美工业原料的进出口,还贷款给中国1300万美元,谋取了在中国修建1500公里铁路的权利,还把加勒比海沿岸的波多黎各变成了殖民地。

1950年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所以出兵干涉朝鲜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南进作战,朝鲜战争爆发。28日即攻占南韩的政治中心汉城。韩国军队在朝鲜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

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6月27日再度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基隆、高雄两个港口。

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进攻台湾。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向安理会提交了议案,授权组成“联合国军”帮助韩国抵抗朝鲜军队的进攻。

扩展资料:

美国出兵干涉朝鲜战争以后,并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

对此,中共中央作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开赴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

此后,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全国开展了抗美援朝的宣传教育活动,全国人民以实际行动热情地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中。

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连续发动了5次攻势战役,把敌军赶回到了三八线附近,扭转了战局,为停战谈判和取得朝鲜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

此后,又经过两年的时间,中朝军队以革命的两手对付侵略者的反革命两手,终于迫使美国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至此,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军队共歼敌109万多人,其中美国侵略军397万多人,击毁敌机、敌舰和缴获各种战略物资无数。

抗美援朝战争保卫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安全,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本质,鼓舞了我国人民独立自主建设新中国的信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美援朝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朝鲜战争

美国这个国家,我们再熟悉不过了。至今有240多年的历史。虽然历史不长,但却不失辉煌。当年在法国等国家帮助独立后,可以说一路顺风顺水,在西进和一战、二战等重大历史关头,总是能够抢占先机,削弱别人,强大自己,最终只花了两百年的时间,走完了别国几千年要走的路,创造了世界奇迹,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

特别是在二战中,美国迟迟不肯出兵,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当中确有其中之奥妙。当时情势十分危机,法国不到40就投了降,英国在半死不活中苦苦挣扎,而美国却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直到1941年日本偷袭了珍珠港才宣战出兵。到现在仍有人弄不明白,美国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其实,这正是美国狡猾奸诈之处,因为在它看来还有一大国在摇摆不定,这一重要因素尚未确定之前,如果仓促出兵没绝对胜算的把握,所以美国一直在观察等待。

美国最清楚自己是怎样从欧洲老牌帝国英法的博弈中独立成国的,也最明白欧洲对自己有多重要,所以作为西方一员的美国非常关注欧洲情势发展变化,一直想要融入其中,而苦于实力不佳。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在对外政策上始终选择基本跟英法保持一致。因为英法二战前仍是当时世界说一不二的国家,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是美国提议建立的国联,但因为在领导权问题上美国没有争过英法而落败,所以美国只好退出了国联。可见当时英法的影响力。

这让美国明白要想参与主导欧洲事务,必须首先解决英法,削弱英法,不然将永无出头之日。而二战的爆发让美国看到了机会与希望,可借助纳粹德国之手打残英法。战争进行到1939年、1940年,可以说美国的这一目的已经达到,因为德国已经把法国打投降了,英国被德国打稀里哗啦,在一片废墟中苦苦坚持。

应该说这个时候,是美国出兵参战的最佳时机。但是令人不解的是美国仍然选择等待,一直到了1941年的12月才决定出兵参战。其实,美国迟迟不肯出兵还是有顾虑和担心的。美国何尝不知道,在法国投降,英国半死不活时出兵是一个好机会,问题是还有不确定的因素,那就是苏联的摇摆不定。

在苏德战争未爆发之前,暧昧的苏德的关系,让人难以看懂,甚至连当时的英法都以为它们俩是一伙的,为此英法险些轰炸了苏联。这种让人难以捉摸的复杂关系,使美国不敢轻易出兵。因为对于美国来说,苏联一旦倒向德国,美国就没有绝对胜算的把握。而苏联真的选择了坐壁上观,那么这个与西方对立的红色大国将坐收渔翁之利,这样美国就亏大了。

所以,美国一直按兵不动,就是没有看明白苏联的态度。而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对苏联动手后,美国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且毅然决然参战,因为再不出兵还怎么拿到二战胜利果实!

要看到,苏德战争的爆发,让美国的所有目的均已达成,英法已经是一个投降一个半死,德国进攻苏联后,德国继续消耗,苏联也将受到重创,这个时候宣战出兵,才确保美国万无一失,拿到胜利果实。

所以,美国早已适时掐断了日本石油供应,而且提出了让日本从中国撒军的无法接受的谈判条件,这是罗斯福“逼日本狗急跳墙”的一招。结果偷袭珍珠港事件爆发,有了出兵借口,立马宣战出兵,抢占胜利果实。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清楚了,经过惨烈的二战,欧洲三大强国不是半死就是半残,欧洲自然落入美国手里。

这就是美国的狡黠之处,也是美国用两百年走完别国几千年走的崛起之路秘诀,也是保证美国在每次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动荡之时都能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定。这正是美国不一般的地方,我们必须认真高度警惕!

从参联会改革看美军联合作战机制

王辉

2009-02-19 09:48:44 来源:中国国防报

字号:大 中 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Email推荐:

美陆、海、空三军自建军以来,其作战决策、指挥等就自成体系,军兵种间的门户之见和利益之争十分激烈。在侵越战争中,轰炸越南的美军飞机居然要同时听命于4个独立的司令部指挥,军种间的协同作战非常困难。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军在推行和实践联合作战理论的同时,开始在部队编制体制上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创新,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联合作战的领导机构——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改革。

参联会由原来的松散协调机构转变成为具有实际指挥权的联合作战统领机关

美参谋长联席会议是1942年初由罗斯福总统运用战时总统特权,将陆军、海军联合委员会改组而成。1947年,经国会立法批准,正式列为美国军事体制中的一个领导机构。1949年,设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是总统和国防部长的首席军事顾问,负责主持联席会议和处理日常工作,为全军职位最高的现役军事将领,由各军种高级将领轮流担任。

参联会是美国军事体制中一个领导机构,隶属于国防部。成员包括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副主席、陆军参谋长、海军作战部长、空军参谋长和海军陆战队司令。但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参联会,只是一个协调军种作战决策及各自利益的联席会,各军兵种为维护自身利益和争取军种荣誉的竞争,使参联会成为没有决策、指挥权的“和稀泥”机构,尤其在作战决策上,更是难以形成统一的作战思想。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困扰了美军几十年的作战指挥难题,不是由身经百战的将军或满腹经纶的专家所攻克,倒是被名叫戈德华特和尼科尔斯的两个参议员给解决了。1986年,美国会通过了他俩提出的《国防部改组法》,用立法的方式解决了联合作战中的各军种统一指挥问题。该法规定,“在所有冲突中,都将使用一支联合力量进行作战,各军种参谋长不再是作战指挥官,作战指挥官是5位战区总司令。”这就打破了各军种指挥的“权力壁垒”,使联合作战体制真正得以形成,亦使参联会由原来松散的协调机构转变成为具有实际指挥权的联合作战统领机关,具有了制定战略、后勤支援和军事动员计划;制定诸军种联合作战和训练原则;向国防部长提出有关军事预算、军事科研和对外军援等方面的建议;组织诸军种大规模联合演习;对联合司令部和特种司令部实施作战指挥等五大职能,成为由美国总统及国防部长组成的联合作战统帅部领导下的军事决策咨询机构与指挥军队的执行机构。

参联会主席由原来的会议主持人和代言人转变成为具有联合作战决策建议权和军队指挥权的“总参谋长”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顾名思义,应该是美军的“总参谋长”,并且是全军职位最高的现役军事将领。但20世纪80年代前的参联会主席,实际只是参联会的会议主持人,和其他军种参谋长的地位平等,没有决策权,主要职责是使各军种参谋长达成一致意见。如果意见不一致,作为参联会主席只能把各军种参谋长的不同意见反映给国防部长或总统,供其定夺和裁决。因此,那时的参联会主席只是会议主持人,根本不是指挥联合作战的“总参谋长”。

1986年,美国会通过的《国防部改组法》虽仍然规定参联会主席是会议主持人,但这个主持人地位不再与大家平等,而是代表参联会作为总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主要军事顾问,是具有会议决策评价权的领导者;虽然参联会主席仍然是会议代言人,但他的职能不再是只协调、平衡大家意见的“和事佬”,而是决定给国防部长、总统提出何种咨询建议的决策者。他既能反映各军种意见,又能独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具有了独立的决策建议权。这种改革与创新,使参联会主席由原来的会议主持人和代言人,转变成为具有联合作战决策建议权和指挥权的“总参谋长”,也使参联会真正成为联合作战的领导机构和指挥机构。

参联会的改革使美国总统由原来三军参谋长意见的裁决者转变成为指挥联合作战的“总司令”

参谋长联席会议职能的改变,参联会主席权力的增加,各军种参谋长作战指挥权的削弱,各战区司令的联合作战指挥权的获得,不仅使美三军逐步削平了“山头”,成为一个联合作战的整体力量,也使美国总统真正成为号令三军、指挥三军的总司令。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虽然是文职,却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是全军的最高统帅。但在以往的指挥体制中,由于参联会这个指挥中枢“阻塞”,成为各军种参谋长维护军种利益、军种荣誉和军种门户之见的维持会;参联会主席更是平衡三军利益的“政客”,因此,身为三军总司令的美国总统,主要精力也是放在协调三军利益,平衡、裁决三军意见上,难以实施有效的指挥和决策。比如20世纪40年代的对日作战中,为突出本军种作用,美太平洋战区的陆军司令麦克阿瑟和海军统帅尼米兹就各搞过一套太平洋战略,而且两人都咄咄逼人、针锋相对、互不让步。对此,连老谋深算的罗斯福总统也难于摆平。参联会的改革,则使军种参谋长的战场作战指挥权受到削弱,参联会可以“目标一致”地听命于由总统、副总统、国防部长、国务卿组成的统帅部的号令,各军种作战部队必须完全服从于由统帅部决策的、战区总司令指挥的、三军统一的联合作战行动,使美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得以顺畅地运行起来。

浅谈美军联合作战的几个问题

国防大学外军外语教研室 崔师增

美军联合作战的缘起与内涵

美军作战条令指出,“联合作战是指美国军队两个或两个以上军种———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的统一军事活动”。美军原参联会主席鲍威尔形象地认为,联合作战就像“一支球队上场打球,是单个队员聚集在一起,去争取共同的胜利。美国武装部队去打仗,也是如此。”

“联合作战”与“合同作战”的区别,是军种与兵种的区别。联合作战是指 “军种”之间的协同作战;而合同作战则是指“军种内部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

美军长期实施联合作战,主要是由其时常在本土外作战所决定的,因为任何一个军种都不可能单独完成美国在海外的所有作战任务。如果不是国外作战的绝对环境,那么联合作战就不一定是未来进行战争唯一的作战样式。

美军联合作战的内涵主要是“联合”而不是“作战”,联合的关键是协调和指挥体制问题。因为联合作战就像是一个多部门机关,主要是组织和协调各部门的任务,但不能代替每个部门的具体工作,所以联合作战条令不能取代军种作战条令。如何实施作战,则由各军种条令解决。

美军联合作战发展的三个阶段

美军《联合作战纲要》指出,联合作战起源于美国独立战争,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发展以指挥体制变化为标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2年以前),联合作战时,美军在军事部(陆军部)和海军部之间建立“陆海军委员会”,通过该委员会的协调实现陆军和海军的联合作战。此时,陆军和海军分别在各自空间行动,联合的实质是“战争目的一致性”的联合作战。

第二阶段(1942~1986年),美国出兵欧洲,仿效英军指挥体制于1942年建立参谋长联席会议机构。通过参联会的协调,实现美国内部军种之间的联合作战和与盟军之间的联合作战。在这段时期,火器射程增大,当两个军种在相邻地区作战时,火力在接合部的浅近纵深可进行相互支援,由此,这一时期的联合作战被称为“有限火力支援”的联合作战。

第三阶段(1986年后),美军联合作战是指空、地、海、天、特种作战“一体化”联合作战。为实现一体化联合作战,美军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理论一体化———1991年首次颁发联合作战条令,用理论和法律的形式削弱军种的独立性,将军种置于联合部队成员的地位;指挥一体化———1986年颁发新的《国防部改组法》,增大参联会主席、联合司令部和特种司令部司令的指挥权,规定联合司令部司令为完成作战任务拥有使用兵力的一切权力;建立三军通用的C3I系统,实现通信、情报一体化,该系统被美军视为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关键;知识一体化 ———通过训练,联合司令部司令通晓各军种的作战理论和知识。通过以上措施,美军逐步实现了由松散式的联合作战向一体化联合作战的转变。

形象地分析美军联合作战发展的阶段,可以这样讲:第一个阶段是“两个鸡蛋”放在一个碗里的联合;第二个阶段是“三个鸡蛋”(1947年成立空军)打开放在一个碗里的联合;第三个阶段是“三个鸡蛋”打开放在一个碗里搅拌后的联合。美军视C3I系统为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关键,其实质就是因为C3I系统在搅和“ 鸡蛋”时起着“打蛋器”(筷子)的作用。

美军指挥体制与联合作战的指挥关系体制是组织体系及相应的制度,是权力和职能的载体,改革体制就是要重新分配权力和改变机构职能。

(一)美军指挥体制

美军现行的是“分权”指挥体制,采取两个平行的指挥系统,即作战指挥系统和行政/后勤指挥系统。之所以采取“分权”指挥体制,主要是基于美国的政治体制及其全球战略的需要。

按照“分权”指挥体制,两个指挥系统的主要职能是:作战指挥系统是总统 ———国防部长———作战司令部司令(联合司令部司令和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该系统的主要职能是拟制作战计划,对部队实施作战指挥,负责军事咨询和对军事行动进行战略指导,以及组织联合训练等。行政/后勤指挥系统是总统— ——国防部长———军种部长。该系统主要职能是负责军种的编制、武器装备采购和保养、人事管理、军种部队的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以及对本军种提供后勤支援等。

按照条令规定,美军联合司令部是指太平洋总部、欧洲总部、大西洋总部、南方总部和中央总部;特种司令部是指特种作战司令部、战略司令部、运输司令部和航天司令部。作战司令部不是军队管理的实体,而是一个作战指挥机构,战时使用的联合部队均由军种部提供。或者说,作战司令部除履行作战职能外,对其它军事问题一概不管。

军种部是美军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实体,履行军种部队的建设、人事管理和后勤支援职能。或者说军种部除不管作战问题外,其它问题均由军种部负责。 

(二)美军联合作战的指挥关系

美军讲的指挥关系不是指行政上的隶属关系,而是指四种不同职能的指挥权(即作战指挥权、作战控制权、战术控制权和支援权)。由于美军采取“分权” 指挥体制,平时联合司令部司令没有对部队的管理权,战时组建联合部队(由各军种部提供部队)时,联合司令部司令在国防部长的授权下,才能对军种部提供的部队行使“作战指挥权、作战控制权、战术控制权和支援权”。但是,美军每进行一次战争,都要对联合司令部司令明确一次权力。

作战指挥权是授予联合司令部司令的一种指挥权。这种指挥权包括组建和使用各级司令部和部队、分配任务、指定作战目标、对联合训练和后勤工作下达权威性的指示等。

作战控制权是授予联合司令部司令或其以下各级指挥官的一种指挥权。这种指挥权除不能对下属部队的行政、后勤行使指导外,其它权力与作战指挥权相同。

战术控制权是授予联合司令部司令及其以下各级指挥官的一种指挥权。这种指挥权与作战控制权基本相同,主要用于指挥临时支援作战的部队。即支援部队进入作战地区后要接受联合司令部司令的指挥,完成任务离开作战地区后则不再接受其指挥。

支援权这种权力即明确谁支援谁的关系。联合司令部之间的支援关系由国防部长明确,联合部队内部的支援关系由联合司令部司令明确。只要明确了支援关系,接收支援单位的指挥官就可对支援单位的指挥官下达支援方面的指令。

以海湾战争为例,当时国防部长迪克·切尼通过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给中央总部司令(联合司令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规定了如下指挥关系:⑴中央总部司令是接受支援的联合部队司令,负责其责任区内所有军事行动;⑵欧洲总部、大西洋总部、太平洋总部、特种作战司令部、航天司令部、运输司令部、南方总部、部队司令部、战略空军司令部司令是支援的司令;⑶陆军、海军陆战队、责任区内的特种作战的地面部队、责任区内的战术空军部队和指派给中东作战编队司令的海军部队接受中央总部司令的作战指挥;⑷责任区内的运输司令部的空运和海运控制分队和战略空军司令部的B-52轰炸机接受中央总部司令的作战控制;⑸其它支援司令部的部队,为支援中央总部而在其责任区内活动时接受中央总部司令的战术控制。

网上《从参联会改革看美军联合作战机制>>

百度文库《美国国防与军事指挥体制》(图表)

《美军作战体系》

《美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教育培养体制探析》

。知网空间

《解读美军新版联合指挥体制》

1989年12月20日凌晨1时,位于巴拿马首都西南的里奥阿托镇万籁俱寂。离该镇不远处驻扎着巴国防军第6、7两个步兵连队。虽然近几天巴军和驻巴美军之间发生过几起q击事件,但在此时,这两个连的官兵却没有做好迎敌的准备。

殊不知美军代号为“正义事业行动”的入侵计划已悄然实施。远在美国内华达州托帕诺空军试验基地的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早已打破夜空的宁静,此时,已潜入巴拿马里奥阿托镇上空。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撕破了里奥阿托镇夜空的寂静,气浪和烟雾吞噬了两个连队的营房。这时巴军才发觉美军对他们发动了突然袭击。

与此同时,美海军“海豹”小分队的部分队员袭击了巴国防军司令、政府首脑诺列加的小型私人机场,炸毁了诺列加的座机。另一部分“海豹”队员袭击了守卫诺列加专用船的卫兵,并炸沉了船只,从而切断了诺列加的空中和海上逃路。

接着,美军分为5路,同时向巴军重要目标发动进攻。第1路是由美特种部队和一个突击队营组成的“红色特遣队”,利用“隐形”飞机的轰炸效果,进行低空伞降,首先消灭了曾在巴政变中营救过诺列加的第6、7连,接着占领了托里霍斯国际机场。第2路是由陆军两个营和海军“海豹”分队组成的“尖刀特遣分队”,奔袭并占领了巴军司令部大楼,歼灭了附近的巴军第5连。第3路是由第82空降师一部和别动部队组成的“太平洋特遣队”,阻击并挫败“2000年营”和其他巴军增援巴拿马城的企图。第4路是由2个步兵连和部分宪兵组成的“永远忠于特遣队”,负责抢占横跨运河的泛美公路大桥,保卫美霍华德空军基地。第5路是由两个步兵营组成的“大西洋特遣队”,在特种作战部队支援下,击败巴军第8连和沿海警卫部队,攻占了巴拿马第二大城市科隆城。

面对美军的强大攻势,巴军虽进行了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使美军阴谋得逞。至22日,美军已摧毁了巴军所有主要军事设施,占领了巴军大部分军营,控制了巴绝大部分地区。反对党总统候选人恩达拉,在美国监护下就任巴拿马总统。原总统诺列加于24日逃入梵蒂冈使馆避难,但是梵蒂冈在美国政府压力下,不得不请他离开大使馆。1990年1月13日,走投无路的诺列加只好选择了向美军“自愿投降”。随后,诺列加被带上“黑鹰”直升机飞往美国霍华德空军基地,最后被押往美国迈阿密监狱,成了美国的阶下囚。

在世界舆论的谴责下,1990年2月,美国撤走了大部入侵美军。在这场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入侵战争中,美军仅伤亡357人,被击毁战斗直升机1架,被击伤运输机14架。巴军伤亡和被俘3406人,平民伤亡2000多人,造成百亿美元以上的损失。

美国发动这场入侵战争,为了遮人耳目,欺骗舆论,可谓是处心积虑。美国入侵巴拿马的一个借口就是“打击毒品走私”。毒品走私是80年代以来最容易引起公愤的国际问题。美国指责巴拿马政府首脑诺列加参与了国际毒品走私活动,同哥伦比亚贩毒团伙有牵连。1988年2月,里根政府就通过迈阿密联邦法院大陪审团,以“参与贩毒活动”为名,对诺列加提出正式起诉。这次,把“贩毒犯”“捉拿归案”,就成了出兵的重要“理由”。美国出兵的另一个借口是为了“自卫”。12月16日晚9时,4名美国军官乘车经过巴拿马国防军司令部所在的大街时,与巴拿马国防军的士兵发生冲突,双方拔q射击,美海军陆战队的一名军官被打死,巴拿马3人受伤。事发后,美国指责巴拿马挑起事端,巴拿马指责美国人首先开q。美国的国防部为此发表声明,扬言为了保护“美国人的安全”要进行“自卫”,美国总统布什表示要对巴拿马采取“报复行动”。巴拿马外交部则向美国提出强烈抗议。这样,双方调兵遣将,处于警备状态。一个美国兵被打死这件事,就成了这场战争的另一借口。

美国入侵巴拿马,归根结底是为了保住巴拿马运河的既得利益。1903年,美国强迫刚刚取得独立的巴拿马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权利,并且永远租借运河和运河区。1914年巴拿马运河建成,使大西洋到印度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1万多公里。美国一直是运河的主要用户和受益者,每年运河总收入约3亿多美元,绝大部分为美国所得,巴拿马只能得到很少的零头。美国把运河西岸161公里范围划为运河区,设立美军南方司令部,不许巴拿马人入内,运河区就成了“国中之国”。

几十年来,巴拿马人民不断地为收复巴拿马运河的主权而斗争,经过长期努力,两国终于在1977年签订了新的运河条约,新条约规定,1999年12月31日午时之后,运河完全交由巴拿马管理。从1990年起,运河区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应由巴拿马人担任(副主任由美国人担任),美国的南方司令部也必须同时撤离运河区。对于美国来说,运河是它的生命线,失掉运河的管理权,会给它带来严重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后果。因此,美国必然要千方百计保留它在运河和运河区的利益。

如果有一个听命于美国政府的巴拿马政权,美国就不需要处心积虑地寻找借口,也就更没有必要对巴拿马实施入侵了,可是事情却并非如此。诺列加自1983年就任巴拿马国防军司令后,奉行民族主义方针,坚决要求履行新运河条约,为收复运河主权同美国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里根政府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拔之而后快。1987年6月26日,美国参议院以84票对2票通过一项关于巴马拿局势的议案,要求巴拿马政府撤销诺列加国防军司令职务,要求巴拿马军人“还政予民”,结束侵犯人权的行为”。结果,巴拿马城15万人举行游行示威,抗议美国干涉巴拿马内政。

为了迫使诺列加下台,美国政府使用了种种手段,对巴拿马采取了经济制裁、外交诱逼、军事威胁,支持巴拿马国内反对派掀起“倒诺浪潮”。1989年10月3日,巴拿马部分中下级军官发动军事政变失败后,美总统布什批准一项300万美元的拨款,专供中央情报局策动第二次军事政变。与此同时,美国秘密向巴拿马增兵4500人,空运了大量坦克、装甲车、武装直升机。美国直接入侵巴拿马的企图显露出来了,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无论美国怎样掩饰,怎样寻找借口,其入侵的行为是昭然若揭于天下,为正义事业所不齿的。

以上就是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为什么出兵欧洲全部的内容,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为什么出兵欧洲、1950年美国为什吗要发动侵朝战争。、二战中美国迟迟不肯出兵,它究竟在等什么您想知道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1274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