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是怎样酿成的

蜂蜜是怎样酿成的,第1张

问题一:蜂蜜是怎样酿造的 蜜蜂采花酿蜜的过程是一项蜂群中有劳动能力的个体分工协作各尽所能的“大会战”,同时又是一曲美妙无比的“自然交响乐”,其始于有采集能力的工蜂,现以蜜蜂采集花蜜为例让我们来看一看蜜蜂是如何采花酿蜜的过程。

首先是采集蜂从侦查蜂或其它采集蜂处获得有关蜜源的信息,然后立即飞赴蜜源场地,凭借着敏感的嗅觉很快找到花内或花外蜜腺,选择好立身之地后便将长吻伸到蜜腺里,把花蜜满满地吸吮到自己的蜜胃(又称蜜囊)里,同时不断地将自身分泌的消化液加入其中,使花蜜刚―进入采集蜂体内就连续不断地进行着一系列物理和化学的变化:通过消化道的粘膜吸收花蜜中的部分水分,使花蜜中的含水量逐渐减少;各腺体分泌液和花蜜、花粉中含有的消化酶(如转化酶和淀粉酶等)使花蜜中的多糖逐渐分解转化为低聚糖和单糖,这些分解、转化中的产物之间还会发生局部的聚合反应而生成二糖、三糖或低聚糖等,而使花蜜的物理和化学组成不断地进行着变化。

采集蜂的蜜胃盛满采集物后,返回蜂巢后就将蜜胃中的采集物口对口地转交给担任酿蜜任务的内勤蜂,在内勤蜂的体内这些采集物又―次经历着与采集蜂体内相似的物理和化学变化,随后,此内勤蜂又将其转交给另一个内勤蜂,或是将其存放入清理干净的空巢房内,或是将其存放在两个巢房之间的间隔处,再由其它的内勤蜂重复地进行着吸入、吐出的动作,在每一吸入和吐出之中,花蜜等采集物就经历了又一轮高一层次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与此同时,蜂巢中有很多的内勤蜂进行着煽风的劳动,随着不断流动的气流,放置在蜂巢内不同部位的未成熟蜂蜜中多余的水分被不断地带走,经过日夜不停的辛勤劳作后,原花蜜中含有的水分从60%以上逐渐减少到18%以下,葡萄糖和果糖等单糖类物质的含量由最初的20%左右增高到约75%时,香甜芬芳的蜂蜜即酿制成功。不同蜜源所酿制的蜂蜜具有各自特有的芳香气和滋味。在夏季蜜蜂从采集第一滴花蜜到此滴花蜜酿制成成熟蜂蜜,正常情况下需要3~5天的时间。

与此同时,另有一些蜜蜂在蜂群内努力做着清理巢房的劳动,它们将其中的不洁物清除后,用蜂胶在巢房的内壁上薄薄地涂上一层保护层,使此巢房变成一个清洁并相对无菌或少菌的局部环境,此时,其它的内勤蜂就把酿制成熟的蜂蜜逐滴存放在这些巢房中,巢房被盛满之后,就用一层由蜂胶和蜂蜡组成的蜡盖将其封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样一来,这些盛满成熟蜂蜜的巢房就变成了一个个蜂群内的“存粮仓库”。在蜂群中,这些成熟蜂蜜因为有蜡盖的保护,可以常年保存而不会变质腐败。养蜂员取蜜时,从蜂群中抽出封好盖的蜜脾,用割蜜刀割去蜡盖后,用摇蜜机将其中的蜂蜜摇取出来,这就是蜜蜂酿制蜂蜜的全过程

问题二:蜂蜜是蜜蜂怎么酿出来的? 蜂蜜的来源:

蜜蜂和鲜花是天生的一对,我们对蜜蜂的了解,也是从蜜蜂在花上采集花蜜(nectar),酿造甜美的蜂蜜(honey)开始的。

有鲜花的地方,就会有蜜蜂勤劳采蜜的身影。在我们祖国,从东海之滨到昆仑山下,从江南水乡到东北林海处处都有鲜花,处处都有蜜蜂的足迹。

当我们到蜂场,一片嗡嗡的声音回传入你的耳际,川流不息的蜜蜂从蓝天飞来。有的肚子里装满花蜜,显得大腹便便,有的大腿上大大的花粉团,落在巢箱的踏板上,然后就匆匆地钻入蜂巢。

我们随着蜜蜂进入蜜蜂的世界,会发现采集归来的蜜蜂。“花蜜”是蜜蜂制造“蜂蜜”的原料,花蜜与蜂蜜的成分、香味、甜味、营养价值等都大不一样,要把花蜜变成蜂蜜,还要经过蜜蜂反复地吸纳、吐出几番精心酿造和昼夜不停的排出水分,3--5天后蜂蜜成熟,蜜蜂会用蜡把蜂蜜封装起来。

问题三:蜂蜜怎么酿的 一、蜂在采集花蜜时,对花朵是有选择性的。一般含苞或是刚开放的花,蜜蜂是不进行采集的。它的采摘对象是盛开的花朵,因为此时花蜜或分泌物的含量是比较丰富的。

那么,蜜蜂是如何找到蜜源的呢?

昆虫触角尽管种类各有不同,但都具有寻找食物,选择寄主产卵和寻觅异型等活动的。功能。昆虫总是在左右上下不停地摆动两根小须,好像两根天线和雷达,时刻在接受电波和追踪目标。这是因为触角是昆虫地重要感觉器官,具有嗅觉和触觉功能。触角上生有无数地感觉器,并与感觉窝内地许多神经末梢相连,它们又直接与中枢神经连网,当受到外界 后,中枢神经便可支配昆虫进行各种活动。蜜蜂地触角属于膝状触角,它的嗅觉窝主要分布于触角鞭节前端,蜜蜂借助于触角,能够闻出各种花朵的香味,找到花蜜。

二、采蜜过程(以非洲菊为例)

口器舌昆虫的嘴,蜜蜂的口器属于咀嚼式口器。它的口器保持着一对左右对称刀斧状的上颚,具有咀嚼固体花粉和建筑蜂巢的本领。而下唇延长,和下颚、舌组成细长的小管,中间有一条长槽,有助于吸吮的功用。如果把这小管深入花朵中,便可源源吸取蜜汁。蜜蜂有了这样的口器,既能采花粉,有能吸吮花蜜。

非洲菊的雄蕊较多,但是蜜蜂并不会因此而乱了阵脚。当蜜蜂飞落到花盘上时,是从外向内一层一层地进行采蜜。它将小管沿雄蕊底部插入,吸取花蜜,采完一朵后再接一朵。在一盆花中,蜜蜂一般只采三四朵,而后飞向另一盆花,并且两者的颜色不同。在将所有颜色的花采过一遍后,蜜蜂又飞回第一盆花,将已经采过蜜的花重新细致地再采集一遍(就盆栽花而言)。它动作轻盈持续。欣赏蜜蜂采蜜,可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

蜜蜂不仅采蜜,而且采集花粉。它的脚就是它的好帮手。

在千姿百态的昆虫脚中,蜜蜂的后脚跗节格外膨大,在外侧有一条凹槽,周围长着又长又密的绒毛,组成一个“花粉篮”。当蜜蜂在花丛中穿梭往来采集花粉花蜜时,那毛茸茸的脚就沾满了花粉,然后,由后脚跗节上的“花粉梳”将花粉梳下,收集在“花粉篮”中。最后用蜜将花粉固定成球状。蜜蜂的这种能携带花粉的脚,叫携粉足。

三、工蜂采蜜回巢后不会直接进入贮藏室,而是由羽化4天左右的小蜂用长舌接住,再贮存到蜜房里;小工蜂还会用蜜搀和花粉哺喂幼蜂。

工蜂是辛勤的劳动者,在短暂而又忙碌的一生中,它不仅养育了幼蜂,照顾了蜂王、雄峰,更为人类献上了甘甜的蜂蜜。《荔枝蜜》中赞叹道:“多可爱的小生命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问题四:蜂蜜是怎么来的? 春夏季节,是蜜蜂采蜜的大好时机,只要天晴,工蜂每天都要外出采集花蜜。采蜜时,工蜂伸出细管子似的“舌头”,在花朵中一伸一缩,花冠底部的甜汁就顺着管状舌流到蜜胃中去。它们吸完一朵再吸一朵,直到把蜜胃装满。通常情况下,一只工蜂要外出40多次,每次约采100朵花,但采到的花蜜只有05克。想一想,如果要酿1000克蜂蜜,它们得来来 飞多少次啊!

采集花蜜如此辛苦,把花蜜酿成蜜也不轻松。

酿蜜的过程很复杂,一开始,所有的工蜂把采来的花朵甜汁吐到一个空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进行调制,然后再吐出来,再吸进去,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多次,最后才酿成香甜的蜂蜜

所有的工蜂把采来的花朵甜汁吐到一个空蜂房中,到了晚上,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进行调制,然后吐出来,再吸进去,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多次,千百只工蜂一起煽动翅膀 风干储藏 最后酿成香甜可口的蜂蜜

春夏季节,是蜜蜂采蜜的大好时机,只要天晴,工蜂每天都要外出采集花蜜。采蜜时,工蜂伸出细管子似的“舌头”,在花朵中一伸一缩,花冠底部的甜汁就顺着管状舌流到蜜胃中去。它们吸完一朵再吸一朵,直到把蜜胃装满。通常情况下,一只工蜂要外出40多次,每次约采100朵花,但采到的花蜜只有05克。想一想,如果要酿1000克蜂蜜,它们得来来 飞多少次啊!

采集花蜜如此辛苦,把花蜜酿成蜜也不轻松。

酿蜜的过程很复杂,一开始,所有的工蜂把采来的花朵甜汁吐到一个空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进行调制,然后再吐出来,再吸进去,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多次,最后才酿成香甜的蜂蜜。人们常说“百炼成钢”,而蜂蜜才真正是百炼而成的呢!为了使蜜汁尽快风干,千百只工蜂还要不停地扇动翅膀,然后把吹干的蜂蜜藏进仓库,封上蜡盖贮存起来,留作冬天食用。

春夏季节,是蜜蜂采蜜的大好时机,只要天晴,工蜂每天都要外出采集花蜜。采蜜时,工蜂伸出细管子似的“舌头”,在花朵中一伸一缩,花冠底部的甜汁就顺着管状舌流到蜜胃中去。它们吸完一朵再吸一朵,直到把蜜胃装满。通常情况下,一只工蜂要外出40多次,每次约采100朵花,但采到的花蜜只有05克。想一想,如果要酿1000克蜂蜜,它们得来来 飞多少次啊!

酿蜜的过程很复杂,一开始,所有的工蜂把采来的花朵甜汁吐到一个空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进行调制,然后再吐出来,再吸进去,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多次,最后才酿成香甜的蜂蜜。人们常说“百炼成钢”,而蜂蜜才真正是百炼而成的呢!为了使蜜汁尽快风干,千百只工蜂还要不停地扇动翅膀,然后把吹干的蜂蜜藏进仓库,封上蜡盖贮存起来,留作冬天食用。

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花蜜腺的花蜜或花外蜜腺的分泌液,混合蜜蜂酶液经过充分酿造而成贮藏在巢脾内的甜物质。

生产

蜂蜜是蜜蜂的主要产品是一种甜而有粘性的、透明或半透明的液体。蜂蜜主要来源于花蜜,其次是甘露和蜜露。花蜜是植物花内蜜腺的分泌物,甘露是蚜虫、叶蝉等的排泄物,蜜露是植物花外蜜腺的分泌物。蜜蜂用舌吸管吸取植物的蜜腺、树液或蚜虫、叶蝉的蜜管所分泌的甜汁,经蜜蜂的口器混以唾液并暂时贮于蜜囊中,归巢后,吐出在巢房,经过反复酿造而成。

蜂蜜是蜜蜂用舌吸管从蜜源植物的花器、蜜腺中吸取花蜜,带回蜂箱后,从蜜囊中将花蜜吐入蜂巢中,再通过蜜蜂反复吸入吐出,将混有蜜囊分泌的转化酶的花蜜储藏在巢中。在酶的作用下花蜜中的多糖被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水分减少到20%左右,成熟蜂蜜基本形成,至此人们可以利用摇蜜机的离心作用获得成品原质蜂蜜,从>>

问题五:蜂蜜是怎样酿出来的 蜜蜂将花粉采集回来之后,放入蜂房,混合带有生物酶的蜜蜂唾液,经过发酵就酿造出了蜂蜜。

问题六:蜂蜜是怎样产生的 蜂蜜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简单来说就是蜜蜂采集花蜜,在体内转化,回到蜂巢中吐出,蜂巢内温度经常保持在35℃左右,而且小蜜蜂一直扇动翅膀,经过一段时间,水份蒸发,成为成熟蜜,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然后养蜂人割蜂蜡、摇蜜。蜂蜜就出来啦

这时候出来的是原蜜,富含活性物质营养价值很高,不过人们常见的超市蜂蜜是经过厂家高温处理加工过的浓缩蜜,已经没有任何活性物质,也没什么价值了

如需纯天然蜂蜜,推荐百度搜索-尚好蜂蜜,有今年新下来的槐花蜜

问题七:蜂蜜是如何形成的? 20分 植物开花在一定的温度下就会分泌花蜜。采集花蜜的活动是蜂蜜的本能!

蜜蜂有两个胃:一个是它自己用来消化的。另一个是蜜蜂在采集花蜜时用来贮存花蜜的袋子(也叫蜜囊)

“蚕吐丝,蜂酿蜜”

蜜是蜂酿的,不是人工酿的!蜂蜜主要来源于花蜜。花蜜是开花植物在开花时花内蜜腺或花外蜜腺分泌甜性物质,其主要成分是以蔗糖为主糖类的水溶液,其水分含量在40%以上。蜂蜜采回后并不是简单加工,即当蜜蜂在采集花蜜时就分泌转化酶胆淀粉酶混入花蜜中,采回的花蜜被内勤蜂吮入蜜囊中,然后反回到口器中,反复多次后在将蜜汁移入巢房中,在反复的过程中,蜜蜂不但地加入转化酶和淀粉酶,并加以混匀,使蔗糖糊精和淀粉转花为单糖并除去花蜜中多余水分,这样便形成蜂蜜。天然成熟的蜂蜜是指蜜蜂将采集的花蜜经过酿造含水量在20%(即412度)以下的蜂蜜。

问题八:蜂蜜是蜜蜂采撷什么酿成的 三门的都给你

小学武力考试 试题

1成语中“惊弓之鸟”的“鸟”应是一只:

回答:雁

2中国民间传说中,有一位女子寻夫哭倒长城,她是:

回答:孟姜女

3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回答:奔跑

4在网络俚语中,上网的新手被称为:

回答:菜鸟

5“寿比南山”一词中的“南山”指的是:

回答:终南山

6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黄”是指?

回答:黄帝

小学智力考试 试题

1与凹字笔画数相同的是哪一个字?

回答:鸟

2蜂蜜是蜜蜂采撷什么酿成的?

回答:花蜜

3大部分人的心脏是偏向哪一边的?

回答:左

4通常我们吃的桔子是桔子树上的哪一部分?

回答:果实

5端午节中国人有吃下列哪项食品的习惯?

回答:粽子

6人舌头的哪个部位对甜味最敏感?

回答: 舌尖

7安徒生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姑娘”在寒冷的风雪中点燃火柴时,在火柴中看到了谁?

回答:祖母

8柚在什么季节成熟?

回答:冬季

小学魅力考试 试题

1京剧中花旦是指:

回答:年轻女子

2人体消化道中最长的器官是?

回答:小肠

3现存鸟类中的最大的鸟蛋是:

回答:鸵鸟

4中国民间传说月亮上住着嫦娥,嫦娥身边陪着她的动物是:

回答:小兔

5“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中打开石门的咒语是:

回答:芝麻开门

6《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

回答:丹麦的安徒生

7《水浒传》中,号智多星的是谁?

回答:吴用

8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的“沉鱼”是用来形容哪一位?

回答:西施

9《三国演义》中,有“卧龙”之称的是谁

回答:诸葛亮

10古时候,一个时辰在现在多长时间?

回答:2小时

11 以下不属于鸟类的是:

回答:蝙蝠

12照顾幼蜂是哪一种蜜蜂的职责

回答:工蜂

问题九:蜂蜜是怎样酿制22222174127412出来的? 蜂蜜是怎752785278527样酿制出来的? 171474

蜂蜜怎么做的

植物开花时分泌花蜜招来各种昆虫,间接为植物完成授粉。蜜蜂把花蜜吸入蜜囊中,而蜜囊中又有蜜蜂体内特有的一种活性酶,经过内勤蜂反复的酿造(其间去除了大部分花蜜中的水份)就成了真正的蜂蜜!(主要是去水份加活性酶和发酵然后成熟)

甜的原因是蜂蜜(花蜜)中含有大量的糖(果糖、葡萄糖,而非蔗糖)又经除水浓缩。

另外建议大家在选择购买蜂蜜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考虑,因为市场上的假蜜不成熟的蜜太多了,经常以次充好!,单纯靠感官已经无法识别真假了。我本人每吃一款蜜都会去做鉴定,现在吃的上的品牌,经检测各项指标是高于一等蜜的标准的(各大电商平台也都有)

蜂蜜的生产过程很简单,当蜂房中的蜂蜜装满后,养蜂人就把蜂蜜取出来。养蜂人用腕力把蜂脾上的蜜蜂抖掉,然后放在摇蜜机中用惯性把蜂蜜摇出来。

取出蜂脾

摇蜜

摇出来的蜂蜜只须简单过虑出蜜蜂蜂蜡就可直接食用了。但摇出的蜂蜜的浓度有高有低。浓度越高,储放的时间越长,但养蜂场生产的成本也越高!

了解蜂蜜首先知道花蜜。花蜜是开花植物在开花时花内蜜腺或花外蜜腺分泌甜性物质,其主要成分是以蔗糖为主糖类的水溶液,其水分含量在40%以上,有的高达60%以上。蜂蜜采回后并不是简单加工,“蚕吐丝,蜂酿蜜”,蜜是蜂酿的,即当蜜蜂在采集花蜜时就分泌转化酶和淀粉酶混入花蜜中,采回的花蜜被内勤蜂吮入蜜囊中,然后反回到口器中,反复多次后在将蜜汁移入巢房中,在反复的过程中,蜜蜂不断地加入转化酶和淀粉酶,并加以混匀,使蔗糖糊精和淀粉转化为单糖并除去花蜜中多余水分,这样便形成蜂蜜。天然成熟的蜂蜜是指蜜蜂将采集的花蜜经过酿造含水量在20%(即415度)以下的蜂蜜。

我国现行蜂蜜标准

:

合格品的含水量为24%,约为395波美度

优等品的含水量为20%以下,约为415波美度

蜜蜂采集回的花蜜含水量在40%以上(35波美度),经蜜蜂酿造二天后含水量为25%(39波美度),酿造3天后含水量20%以下(41波美度),5-6天形成巢蜜(43度即含水量18%以下,超市卖的蜂蜜浓度)。实际上蜂蜜在37-38度可保持一年不变质,39度可保持二年不变质,40度可保持三年以上,43度可保持数千年不变质。

我国现行的养蜂基本以家庭生产为单位,国家收购又基本以中间商为主。其蜂蜜品种不同而收购价不同。

我国蜂蜜的收购仍然采用80年代的收购方式即每提高1波美度加01元/公斤,有时略高于此,但基本不会超过1元/公斤。以二级蜜油菜蜜为例,在油菜开花时期,蜜蜂可在3-4个小时把花蜜采满。如果一个蜂场一天采集花蜜500斤,两天就可采集花蜜1000斤,如果要生产39度的天然蜂蜜,由于花蜜已经装满,没地方装,两天只能生产500—600斤!再如,在紫云英洋槐等开花期,蜜蜂两天就可采满,可养蜂人为了增加产量,在第二天的下午就把蜜取出来了因此,现在我国蜂蜜的收购的浓度一般在35度(早春)---39度(夏天)!优质不优价,产量差别那么大,还有谁去生产高浓度的蜂蜜---天然蜂蜜?由于有人收购低浓度蜜,高浓度的蜜就没有人生产了。即使因天气原因,养蜂人收取高浓度蜜因其可贮藏也是自己销售或者喂给蜜蜂吃。因此我国蜂蜜的收购基本以低浓度蜂蜜---即花蜜为主!

蜂蜜的浓度,除了蜂蜜的收购优质不优价,蜂农不愿意生产高浓度的主要原因外,还有以下几点:

(1)气候天气干燥,蜂蜜的浓度就高些,反之,就低。

(2)地域北方由于气候较为干燥,蜜蜂采集回来的花蜜的浓度就很高,因此一般要比南方蜂蜜的浓度要高。

(3)早上蜜蜂没出工取出的蜂蜜比下午取出的蜂蜜的浓度要高。

(4)生产蜂王浆的蜂场,蜂蜜的浓度一般较高。

我国蜂蜜的收购一般由中间商----收购部门,收购部门收购后进厂加工浓缩后(即浓缩蜜)再投放市场(其浓度似巢蜜的浓度即43波美度),低浓度蜂蜜在浓缩加工前的保存过程中由于放置时间较长,常因发酵变质,而使羟甲基糠醛丙三醇等含量增加,导致出口蜂蜜的质量事件时有发生,对我国出口蜂蜜的国际声誉带来恶劣的影响。(这些蜂蜜在加工过程中,除了糖以外,其它营养成分所剩无几,且任何品种的蜂蜜只有一个味道。由于过滤澄清可导致维生素减少33-50%;同时加热灭菌可使维生素酶和生理活性物质完全损失;蜂蜜失去抗菌的作用。)

现在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大部分都是浓缩蜜,只有极少数部分是纯自然蜂蜜。浓缩蜜的浓度为43度即我们养蜂人说的巢蜜的浓度,而巢蜜的生产成本都在20-40元以上,其销售的价格都在40-60元/斤以上!您可以想一下,40-60元/斤以上的巢蜜怎能卖10-20元/斤?那些蜜只能是人为的浓缩!国家收购的主要是以花蜜为主的低度蜜,100斤花蜜含水25-60斤要变成100斤含水18斤左右的浓缩蜜,多余的水分那去?哪个加工厂愿意把水排出去?那只能添加东西如白糖果糖淀粉糖增稠剂等添加剂。

现在虽有新规定的出台,但这些只争对蜂产品的最后的流通环节,而蜂产品质量的源头---蜂农却没有涉及没有哪一家蜂产品公司和中间商会让利于蜂农!类似于农民种粮。优质不优价,蜂农就不会生产好的产品!即使有好产品蜂农也不会卖给收购人员!呵呵市场经济这只无形之手力量无穷啊!

来回飞行大约需要30万公里才能吸收大约1200万朵花的汁液。每次收集都需要从胃里吐出来,另一只蜜蜂把它吸进自己的胃里。犹豫120到340次后,果汁变成了蜂蜜。但是此时的蜂蜜汁中仍然含有大量的水分,不适合储存。蜜蜂必须不停地扇动翅膀来蒸发水分,最后变成浓缩蜂蜜。蜜蜂采集花蜜后,储存在胃里,飞回蜂箱,吐到蜂箱储存蜂蜜的脾里。蜜蜂采集的花蜜含水量很高。此外,这种花蜜是一种多糖。蜜蜂需要将其转化为更容易消化的单糖——葡萄糖和果糖,同时降低其含水量。

用什么方法把多糖分解成单糖?蜜蜂本身分泌一些酶,如淀粉酶和葡萄糖转化酶。当蜜蜂采集花蜜时,它们会将自己分泌的这些酶与花蜜混合。这些酶会慢慢分解花蜜多糖,并将其转化为单糖。采集花蜜是采集蜜蜂的工作,而酿造主要是酿造蜜蜂的工作。采集花蜜后,酿造蜂会不断将未成熟的花蜜吸进胃里,一次又一次地吐出,直到蜂蜜成熟。降低蜂蜜水分含量的方法是扇动蜜蜂的翅膀,吹气蒸发蜂蜜中多余的水分。

当蜂蜜中的水分含量降低到20%左右时,蜜蜂会分泌蜂蜡,封住蜂箱口,这意味着蜂蜜成熟,蜂蜜酿造完成。蜜蜂采集的花蜜只有经过反复加工酿造成蜂蜜才能使用。蜜蜂依靠这种本能活动获得生存所需的水、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维生素。从花蜜到蜂蜜的酿造经历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变化过程:一个是物理变化过程,另一个是生化变化过程。物理过程是去除花蜜中多余的水分。花蜜中的水分一般在40%以上,有的高达60%以上。当这种低浓度的糖在蜜蜂的蜜囊中时,蜜囊细胞吸收了相当一部分的水分,然后通过血淋巴进入直肠,在体外排出。

炼蜜的方法

(一)蜂蜜的选择:

蜂蜜选择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蜜丸的质量,使制成的蜜丸柔软,贮存期不变质。我国幅员辽阔,植物繁茂,蜂蜜由于蜜源不同,其外观形态和各种成分含量也不完全相同。北方产的蜂蜜一般含水分较少,而南方产的蜂蜜含水分较多;其相对密度也不一样。过去根据蜜源花种、的外观形态、气味、浓度等指标将蜂蜜划分成四等级(详见有关文献),较为复杂。结合中国药典指标及生产实践,用于制备蜜丸的蜂蜜应选用半透明、还光泽乳白色或淡**、稠厚糖浆状液体或凝脂状半流体,25℃时相对密度为1349以一,还原糖不少于640%,用碘试液检验无淀粉、糊精,有香气,味纯甜而不酸、不涩、不麻,清洁而无杂质。

(二)蜂蜜的炼制

蜂蜜的炼制系指蜂蜜加热熬炼的 *** 作。得到的制品称炼蜜。蜂蜜中含有较多的水分和死蜂、蜡质等杂物,故应用前须加以炼制,其目的是除去杂质,破坏酶类,杀死微生物,降低水分含量,增加粘合力。

炼蜜由于炼制程度不同分成三种规格,即嫩蜜、中蜜(炼蜜)、老蜜,可根据处方中药材性质选用。

传统的炼制法多采用常压炼制,即在蜂蜜中加入沸水(或蜂蜜中加水煮沸),使溶化,并适当稀释,通过三至四号筛网以滤除杂质,滤液置铜锅中加热,并不断去沫、搅拌,至需要程度。

1、嫩蜜 蜂蜜加热至105-115℃,含水量在14%-20%,密度为135左右,色泽无明显变化,稍有粘性。嫩蜜适合于含较多油脂、粘液质、胶质、糖、淀粉、动物组织等粘性较强的药材制丸。

2、中蜜(炼蜜)、嫩蜜继续加热,温度达到116-118℃,含水量在14%-16%,密度为137左右,出现浅**有光泽的翻腾的均匀细气泡,用手捻有粘性,当两手指分开时无白丝出现。中蜜适合于粘性中等的药材制丸,大部分蜜丸采用中蜜制丸。

3、老蜜 中蜜继续加热,温度达到119-122℃,含水量在10%以下,密度为14左右,出现红棕色光泽较大气泡,手捻之甚粘,当两手指分开出现长白丝,滴入水中成珠状。老蜜粘合力很强,适合于粘性差的矿物质或纤维质药材制丸。

蜜蜂以花粉和花蜜为食,这些都来自于植物的花朵,在大部分地区花朵并不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蜜蜂的这种饮食特性就决定了其必须酿蜜才能够度过无花期。所以在大自然中蜜蜂丰富的时候,蜜蜂就会尽可能多的采集失去,等到外界蜜源匮乏的时候就易储存的食物为食,从这点来说,蜜蜂可要比寒号鸟更加辛勤有远见。

蜜蜂采蜜的时候利用的是管状口器,它可以从花朵中吸取花蜜,这些被吸取的花蜜就暂时储存在蜜蜂食管和前胃之间的蜜囊中,待回到蜂巢后蜜蜂就会将花蜜吐出来,负责酿蜜的工蜂就会进行复杂的酿制并最终酿成蜂蜜。

这个复杂的酿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工蜂在花蜜中加入转化酶,促使其中的蔗糖转化为葡萄糖,而另一部分是工蜂通过增加表面积和扇风的方法来加速花蜜中水分蒸发。要将蜂蜜完全酿制成熟,大约需要七天左右的时间,等到蜂蜜完全成熟工蜂就会用蜂蜡将其封盖,这些封盖的蜂蜜,蜜蜂们原本是打算在外界不宜采蜜的时候充当食物。

对于人工养殖的蜜蜂来说,蜂农们在此时就会削掉蜡盖、摇出蜂蜜,经过过滤之后便得到了单糖含量高于百分之七十,且水分量低于百分之二十的天然蜂蜜。在蜜源匮乏或者气候不适的时候,养蜂人会再用饲料取代成熟蜂蜜饲喂蜜蜂,而蜜蜂辛苦贮存的蜂蜜就通过售卖转化为了蜂农们的财富。虽说蜜蜂的本意不是无私奉献蜂蜜,但是没有它们,就没有办法品尝到这么甘甜营养的蜂蜜,也正是因为这些复杂的酿造程序才使得蜂蜜中保留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它们也是为人们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众所周知蜂蜜是小蜜蜂带给大家的,不需要进行二次加工,也不需要加入食品添加剂,一切都是小蜜蜂一手完后的。不过这个采集、酿造过程并不简单,需要小蜜蜂为之付出辛勤的劳作。

首先小蜜蜂会先去采集花蜜,而每只小蜜蜂一分钟可以采集30多朵花,每次外出飞行可以采集300-500多朵花,若想酿造1000克的蜂蜜,小蜜蜂就需要飞行几百万公里。小蜜蜂在采集完成后,就会飞回蜂巢,将采集的花蜜交由内勤蜂,由内勤蜂进行酿造。

由于所采的花蜜中含有的水分比较多,内勤蜂会经过舞动身体以及都抖动翅膀蒸发掉花蜜中多余的水分,之后再通过不断的吞吐,将自身分泌的多种活性酶加入花蜜中,再经过7-15天左右的酿造,将其酿造成含水量比较低的成熟蜜,形成高浓度蜜液之后,小蜜蜂就会将其进行封盖。

以上就是关于蜂蜜是怎样酿成的全部的内容,包括:蜂蜜是怎样酿成的、蜂蜜怎么做的蜂蜜怎么生产出来的、蜂蜜是怎样加工出来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1390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