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作业危险分析及预防措施

电镀作业危险分析及预防措施,第1张

目前电镀行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五金电镀与塑胶电镀,五金电镀相对来比较简单,因为五金本身就是一个导电体,要做到的就是保证工件镀前镀后的外观性与功能性,而塑胶电镀则显得稍微复杂,因为要把一个不导电的塑料变成一个导电体,然后在进行后工序化学电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于你说的原理,其实很简单,我想电解你应该懂吧?电镀就是电解的反过程,把金属层镀上工件,在专业上来说的话就是物理里面的电子转移。而整个过程则包括很多,因为根据不同产品的需要涉及的过程都不一样,但是大体基本都是一致的,五金电镀为:表面加工(抛光、除油除蜡等等)——然后是第一层金属电镀——第二层金属电镀——第三层金属电镀——后工序成品的加工。而塑胶电镀则需要多出前处理工序,一般的塑胶电镀工艺现在都是确定的,如下:前处理:除油除蜡(除去胶件表面脏污等)——亲水(活化基体表面,使之更容易粗化)——粗化(腐蚀ABS里面的B组分,使产品表面出现微小凹坑)——中和(中和掉粗化带出来的酸和Cr6+)——钯水(在产品表面粗化后的小坑内承上胶体钯)——解胶(使胶体把水解,得到钯原子附在产品表面小凹坑)——化学镍(利用之前承上的钯催化,在基体表面承上一层薄薄的化学镍),至此,就将一个不导电的塑胶件变成一个导电体,接下来的就是后处理电镀了;

后处理:瓦特镍(或者焦铜)——光铜——半光镍——光镍——封口镍(或者珍珠镍)——光铬——最后烘干出机。

希望对你有帮助!

电镀过程是金属与电解液接触界面上发生的电化学过程。显然,要保证电镀产品质量,在现场生产中必须严格保证电解液与镀件表面始终保持良好的接触,如果它们之间接触不良,电化学反应就无法进行。由于镀前处理的工艺方法或维护 *** 作不当,附着在金属镀件表面的油污、锈和氧化皮等,阻碍着电解液与镀件的直接接触。它们夹在镀层间,会造成产品质量不好,所以,金属镀件表面的洁净程度以及表面状态好坏是获得优质镀层的首要条件。长期以来,生产中发生质量事故往往大多数并非电镀工艺本身有问题,而多半是由于镀前处理不当所致。因此,镀层的平整程度、结合力、抗腐蚀能力等性能的好坏与镀前处理密切相关。

以上就是关于电镀作业危险分析及预防措施全部的内容,包括:电镀作业危险分析及预防措施、PVD 电镀工艺流程的关键控制点在哪里、电镀行业工艺流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1431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