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ction[mseq]=m_sequence(fbconnection);%%函数声明,函数名字m_sequence,函数输入变量fbconnection,函数输出mseq
n=length(fbconnection);%%得到fbconnection的长度
N=2^n-1;%%得到循环次数
register=[zeros(1,n-1) 1];%%建立大小为1n的矩阵,前n-1个元素都为0,第n个元素为1
mseq(1)=register(n); %%让输出的第一个元素为1
for i=2:N%%i从2开始循环,一直去到N
newregister(1)=mod(sum(fbconnectionregister),2); %%让fbconnection和register中对应元素相乘,并求和,然后除以2得余数赋给newregister的第一个元素
for j=2:n
newregister(j)=register(j-1);%%把register的前n-1个元素赋给newregister的第2-n个元素,也就是全0
end;
register=newregister;%%把newregister的值赋给register
mseq(i)=register(n);%%把register的第n个元素的值赋给mseq的第i个元素
end
clear;%清空变量
clc;%清空显示
close
all;%关闭所有图窗口
global
immagine
n_bands
h_bands
n_arcs
h_radius
h_lato
n_sectors
matrice
num_disk%定义多个全局变量
n_bands=4;
h_bands=20;
n_arcs=16;
h_radius=12;%以上四个简单赋值
h_lato=h_radius+(n_bandsh_bands2)+16;%也是赋值,关系就是先乘后加
if
mod(h_lato,2)==0%判断,满足条件则执行下面减1 *** 作,否则不执行。
h_lato=h_lato-1;
end
n_sectors=n_bandsn_arcs;%赋值
matrice=zeros(h_lato);%定义h_lato行h_lato列的全零矩阵。
1、A=pi/3[0:6]: 产生0°、60°、120°360°共7个角度值。
2、rexp(iy)是一个复数的指数表达方式,对应平面中的一个点,设为Z,相应的y为向量OZ与X轴正向的夹角,r为向量OZ的模。
因此plot(rexp(iA),'k','linewidth',2);表示在平面上依次绘制7个点,并连线,连线宽度为2,颜色为'k'。最终图形g1为一正6边形。
3、real(rexp(iA))、imag(rexp(iA))分别取出6边形顶点的x、y坐标值(对应于复数的实部real、虚部imag)。然后用fill函数填充区域,set(g1,'FaceColor',[1,05,0])设置颜色。
4、g2与g1大同小异,只是半径rc、角度aa与g1不同。由于所有点的半径都为rc,因此g2为图形为圆。
5、text(0,0,'1','fontsize',10);在圆点处添加数字1。
这是我的理解,供你参考。
m函数文件
function dy=eq3(t,y)
dy=zeros(2,1);%dy定义为两行一列的矩阵,即列向量
dy(1)=20(10+20cos(t)-y(1))/sqrt((10+20cos(t)-y(1))^2+(20+15sin(t)-y(2))^2); %两个微分方程的右边的表达式
dy(2)=20(20+15sin(t)-y(2))/sqrt((10+20cos(t)-y(1))^2+(20+15sin(t)-y(2))^2);
m脚本文件
t0=0;tf=60; %t0是时间的起点,tf是时间的终点
[t,y]=ode45('eq3',[t0 tf],[0 0]); %这里一般给定三个东西,第一个是方程的m文件名,中间那个是时间的起始点和终点,最后那个是初值
T=0:01:2pi;
X=10+20cos(T);
Y=20+15sin(T);
plot(X,Y,'-') %应当是一个椭圆
hold on
plot(y(:,1),y(:,2),'') %相图
以上就是关于请解释matlab程序每行的意思,谢谢全部的内容,包括:请解释matlab程序每行的意思,谢谢、有谁可以帮忙给这个MATLAB程序加一下注释啊,跪谢、matlab 程序求解释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