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进程与线程的区别是什么

Python中进程与线程的区别是什么,第1张

Num01–>线程

线程是 *** 作系统中能够进行运算调度的最小单位。它被包含在进程之中,是进程中的实际运作单位。

一个线程指的是进程中一个单一顺序的控制流。

一个进程中可以并发多条线程,每条线程并行执行不同的任务

Num02–>进程

进程就是一个程序在一个数据集上的一次动态执行过程。

进程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1,程序:我们编写的程序用来描述进程要完成哪些功能以及如何完成。

2,数据集:数据集则是程序在执行过程中需要的资源,比如、音视频、文件等。

3,进程控制块:进程控制块是用来记录进程的外部特征,描述进程的执行变化过程,系统可以用它来控制和管理进程,它是系统感知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记。

Num03–>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1、运行方式不同:

进程不能单独执行,它只是资源的集合。

进程要 *** 作CPU,必须要先创建一个线程。

所有在同一个进程里的线程,是同享同一块进程所占的内存空间。

2,关系

进程中第一个线程是主线程,主线程可以创建其他线程;其他线程也可以创建线程;线程之间是平等的。

进程有父进程和子进程,独立的内存空间,唯一的标识符:pid。

3,速度

启动线程比启动进程快。

运行线程和运行进程速度上是一样的,没有可比性。

线程共享内存空间,进程的内存是独立的。

4,创建

父进程生成子进程,相当于复制一份内存空间,进程之间不能直接访问

创建新线程很简单,创建新进程需要对父进程进行一次复制。

一个线程可以控制和 *** 作同级线程里的其他线程,但是进程只能 *** 作子进程。

5,交互

同一个进程里的线程之间可以直接访问。

两个进程想通信必须通过一个中间代理来实现。

:《Python视频教程》

Num04–>几个常见的概念

1,什么的并发和并行?

并发:微观上CPU轮流执行,宏观上用户看到同时执行。因为cpu切换任务非常快。

并行:是指系统真正具有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动作)的能力。

2,同步、异步和轮询的区别?

同步任务:B一直等着A,等A完成之后,B再执行任务。(打电话案例)

轮询任务:B没有一直等待A,B过一会来问一下A,过一会问下A

异步任务:B不需要一直等着A, B先做其他事情,等A完成后A通知B。(发短信案例)

Num05–>进程和线程的优缺点比较

首先,要实现多任务,通常我们会设计Master-Worker模式,Master负责分配任务,Worker负责执行任务,因此,多任务环境下,通常是一个Master,多个Worker。

如果用多进程实现Master-Worker,主进程就是Master,其他进程就是Worker。

如果用多线程实现Master-Worker,主线程就是Master,其他线程就是Worker。

多进程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定性高,因为一个子进程崩溃了,不会影响主进程和其他子进程。(当然主进程挂了所有进程就全挂了,但是Master进程只负责分配任务,挂掉的概率低)著名的Apache最早就是采用多进程模式。

多进程模式的缺点是创建进程的代价大,在Unix/Linux系统下,用fork调用还行,在Windows下创建进程开销巨大。另外, *** 作系统能同时运行的进程数也是有限的,在内存和CPU的限制下,如果有几千个进程同时运行, *** 作系统连调度都会成问题。

多线程模式通常比多进程快一点,但是也快不到哪去,而且,多线程模式致命的缺点就是任何一个线程挂掉都可能直接造成整个进程崩溃,因为所有线程共享进程的内存。在Windows上,如果一个线程执行的代码出了问题,你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提示:“该程序执行了非法 *** 作,即将关闭”,其实往往是某个线程出了问题,但是 *** 作系统会强制结束整个进程。

在Windows下,多线程的效率比多进程要高,所以微软的IIS服务器默认采用多线程模式。由于多线程存在稳定性的问题,IIS的稳定性就不如Apache。为了缓解这个问题,IIS和Apache现在又有多进程+多线程的混合模式,真是把问题越搞越复杂。

Num06–>计算密集型任务和IO密集型任务

是否采用多任务的第二个考虑是任务的类型。我们可以把任务分为计算密集型和IO密集型。

第一种:计算密集型任务的特点是要进行大量的计算,消耗CPU资源,比如计算圆周率、对视频进行高清解码等等,全靠CPU的运算能力。这种计算密集型任务虽然也可以用多任务完成,但是任务越多,花在任务切换的时间就越多,CPU执行任务的效率就越低,所以,要最高效地利用CPU,计算密集型任务同时进行的数量应当等于CPU的核心数。

计算密集型任务由于主要消耗CPU资源,因此,代码运行效率至关重要。Python这样的脚本语言运行效率很低,完全不适合计算密集型任务。对于计算密集型任务,最好用C语言编写。

第二种:任务的类型是IO密集型,涉及到网络、磁盘IO的任务都是IO密集型任务,这类任务的特点是CPU消耗很少,任务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IO *** 作完成(因为IO的速度远远低于CPU和内存的速度)。对于IO密集型任务,任务越多,CPU效率越高,但也有一个限度。常见的大部分任务都是IO密集型任务,比如Web应用。

IO密集型任务执行期间,99%的时间都花在IO上,花在CPU上的时间很少,因此,用运行速度极快的C语言替换用Python这样运行速度极低的脚本语言,完全无法提升运行效率。对于IO密集型任务,最合适的语言就是开发效率最高(代码量最少)的语言,脚本语言是首选,C语言最差。

Python中的进程是什么

python调用的java进程在哪看?

最近在做基于python的locust压力测试,api接口程序是java版本,导致python无法匹配签名模式,需要python调用java的签名程序。

首先需要按照python依赖包

pip install jpype1

jpype调用jar包

jpype的原理是在python进程中嵌入了java虚拟机,并与虚拟机进行通信。

复制代码

import jpype

# 如果只有java程序,那需要先打成一个jar包来给python引用 ,有javajar就可以直接使用

def init_jvm():

jpypestartJVM(jpypegetDefaultJVMPath(), "-ea", "-Djavaclasspath=%s" % 'javajar')

def getsign(privateKey,publicKey):

VerCls = jpypeJClass("comsign") # 引用的java包与类名

sign = VerCls()getSign(privateKey,publicKey)

return sign

def shutdowm():

try:

jpypeshutdownJVM()

except:

pass

if __name__=="__main__":

init_jvm()

print(getsign("priyyyy","alpha1234"))

shutdowm()

复制代码

代码说明如下:

需要提供javajar,如果只有java程序,那需要先打成一个jar包来给python引

init_jvm函数中的 jpypestartJVM用来启动java虚拟机,-Djavaclasspath 用来指定我们要调用的jar包。

在getsign中,jpypeJClass用来引用sign类,通过实例化并调用getSign实现版本号的比较。

jpypeshutdownJVM()是主动关闭java虚拟机,释放资源。

上篇文章简单介绍了multiprocessing模块,本文将要介绍进程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传递的概念。

在多进程处理中,所有新创建的进程都会有这两个特点:独立运行,有自己的内存空间。

我们来举个例子展示一下:

这个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在上面的程序中我们尝试在两个地方打印全局列表result的内容:

我们再用一张图来帮助理解记忆不同进程间的数据关系:

如果程序需要在不同的进程之间共享一些数据的话,该怎么做呢?不用担心,multiprocessing模块提供了Array对象和Value对象,用来在进程之间共享数据。

所谓Array对象和Value对象分别是指从共享内存中分配的ctypes数组和对象。我们直接来看一个例子,展示如何用Array对象和Value对象在进程之间共享数据:

程序输出的结果如下:

成功了!主程序和p1进程输出了同样的结果,说明程序中确实完成了不同进程间的数据共享。那么我们来详细看一下上面的程序做了什么:

在主程序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Array对象:

向这个对象输入的第一个参数是数据类型:i表示整数,d代表浮点数。第二个参数是数组的大小,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了包含4个元素的数组。

类似的,我们创建了一个Value对象:

我们只对Value对象输入了一个参数,那就是数据类型,与上述的方法一致。当然,我们还可以对其指定一个初始值(比如10),就像这样:

随后,我们在创建进程对象时,将刚创建好的两个对象:result和square_sum作为参数输入给进程:

在函数中result元素通过索引进行数组赋值,square_sum通过 value 属性进行赋值。

注意:为了完整打印result数组的结果,需要使用 result[:] 进行打印,而square_sum也需要使用 value 属性进行打印:

每当python程序启动时,同时也会启动一个服务器进程。随后,只要我们需要生成一个新进程,父进程就会连接到服务器并请求它派生一个新进程。这个服务器进程可以保存Python对象,并允许其他进程使用代理来 *** 作它们。

multiprocessing模块提供了能够控制服务器进程的Manager类。所以,Manager类也提供了一种创建可以在不同流程之间共享的数据的方法。

服务器进程管理器比使用共享内存对象更灵活,因为它们可以支持任意对象类型,如列表、字典、队列、值、数组等。此外,单个管理器可以由网络上不同计算机上的进程共享。

但是,服务器进程管理器的速度比使用共享内存要慢。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这个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我们来理解一下这个程序做了什么:首先我们创建了一个manager对象

在with语句下的所有行,都是在manager对象的范围内的。接下来我们使用这个manager对象创建了列表(类似的,我们还可以用 managerdict() 创建字典)。

最后我们创建了进程p1(用于在records列表中插入一条新的record)和p2(将records打印出来),并将records作为参数进行传递。

服务器进程的概念再次用下图总结一下:

为了能使多个流程能够正常工作,常常需要在它们之间进行一些通信,以便能够划分工作并汇总最后的结果。multiprocessing模块支持进程之间的两种通信通道:Queue和Pipe。

使用队列来回处理多进程之间的通信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任何Python对象都可以使用队列进行传递。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上面这个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我们来看一下上面这个程序到底做了什么。首先我们创建了一个Queue对象:

然后,将这个空的Queue对象输入square_list函数。该函数会将列表中的数平方,再使用 put() 方法放入队列中:

随后使用 get() 方法,将q打印出来,直至q重新称为一个空的Queue对象:

我们还是用一张图来帮助理解记忆:

一个Pipe对象只能有两个端点。因此,当进程只需要双向通信时,它会比Queue对象更好用。

multiprocessing模块提供了 Pipe() 函数,该函数返回由管道连接的一对连接对象。 Pipe() 返回的两个连接对象分别表示管道的两端。每个连接对象都有 send() 和 recv() 方法。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上面这个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我们还是来看一下这个程序到底做了什么。首先创建了一个Pipe对象:

与上文说的一样,该对象返回了一对管道两端的两个连接对象。然后使用 send() 方法和 recv() 方法进行信息的传递。就这么简单。在上面的程序中,我们从一端向另一端发送一串消息。在另一端,我们收到消息,并在收到END消息时退出。

要注意的是,如果两个进程(或线程)同时尝试从管道的同一端读取或写入管道中的数据,则管道中的数据可能会损坏。不过不同的进程同时使用管道的两端是没有问题的。还要注意,Queue对象在进程之间进行了适当的同步,但代价是增加了计算复杂度。因此,Queue对象对于线程和进程是相对安全的。

最后我们还是用一张图来示意:

Python的multiprocessing模块还剩最后一篇文章:多进程的同步与池化

敬请期待啦!

你的service是一个线程,只是一个线程

按照你的想法,你需要一个线程池threadPool

让你的service去拥有一个线程池

python有第三方线程池库

还有python的多线程不能利用多核CPU,除非阻塞IO,不然不要用多线程

以上就是关于Python中进程与线程的区别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Python中进程与线程的区别是什么、python调用的java进程在哪看、Python多进程运行——Multiprocessing基础教程2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1793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