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GPS与北斗 世界上还有哪些卫星导航系统?

除了GPS与北斗 世界上还有哪些卫星导航系统?,第1张


卫星导航导航系统,指的是一种使用卫星提供自主地理空间定位的系统。 它允许小型电子接收器通过卫星无线电沿视线传输时间信号,以高精度(几厘米到几米)确定它们的位置(经度、纬度和高度/海拔)。系统可以用于提供位置、导航或跟踪装有接收器的物体的位置(卫星跟踪)。信号还能接收机计算当前的当地时间到高精度,并且允许时间同步。



目前,全球最主要的卫星导航系统包括: 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欧盟的伽利略。日本的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以及计划于2023年启动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



GPS是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 它是在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采纳了子午仪系统的成功经验。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终于在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经过近20年实践,GPS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赢得了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信赖,并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测、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学科中,从而给测绘领域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



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简称GLONASS,是俄罗斯空间局管理的卫星定位系统。 起初,前苏联要用20年时间发射76颗GLONASS卫星。但采用与美国的GPS系统不同,可根据载波频率来区分不同卫星(GPS是码分多址(CDMA),根据调制码来区分卫星)。每颗GLONASS卫星发播的两种载波的频率分别为L1=1,602+05625k(MHz)和L2=1,246+04375k(MHz)。



到1995年,俄罗斯只完成24颗中高度圆轨道卫星加1颗备用卫星组网,耗资30多亿美元,卫星网由俄罗斯国防部控制。 GLONASS空间部分也由24颗卫星组成。俄罗斯对GLONASS系统采用了军民合用、不加密的开放政策。GLONASS系统单点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为16m,垂直方向为25m。其应用普及情况远不及GPS。前一时期由于经济困难无力补网,原来在轨卫星陆续退役,现在轨道上只有6颗星可用,不能独立组网,只能与GPS联合使用。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是由欧盟研制和建立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于1999年2月由欧洲委员会公布,欧洲委员会和欧空局共同负责。 1999年首次公布计划,目的是摆脱欧洲对美国全球定位系统的依赖,打破其垄断。该项目总共将发射32颗卫星,总投入达34亿欧元。因各成员国存在分歧,计划已几经推迟。整个系统由轨道高度为23616km的30颗卫星组成,其中27颗工作星,3颗备份星。卫星轨道高度约24万公里,位于3个倾角为56度的轨道平面内。



与美国的GPS系统相比,伽利略系统更先进、也更可靠。 美国GPS向别国提供的卫星信号,只能发现地面大约10米长的物体,而伽利略的卫星则能发现1米长的目标。它不仅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还将为欧盟的工业和商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欧盟将从此拥有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有助于打破美国GPS导航系统的垄断地位,从而在全球高 科技 竞争浪潮中获取有利位置,并为将来建设欧洲独立防务创造条件。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英文名称: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该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且具备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 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且具备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为分米、厘米级别,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也被称为Michibiki(),是一个由4颗卫星的区域时间传输系统,也是日本政府开发的一个基于卫星的增强系统。 主要加于强美国运营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在亚洲-大洋洲地区的功能,重点是日本QZSS的目标是在亚洲-大洋洲地区提供高精度、稳定的定位服务,兼容GPS系统。



2018年1月12日在开始试行,并于11月1日正式启动。目前还计划在2023年建立一个独立于GPS的卫星导航系统, 拥有7颗卫星。



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英语:Indian Region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IRNSS)、NAVIC)是一个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发展的自由区域型卫星导航系统。 根据设计方案,在用7颗导航卫星完成组网后,可以为印度及其边境周边1500公里范围内的用户提供精确定位、导航及授时服务。



同美国的GPS系统一样,将来IRNSS也将会提供两种类型的服务,即标准服务和限制服务。前者将公开提供给所有用户,而后者则是针对授权用户的加密服务。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对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选择,就像现在安装家庭宽带那么简便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公布的全球4大卫星导航系统供应商,包括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其中GPS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并用于导航定位的全球系统,GLONASS经历快速复苏后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卫星导航系统,二者目前正处现代化的更新进程中;GALILEO是第一个完全民用的卫星导航系统,正在试验阶段;BDS已经具备了亚太区域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功能,由北斗二号逐步过渡到北斗三号,处于全球化快速发展阶段。

除了上述4大全球系统外,还包括区域系统和增强系统,其中区域系统有日本的QZSS和印度的IRNSS,增强系统有美国的WASS、日本的MSAS、欧盟的EGNOS、印度的GAGAN以及尼日尼亚的NIG-COMSAT-1等。

扩展资料:

卫星系统介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叫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NSS),是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3维坐标和速度以及时间信息的空基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卫星星座及其支持特定工作所需的增强系统。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军事、资源环境、防灾减灾、测绘、电力电信、城市管理、工程建设、机械控制、交通运输、农业、林业、渔牧业、考古业、生活、物联网、位置服务中都有应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要想使用北斗导航系统,首先要做的就是看你的手机是否支持北斗导航。一般来说现在市面上搭载着骁龙、麒麟和联发科处理器的安卓手机一般都支持。如果不知道的话,可以去手机厂商官网查询一下是否支持。一般来说手机参数里面都会有解释。

如果手机支持使用北斗导航的话,那直接用就可以了。只不过我们在用北斗导航的时候需要下载软件。毕竟现在手机主流的导航还是GPS,如果不设置的话,系统默认使用的就是GPS,因此我们需要使用北斗的辅助软件来完成北斗的使用。

打开应用商店,搜索AndroiTS GPS Test Pro进行下载。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前段时间比较火爆的北斗导航软件千万不要下载,不能用,而且还有很多附加内容。

打开之后会发现它的页面除了底部的 *** 作键,中间就是一个圆形,跟指南针一样。而圆形上面有很多卫星分布,红色的代表的就是我们国家的北斗卫星,其他的作用不太明显,而且个人感觉用起来也不太好用。

不过不好用我感觉也是正常,毕竟现在北斗最主要的使用阵地还是在军事方面,目前还没有投入民用。在生活中我们最常使用的估计还是GPS为主,当然我们在使用GPS的时候也是借助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地图软件来实现的。而我们下载的北斗仅仅就是北斗卫星软件,所以看起来十分别扭,这也能说明在民用方面,北斗还有一些不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3545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