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云:
在充分考虑企业IT现状、企业发展现状,企业IT系统的确需要更新换代,传统IT支持成本支出太高,基础设施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情况下,则需要考虑采用云的方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
用什么云: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能力来评估是建设自己的私有云还是租用公有云来承载自己的应用。一些大型企业从数据、应用的安全性角度考虑可以利用自有的机房、人才优势和IT设备建设一个企业的私有云,而一般IT运营能力缺乏的企业,建议采用租用公有云的形式。
怎么上云:
首页企业要做好上云规划,根据业务现状,确定是整体上云还是部分上云,是一次性上云还是逐步上云,并且需要规划好上云的步骤,确定哪些系统先上云,哪些可以后迁移,迁移后的系统如何跟周边的系统协同等问题,都需要仔细考虑清楚。
同时,原来的应用可能还需要结合云上提供的虚拟机、网络和存储的特点进行必要的改造。
前几天上班时有听到将某些核心业务上云的谈论,说是以后计算业务直接放在云服务器,各个中断直接连接云服务器来获得数据。最后谈论在北京、上海自建两个云数据中心来给全国提供服务,估计是聊high了,吹水成分多点。事后,笔者认真想了想关于上云,觉得可能没有那么简单。业务上云首先要考虑业务的特性,笔者归纳了几条。
1、业务实时性要求高,各个终端不允许脱离服务器,不然会造成很大的财产损失;
2、业务不允许down机,需要724在线提供服务;
3、数据安全性要求高,核心数据涉及商业机密;
4、云服务器的数据需要各个地区来提供,且各个地区的业务相关性不大,业务区域特性强。
那么根据业务特性,业务上云会遇到哪些挑战呢?云服务器会遇到什么故障导致业务中断呢?业务上云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云上服务中断后,怎么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想了几个点,考虑也不周全。
1、网络安全问题
DDOS攻击等会阻碍业务实时性,各个终端会失去云服务器的数据交互。现在云厂商都有DDOS攻击的引流技术,机器学习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自建数据中心的话必须考虑这个因素。
2、724在线
负载均衡等技术已经十分发达了,从vip到硬件均衡器,都可以完成724在线服务。
3、业务区域性问题
业务区域特性强,那么业务就可用独立,各个区域使用一套云服务。
4、数据安全性要求高
数据保证安全性,云服务器的数据需要下面来提供,如果成本允许的花,那么可用考虑专线来连接云服务。
5、本地服务作为云服务的备份
在遇到云服务无法提供计算功能时,建立本地的服务器作为备份,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而平时,本地的服务器跟踪云服务来保持同步。
综上,业务可以区域上云,各个终端使用专线连接带有负载均衡的云服务,本地自建服务提供备份。
云服务器(Elastic Compute Service, ECS)是一种简单高效、安全可靠、处理能力可d性伸缩的计算服务。其管理方式比物理服务器更简单高效。用户无需提前购买硬件,即可迅速创建或释放任意多台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帮助您快速构建更稳定、安全的应用,降低开发运维的难度和整体IT成本,使您能够更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创新。
云计算要求
在了解了云计算之后,我们再说回云计算服务器,对于云计算服务器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与传统服务器相比,传统服务器中,包含处理器摸块、存储模块、网络模块、电源、风扇等设备。
云服务器关注的是高性能吞吐量计算能力,关注的是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量总和。因此,云服务器在架构上和传统的服务器有着很大的区别。
架构上,云服务器体系架构包含云处理器模块、网络处理模块、存储处理模块与系统件理模块等。这种架构的优势使得云服务器可以大大提高了利用率,采用多个云处理器完成系统设计,引入低功耗管理理念完成对系统的集中冗余管理,同时在系统中省去了很多重复的硬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