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通过智能终端获得云计算服务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这种通过移动设备和网络获得后台IT资源或服务的模式,就是移动云计算。这是一种“计算+服务”的模式,也就是我们通常提到的“云+端”的模式。借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充分发挥了后台计算的价值。而这也成为越来越多厂商关注的焦点。
11月1日,2011联想商用技术发展论坛在深圳召开。在这个主题为“赢在移动云计算时代”的论坛上,联想介绍了其面向移动互联商用市场的移动云计算策略,宣布了其在终端、应用平台、后台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全面布局,展示了多种为商用客户提供的移动互联行业解决方案。同时,联想携手产业链各合作伙伴,构建和谐共生的移动云计算产业生态系统的设想已经初见成效。
云计算改变工作和生活
说起生活中的云计算,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智能手机,以及很多通过智能手机实现的应用,如手机上网、位置服务、信息推送等,它们都与云计算和移动互联息息相关。
“两个星期前,我的女儿跟同学们出去郊游。她有一个新的照相机,并且用它拍了很多照片。女儿跟我说,她要把这些照片和全班50个同学分享,但用光盘刻录或者闪存盘拷贝的方法都有点麻烦。她问我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我想到了联想的云存储服务。我很容易就教会了她如何上传照片,然后把链接发给同学。这样,她的同学就可以自己随时去下载这些照片了。”
这是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陈旭东亲身经历的事情。他表示,云计算不仅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也使很多企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近几年,我们看到一些国际领先的企业,开始逐步尝试采用云计算来处理业务,甚至有些是核心业务。比如,《纽约时报》利用云计算,不到24小时就把1100万份文件转成PDF文档,只花费了240美元。如果用一台电脑完成这样的工作,即便使用最先进的技术也需要花费10年时间。”
利用云计算,不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还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支出。英国石油公司采用云计算来分析其油气田的勘探数据,以替代由成千上万颗CPU组成的大型计算机,不仅速度更快,还节省了一半成本。现在,很多企业都采用即用即租的方式来取代以往通过采购后台设备自己搭建计算中心的模式。
给商业客户带来价值
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都是极富发展潜力和商业价值的技术。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联想早在五年前就开始在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领域的布局。这也是为什么联想能够在移动互联网浪潮来临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推出了乐Phone智能手机、乐Pad平板电脑等丰富的移动互联终端产品。
而在商用计算领域,联想致力于打造性能强大、稳定可靠的移动云计算基础架构,以及创新、丰富的移动互联网终端产品组合,从而为客户提供贴合业务需求的移动互联网行业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构建端到端的移动云计算应用模式,提升业务的灵活性和总体拥有价值。
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来解决业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问题,同时提升IT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我觉得移动云计算可以为大家提供一种解决方案。”陈旭东介绍说,通过走访众多的企业用户,联想根据他们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将行业客户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企业内部用户(B2E),他们需要通过微软或者IBM等厂商的软件产品随时随地收发邮件,需要通过移动终端随时访问OA、CRM、ERP等业务管理系统,或者进入移动警务、工商、税务等专有系统;第二类是企业外部的集采用户(B2C),这些金融、保险、证券等企业的外部用户,需要通过这些机构定制的移动终端,访问手机银行、移动保险、移动证券等系统,以及使用二代身份z识别等应用。“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满足这两类用户的移动互联应用需求。”
四招破解行业应用困局
阳光保险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刘凯认为,信息系统是一把双刃剑,移动互联在为业务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风险。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终端种类多、平台复杂,所以他们很担心IT部门无法控制部署策略和安全,无法控制数据交换,也无法控制未经授权的应用等。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大客户业务部总经理童夫尧表示,经过大规模调研,联想发现商用客户的顾虑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能不能检测到哪些移动终端已经接入了企业的网络;第二。能否远程配置并管理这些终端;第三,能否制定并远程强制执行既定的安全策略;第四,这些终端能否安全地访问企业的OA和邮箱系统;第五,能否把个人数据与企业数据分离开;第六,如何让现有的后台应用实现移动化。
针对行业客户的顾虑,联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移动云计算的行业应用解决之道。
第一,在终端方面,联想为行业客户提供了丰富的、可深入定制的移动互联终端。基于对中国商用客户的深刻理解和多年的研发积累,联想已经能为客户提供近十款移动互联网终端产品,比如乐phone、乐pad等。在联想的移动互联终端产品上,企业用户可以轻松实现SD卡数据加密,对一些接口和功能进行屏蔽。此外,联想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十余种移动互联外设选件,包括基于蓝牙的二代身份z阅读器、蓝牙扫描仪等。联想对这些选件产品都进行了严格的连接性和兼容性测试,保证它能够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实现无缝适配,增加了这些移动互联终端产品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在平台方面,联想构建了以安全、可管理、易部署为核心的移动互联行业应用基础平台,包括移动互联行业应用开发平台、企业级配置分发管理平台、企业级移动互联设备管理平台、企业级消息推送服务平台等四大平台,以及联想行业通用解决方案计划、专业外围设备解决方案计划、企业级专属应用计划等三大计划。
第三,在基础架构方面,联想为客户提供了包括桌面及云计算产品、后台企业级数据中心、大规模公共计算在内的全面服务,这些都将成为构筑移动全价值链信息系统的基石。
第四,通过联盟的方式来提供移动互联网行业解决方案。联想已经与SAP、用友、IBM、高通、英特尔、微软、思科、VMware、Sybase、赛门铁克、蓝代斯克等合作伙伴密切携手在移动互联网应用、虚拟化应用信息安全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以产业联盟的方式,为行业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论坛上了,联想展示了多个面向保险、教育、烟草、城市管理、物流、快消品等行业的数十个移动互联解决方案。联想为阳光保险打造的移动保险展业解决方案,让寿险的销售人员将企业的核心业务系统带到了客户家中,将原来需要两三天才能完成的销售工作缩短到15分钟内,大幅提高了保险展业的效率,同时提升了签单率和客户满意度;联想为太平洋人寿保险提供了集Pad展业与移动身份z识别为一体的在线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了运营模式的战略转型;联想为还为《华西都市报》提供了开机画面定制、阅读终端内置、首页设置定制化等移动定制方案;联想还为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定制了电子互动教室的方案,为温州市乐清工商局定制了移动工商执法方案……
童夫尧表示,很多企业都看到了移动互联领域行业应用的商机,但目前的情况是“说的人很多,做的人不多,做成成功案例的更少” 。据悉,阳光人寿项目历时4个多月,国航机上娱乐项目花费了半年时间。“别看很多企业说起来用户可以有几万人,但真正落实到项目实施的时候,企业都是非常谨慎的,有时候第一次下单才要50台终端,试用一段时间感觉不错后,才开始追加订单,逐渐增加到1000多台。”显然,只有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才能在移动互联行业应用市场获得最后的胜利。
陈旭东表示:“我们将不断推出基于移动云计算技术的丰富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力争在移动互联市场取得与PC领域一样的成功。”
精彩观点
移动云计算是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技术的结合,是IT产业新的业务发展增长点,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智能终端作为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突破口,它的快速增长将为整个产业链注入强大的活力。我们将力争在移动互联市场取得与PC领域一样的成功。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陈旭东
联想现在经常跟大家讲云计算的理念,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用,怎么能去说服客户。作为联想内部IT系统的支持团队,我们一直在应用和推广云计算。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一方面支持自身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支持外部业务的拓展。所以,我们自己应该要先走一步,做出一个样板来给大家。
联想集团副总裁、全球应用开发部总经理刘晓煜
业内谈到移动互联的应用,说的人很多,做的人不多,做成成功案例的更少。联想花了一年时间做成了几十个样板标杆项目,重要的并不是产生多少业务的增量,最重要的是我们打通了移动互联行业应用所必须的端到端产业链,建立了端到端的模型。我觉得这为未来业务的长久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大客户事业部总经理童夫尧
从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上来看,我们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基于云计算的企业应用解决方案;第二是即时通信技术和传统的手机通信、短信在移动终端上的融合;第三是新的人机交互技术,比如基于语音、语音云服务的输入输出技术,大平面显示屏技术,还有新的手势识别技术等。
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韦卫
软件商要进行自身定位的调整。去年用友提出S+S战略,就是软件+云服务的战略,意味着用友不仅是软件提供商,更要成为“云+服务”的提供商。另外,软件厂商之间应该更紧密的合作,很多业务上更紧密的整合。就像我们最近与联想共同合作的mERP,联想帮我们进行了软硬件接口的调优,为我们的预研过程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包括如何推广这个产品。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合作,让更多客户尽快熟悉和使用我们的产品。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研发中心总经理朱宏
保险展业的移动互联行业应用需求有两个方面,一是业务方面,二是应用方面。应用方面比较简单,主要是和现在已经存在的数据架构如何整合,以及如何保障安全。从业务角度来说,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提高在新模式上的效率,二是如何减少差错率。
阳光保险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刘凯
如何把移动解决方案和传统IT应用整合在一起?这是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SAP希望帮助企业搭建一个非常好的移动环境,让企业的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移动互联设备获得需要的信息。
SAP中国首席技术官、博士张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