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硬盘是什么接口类型

服务器硬盘是什么接口类型,第1张

硬盘接口是指硬盘服务器间的连接部件,作用是在硬盘缓存和服务器内存之间传输数据。不同的硬盘接口决定着硬盘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速度,在整个系统中,硬盘接口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系统性能好坏。
目前,服务器市场上主要包括SCSI、SAS、光纤和SATA4种硬盘接口类型。
SCSI接口
SCSI英文全称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大、CPU占用率低,以及热插拔等优点。用于连接SCSI接口硬盘的SCSI控制器上有一个相当于CPU功能的控制芯片,能够替代CPU处理大部分工作。
SCSI可以良好支持RAID,适合大数据存储的企业,对数据安全性也有保障,但其价格相对较高,主要用于中高端服务器。
SAS接口
SAS全称Serial Attached SCSI,即串行连接SCSI,是SCSI技术升级版,采用串行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SAS是并行SCSI接口之后开发出的全新接口,其特点是可以同时连接更多的磁盘设备、更节省服务器内部空间。
更小的空间占用使得SAS接口广泛部署在刀片服务器中,在2U高度内使用 8个 25英寸的SAS硬盘位已经成为大多数OEM服务器厂商的选择。
光纤通道
光纤通道最初并不是为硬盘设计的,而是针对网络系统。随着存储系统对速度的需求,才逐渐应用到硬盘系统中。光纤通道的出现提高了多硬盘系统的通信速度。其主要特性有:热插拔性、高速带宽、远程连接、连接设备数量大等。
对于大型的ERP系统,或需更大传输量、更高速度的应用环境而言,此类接口的服务器硬盘是最好的选择。
SATA接口技术相当成熟而且构造成本不高,因此相对于其他接口类型的产品来说,其市场价位是比较平民化。
对中小企业来说,如果想选购一款性能稳定,同时采用SATA接口的服务器,那么戴尔
PowerEdge T330是款不错的选择。
戴尔 PowerEdge T330服务器采用塔式设计,Intel 至强E3-1200 v6处理器,四核四线程,14nm制程工艺,标配8GB DDR4内存,最大支持64GB内存扩展。标配2TB硬盘容量,采用SATA接口,最大支持8块35英寸硬盘扩展,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扩展。Dell OpenManage系统管理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快速部署和启动服务器,高效办公。

所谓双机热备,就是将中心服务器安装成互为备份的两台服务器,并且在同一时间内只有一台服务器运行。当其中运行着的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无法启动时,另一台备份服务器会迅速的自动启动并运行。我们来看看在WIN2000服务器版下的实现过程。

一、 硬件准备及基本安装综述

网络服务器 两台

网络服务网卡 四块

服务器硬盘 两块

SCSI磁盘阵列 一个

SCSI硬盘 三块

首先是将两台服务器都配置成双网卡,并分别安装Win2000 Advance Server(高级服务器版)。之后配置网络环境使之畅通:将两台服务器加入到域当中,成为域成员,并在每台服务器上设置管理员权限。

另外就是注意所有磁盘必须设置成基本盘并做成采用NTFS格式分区,磁盘阵列分区一定要大于2个。最后将三块SCSI硬盘做成磁盘阵列,笔者建议为RAID5(在配置阵列时,一定注意单独分一个至少1G的分区出来,用于存放配置数据库的检测点以及日志文件)。

二、 具体安装要点。

配置服务器网络环境要点

1、 在前一步中,我们将两台服务器都安装了双网卡,一个用于连接公网(internet),一个连接内部局域网。

将连接内部局域网的网卡建立点对点的通信和群集状态信号,然后每个终端的公网适配器连接该群集到公网上,并在此驻留客户。

2、 待win2000高级服务器版安装好后,开始配置每台服务器的网络参数。在网络连接将连接公网的改为“外网”,连接局域网的改为“内网”,然后将两台服务器的各自网卡分别指定IP地址为:

服务器A:外网IP为:1921680160,内网IP为:101010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网关为:19216801(此处网关为你主域控制器的IP地址)

服务器B:外网IP为:1921680161,内网IP为:101010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网关为:19216801

安装服务软件要点

配置服务器A

1、 所有的设备都先关闭后再开启磁盘阵列。

2、 启动服务器A,用事先设置的管理员帐号登陆到域;然后在添加/删除程序选项里添加“集群服务”组件,并注意在安装过程中将此组件设置为集群的首节点,接着创建集群名称(任取即可,比如

myserver)。

3、 由于我们只有一个共享的磁盘阵列,所以应该将此阵列中的分区都配置成群集磁盘。

4、 开始配置群集网络。外网

硬盘有以下几种接口:

1、SATA接口:

这是目前主流的接口类型,机械硬盘基本就是这个接口。固态硬盘也一样,采用25英寸设计,很方便习惯用笔记本的人进行升级。

2、mSATA接口:

这个接口其实就是迷你版SATA接口,这种接口的固态硬盘非常小,厚度不到5mm,因此占用空间很低,非常适合轻薄本。mSATA接口固态硬盘虽然小,但是速度上并不差,和SATA接口的SSD读写速度是基本一致的,当然这是理论上。

3、NGFF接口:

这是Intel为超极本特别做出的一款接口,如果闪存芯片只放在PCB板一面的话,不到3mm厚度,两面也不到4mm厚度,要比m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更加小巧。超极本常用这种类型。

速度上,采用PCI-E X2的NGFF接口的SSD读取最高可达700MB/s,写入可达550MB/s,相比m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来说更快。

NGFF接口的固态硬盘与m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相比,厚度与宽度都差不多,但是长度差距很多,厂商一般通过增加长度的方式来加大容量。

4、PCLE接口

苹果笔记本所采用的PCLE,这是与PCI-E总线相联,同时采用mSATA接口的SSD,读写能达到800MB/s左右。

5、ATA 全称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是用传统的40-pin 并口数据线连接主板与硬盘的,外部接口速度最大为133MB/s,因为并口线的抗干扰性太差,且排线占空间,不利计算机散热,将逐渐被SATA 所取代。

6、SCSI

SCSI的英文全称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是同IDE(ATA)完全不同的接口,IDE接口是普通PC的标准接口,而SCSI并不是专门为硬盘设计的接口,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小型机上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

SCSI接口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大、CPU占用率低,以及热插拔等优点,但较高的价格使得它很难如IDE硬盘般普及,因此SCSI硬盘主要应用于中、高端服务器和高档工作站中。

7、光纤通道

光纤通道的英文拼写是Fibre Channel,和SCSI接口一样光纤通道最初也不是为硬盘设计开发的接口技术,是专门为网络系统设计的,但随着存储系统对速度的需求,才逐渐应用到硬盘系统中。

光纤通道硬盘是为提高多硬盘存储系统的速度和灵活性才开发的,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多硬盘系统的通信速度。光纤通道的主要特性有:热插拔性、高速带宽、远程连接、连接设备数量大等。

8、SAS

SAS(Serial Attached SCSI)即串行连接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和现在流行的Serial ATA(SATA)硬盘相同,都是采用串行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并通过缩短连结线改善内部空间等。

SAS是并行SCSI接口之后开发出的全新接口。此接口的设计是为了改善存储系统的效能、可用性和扩充性,并且提供与SATA硬盘的兼容性。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硬盘

1SATA接口。SATA接口是现在使用人数最多的接口,SATA接口具有很强的纠错能力,接口简单,所以使用人数偏多

2IDE接口,其实IDE是代表一个硬盘的类型,这种接口硬盘在时代的变迁中已经被淘汰了

3SCSI接口,SCSI接口硬盘不是给普通PC电脑使用的,广泛使用在小型机器上的高速数据的传输

4光纤通道硬盘接口,专门为网络而设计的,随着 *** 作系统对硬盘速度需求,才开始逐渐应用到硬盘中去

5SAS接口,这种接口主要是为了改善存储的 *** 作系统效能,提供可用性和扩展性,与串行ATA硬盘的兼容性

6M2接口,是为超极本量身定做的新一代接口标准,传输速度巨快的硬盘接口,逐渐成为主流。

以上就是硬盘接口的类型啦

如果用传统VDI架构的云桌面,后端服务器的配置至少要23GHZ 2C4T40=80C160T,内存的话4G40=160G,需要160G内存。这样的配置对于服务器的投入成本也是比较大的。特别是VDI作为传统的云桌面架构对于后端服务器硬件性能的高要求,以及对于网络带宽环境的高度依赖,给客户带来了较高的IT成本支出,同时用户体验也较差。考虑到你这边现有这40台瘦客户机终端的性能配置还是挺高的,为什么不采用前端计算模式的云桌面架构把这40台瘦客户机的性能利用起来呢,这样还能省去后端服务器的投入成本。目前有一种叫VOI的云桌面技术架构模式,VOI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VDI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例如以目前高校校园中的电子教室为例, 要承载一间一百台终端教室的服务器至少需要近十万元,而同样的场景下采用VOI方案则服务器的成本却不及它的五分之一。 在电子教室以及一些从事图形图像处理、工程图纸设计及渲染的机构中,VDI更加暴露出在视频重定向方面的不足,在播放高清视频、图形处理过程中出现花屏、白屏假死等情况,相反VOI在这个方面表现得更加理想与本机运行毫无差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4704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