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帝国主义趋向于第二种解释,帝国主义就是霸权主义,就是要干涉别的国家,收小弟和欺负人的国家。
资本主义笼统的分为两个阶段,既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分为萌芽阶段,早期殖民扩张阶段,这两个阶段又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然后是工业化阶段,垄断资本主义分为商业垄断时期,和金融垄断时期帝国霸权可以说是一款非常有趣的游戏,在游戏中玩家可以尝试推进自己的帝国,创建一个拥有强大军队的威严帝国,攻击敌人的城市,抢掠财富,收编贩卖俘虏,以达到攻坚克难的目的,这款游戏拥有真实精致的细节,给玩家带来真实的军事挑战。游戏的战争系统也非常丰富,玩家可以通过不断探索、研发、训练军队来建立自己的帝国,从而获得胜利。在《帝国霸权》游戏中,进入塔防模式的方法如下:
1 在主界面点击“选择关卡”,进入关卡选择界面。
2 在关卡选择界面,选择您想要进行塔防的关卡,然后点击“开始游戏”。
3 进入游戏后,点击屏幕底部的“塔防模式”按钮,即可进入塔防模式。
4 在塔防模式中,您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建造和升级防御塔,以抵御不断涌来的敌人。在成功防御所有波次的敌人之后,您将获得奖励并解锁下一个塔防关卡。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关卡都有塔防模式,只有特定的关卡支持塔防模式。霸权主义是指大国、强国凭借军事和经济实力,强行干涉、控制小国、弱国的内政外交,在世界或地区称霸的政策和行为(比如:美国)。
军国主义,即指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张,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将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经济、文教等各个方面均服务于扩军备战及对外战争的思想和政治制度。军国主义充满残酷性和反动性,曾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帝国主义,亦称“垄断资本主义”或“现代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最后阶段,依靠资本输出,让其他国家劳动,得到利润的国家。一、帝国是国家政体的历史演进形态
从政治学的角度讲,人类的政治组织形式演化的时间线性理解是:部落→城邦→帝国→民族国家。这四种组织形态在地理幅员、人口规模、军事作战能力、经济体量等指标方面,基本上是由小到大,部落最弱小,城邦次之,帝国和民族国家各有优劣。但在希波战争时期,雅典与斯巴达作为城邦与波斯帝国进行地缘政治对抗,出现了城邦与帝国共存的局面。在20世纪中叶以前的时代里,帝国掌控了大部分历史时期的主旋律。
从地缘政治分析出发,帝国可以分为草原帝国(游牧文明主导)、农业帝国(农耕文明主导)、海洋帝国(商业文明主导)。还可以根据权力的地缘属性,分为陆权帝国(例如哥伦布时代以前的波斯帝国、蒙古帝国等,并非没有海权,而是海权的影响力相对有限,1500年以前可以说是草原帝国吊打欧亚大陆的时代)、海权帝国(大航海时代以来的欧洲诸帝国)、空权帝国(冷战以来的美国,在陆权和海权基础上的制空、制天和网络空间等),反映出人类活动的地理空间的范围与维度不断升级:陆地→海洋→天空→太空→网络等。
霸权的适用范围更广,霸权更聚焦的还是权力投射。在西方文化中,霸权、霸权主义、霸主主要是中性概念。没有作为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历史演进指标。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二、帝国与霸权的关键区别:等级制程度
广义的帝国概念是指:只要是统治或支配的地域广阔,在国际上或某一地区强盛一时的国家,就可以成为帝国。帝国的核心是使其他民族国家丧失主权,建立了一个民族对其他民族的统治。至于是否是君主制,并不重要。肯尼斯·华尔兹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建立了一个帝国以控制外部地区的经济活动,那就是帝国主义;如果在不建立一个帝国的情况下,一国的经济能够在国外运作,那也是帝国主义。对一个国家来说,无论是否建立帝国,只要它将自己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延伸到国境之外,就是帝国主义。
苏珊·斯特兰奇认为美国推行的就是非领土帝国主义。摩根索在《国家间政治》里对帝国主义政策分类为:经济帝国主义、军事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在对外政策维度理解帝国主义。有帝国的帝国主义:对其他国家(特别是民族国家)的领土进行征服,将自己的政治统治置于它们之上,使它们丧失主权,并对其进行经济剥削。没有帝国的帝国主义:指表面上没有对其他国家进行领土征服和建立政治统治,但是实际上使其成为自己的经济和政治附庸。
综上所述,广义的帝国主义相对忽略了领土兼并的区分指标,更强调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在本国以外地区的战略投射与渗透影响。但如果想真正区别帝国与霸权,那么就需要狭义的帝国概念:在一个君主统治之下具有辽阔的领土或者众多民族的主要政治单位。只有更狭义的理解帝国主义对外政策,才能区别它与霸权主义的差异。因此,读者在文献中看到“帝国”时,最好理解为对他国的领土兼并以及因之产生的对他国的正式的主权破坏为特征的。帝国主义可以被界定为一种无限制的地理扩张政策。狭义的帝国概念涉及对一定范围内其他主权国家的完全兼并,使一定区域内的无政府状态彻底被转变为等级制;而一定范围内的霸权至少形式上尊重其他国家主权,具有等级制特征,但是无政府状态依然压倒等级制。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三、如何理解霸权稳定论?
对霸权稳定论的理解,就充分说明对帝国与霸权的区分有多么重要。在霸权之下,一个支配性的国家创造出一种促进自由贸易的国际秩序,但是它本身不谋求控制经济交往。而帝国则控制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地区的经济交往,尽管历史上不乏政治控制松散的帝国,或者说帝国通常被视为带有多民族、多文化、各个地方采取适当自治的原则,但帝国的等级制特征始终是首要的。
约瑟夫·奈认为,美国与19世纪和20世纪的欧洲海外帝国的正式的政治控制和殖民征服是有区别的,美国与其他国家的不平等和剥削缺乏正式的吞并主权的政治控制。我们可以说美国在1898年美西战争以后对菲律宾的兼并是一种帝国主义政策,但是二战以来美国缺乏正式领土兼并的案例,因此将美国形容为霸权而不是帝国更加贴切。但广义的帝国概念理解和对美国的修饰在一些文献中更能突出一些个性化观点也是可以适当d性理解。或者从占比多少而非两个概念非此即比的角度理解,美国的扩张行为一部分更具帝国特征,一部分则是霸权呈现。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四、帝国与霸权可以被一国对外政策同时使用
一国可以同时采取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对外政策,例如美西战争后,美国对菲律宾的殖民统治就是帝国主义,对古巴的非兼并式控制就是霸权主义。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都是试图实现一种单极的权力分布,但霸权主义对外政策追求一种表面上仍然维持他国主权的支配地位。霸权主义与帝国主义并非互相排斥,一个大国可能对核心地区寻求帝国主义政策,而对边缘地带可能寻求霸权主义政策。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五、帝国与霸权的条件和障碍
无论是霸权还是帝国,都需要两个条件:能力和意愿。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的重要根源是:英国走向霸权衰落、有强烈意愿但缺乏维持体系的能力,而美国则有能力但缺乏意愿。建立正式帝国的成本是高于霸权的,尤其是参照伊肯伯里在《自由主义利维坦》一书中提到美利坚霸权。
历史上帝国的衰落通常源于对边缘地区缺乏有效控制。在冷兵器时代,文明与技术相对落后的游牧民族往往在欧亚大陆的地缘对抗中占有压倒性优势。尤其是在生产还很落后、交通补给不足的早期,草原帝国的南下扩张通常是在水草丰富、马匹强壮的秋天;农耕帝国的优势期则是春夏。不同地缘属性的帝国深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
霸权与帝国都涉及权力的地理投射,这就涉及到地理的磨损效应,国家陷入与其他国家的争霸或者在海外殖民扩张,都可能导致战略透支。从根本上讲,并非建立帝国或霸权就一定意味着战略透支或过度扩张。以大英帝国为例,它在追求、建立和巩固扩展海洋霸权的历史时段从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一直持续到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我们很难用英国在18世纪卷入的战争来解释二战期间英美权力转移和英国霸权的衰落,正如米尔斯海默在《大国政治的悲剧》里所揭示的逻辑:在二战以前,战争的成本和风险通常被修正主义国家认为是可以接受和收益颇丰的。但是,自从冷战以来,核武器等军事力量的杀伤力和全球化带来的相互依赖的高昂战争成本,都让二战前的帝国领土扩张与称霸行动的门槛不断升级,领土兼并带来的国际社会的负反馈会让任何一个还想进行多轮次博弈的国际行为体都望而生畏。
六、战争万能论VS战争无用论
帝国时代与列国争霸往往会得出两种相反的历史结论:战争万能论VS战争无用论。二战以前的时代,霍布斯文化的主流国际社会认知让战争成为国家追求战略利益的主要手段(甚至首选);但冷战期间高度对抗但没有美苏直接兵锋相见的案例却可能带来错误知觉:两极是稳定的、核武器时代不会再有大国战争,却没有考虑到像古巴导d危机这样差点陷入人类毁灭的核时代悲剧得以避免多少要归功于赫鲁晓夫与肯尼迪的个人决策作用的偶然性。在后冷战时代以来,对全球化和相互依赖的正面歌颂已经让至少一部分人陷入了战争无用论,这甚至会有忘战必危和自我催眠麻痹的效果。
只要战争行为符合克劳塞维茨界定的三要素:暴力、政治、偶然性,就不能回避领土兼并和大国战争的可能性,毕竟偶然性在历史上的战争根源中屡见不鲜。只要试想一下战争的原因有多少变量可以诠释,就不要简单认为只要其中几个变量是稳定的,国家就一定不会陷入霸权战争甚至重燃帝国扩张的可能性。毕竟历史的发展进程不会以理论依据为支撑,虽然理论学说也会塑造历史方向,但归根到底还是理论要顺应历史规律。对国家的过度“理性”迷思可能会导致决策的随意性,客观而言,让国家间关系保持战略稳定的从来都不只是受到结构性物质变量和互动性技术变量决定的,还要充分考虑到信息变量,在战略互动的过程中,威胁认知与安全困境程度都会随着主观认知的变化而发生调整。
正因为海上霸权比陆上霸权更容易获得且能维持单极状态(英国和美国都是单极海上霸权,参考近代欧洲大陆的哈布斯堡帝国、路易十四和拿破仑法国、威廉二世和希特勒德国的欧陆领土征服难度系数和失败悲剧),一旦出现权力的傲慢和对征服成本低廉的预期,也不排除美国这样的霸权国家像更具帝国特征的方向转变。毕竟近代进攻性武器的优势地位未必会在未来的技术革命中仍然保持,人类对军事技术的创造力也很难界定为未来一定还是担忧核武器的恐怖威慑效果,尤其是考虑到在局部地区的有限常规武器战争。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倒不如更为聚焦历史的战略启示与对国际关系的深度谨慎。 如今,大多数的人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到电脑,电脑俨然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服务器硬盘是我们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所有的资料和数据都会保存在硬盘中。在使用电脑和构建网站的时候,选择一款合适的服务器相当重要,当服务器搭建好了,就要对服务器的硬盘进行分区,这样才会避免浪费空间的情况。今天,就让学习啦小编教你如何进行服务区硬盘的分区吧!
服务器硬盘,顾名思义,就是服务器上使用的硬盘。如果说服务器是网络数据的核心,那么服务器硬盘就是这个核心的数据仓库,所有的软件和用户数据都存储在这里。用户用久了服务器硬盘就可能会出现空间不足的情况,那么应该如何分区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它的空间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假设系统的硬盘大小是10G。
/boot 20M
Swap 128M
/root 985G
建立一个20M的/boot分区是为了避免将系统内核文件放到1024磁道以外,如果将/boot做为root分区的一个子目录,内核文件就会安装在root分区的任何地方,因为硬盘的大小超过了8G,所以在启动时就有可能出现问题。建议将交换分区的大小设置为内存的两倍,在这里我们假设系统的内存为64M。最后我们将硬盘的剩余空间全部分给了root分区。
这里的服务器我们假设只提供几种通用的服务,如/>帝国与霸权既是国际关系的两种组织形态,也是国际关系演进的两种逻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两种形态与逻辑交互出现并呈现出帝国向霸权转换的趋势。帝国既是一种组织单位,又是一种国际体系;霸权则是一种动态平衡的国际体系。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反映了国际关系演进的复杂性、多样性。后冷战时代的学者又一次将帝国这一理念置于学术争论的平台之上,而多年来不同国家或国家集团对霸权的抵制和反抗,又使霸权成为一个具有浓烈政治色彩的概念。后冷战时代国际关系的演进风云变幻,学者们的推测和判定层出不穷,但都摆脱不了帝国与霸权这两个古老而又模糊的概念的“阴影”。厘清两个歧义纷呈、争讼颇多的概念,避免简单化的理解,特别是弄清楚两者的联系与差别及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知与把握国际关系史演进的阶段性与延续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国际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霸权与帝国:两种不同的组织形态与逻辑
冷战结束之后20年来,国际关系经历了深刻的变化,诸多论者都提出了不同的解读。笔者曾在冷战结束10年之际撰文总结和概括人们对后冷战时代的种种推测与判定[1],也曾把近年来流行于国际学术界与媒体的种种观点梳理为对当代世界的五种解读[2],结果发现,无论大家怎样推测和判定,无论从什么角度对当代世界的最新变化进行新的分析,都依然摆脱不了“帝国”与“霸权”这两个古老而又模糊的概念的“阴影”。厘清这两个歧义纷呈、争讼颇多的概念,避免简单化的理解,特别是弄清楚两者的联系与差别及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知与把握国际关系史演进的阶段性与延续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国际关系的现状与未来。有关帝国与霸权的争论颇多,见仁见智,笔者才疏学浅,文中诸多想法尚不成熟,仅此就教于读者。
霸权:诸种定义与争论
中国古代典籍有“天下”而无“帝国”的概念,但是关于“霸”的论述却十分丰富。中国的《辞源》对“霸”字追根溯源说:“古代诸侯之长:天子衰,诸侯兴,故曰霸”,“有天下者为王,诸侯之长为霸”。[3]1818-1819春秋时期诸侯争霸,辅佐齐桓公的管子不仅对霸权有着深刻的认识,还从霸权运作的体系环境进行了分析:“强国众,合强以攻弱,以图霸。强国少,合小以攻大,以图王”[4]120。研究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学者认为战国时期的荀子已经根据国家的性质将国家分为王权、霸权与强权三种类型,并认为“霸权是低于王权的一种国际权力,是在君主道义达不到王者水平时通过强大实力和战略诚信而努力获得的国际主导权”[5]14。
中国人对霸权的理解与西方不尽一致。中国的《辞海》认为“霸权”一词在西方最早出现在希腊历史上,指个别大的城邦(如斯巴达)对其他城邦的控制。后泛指大国、强国不尊重他国主权和独立,对他国强行干涉、控制和统治。[6]2002《辞海》前面的解释与西方学者的解释基本一致[7],而后面的解释就把中国在冷战期间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经验加入进来了。现代西方学术界则认为霸权(Hegemony)就是支配权,指阶级统治的非强制方面,即统治阶级利用社会化机构把其价值观和信仰加诸其余人的能力。[8]319看来,现代中国人对霸权的理解更倾向于霸权国对“硬实力”的应用,而西方的解释则偏重于“软实力”的内容。但是,无论是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还是在欧洲的希腊城邦时代,霸权的产生都是一种国际关系的组织形态,这一点中国的历史与欧洲的历史有其相似性的一面。
如果以上就是关于霸权的“古典”定义的话,梳理现代文献,至少会有四种不同的“霸权”理论浮现在我们面前,即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世界体系论者的霸权理论、现实主义的霸权理论和自由主义的霸权理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当西方学者就美国霸权的兴衰进行激烈讨论的时候,他们发现了意大利的葛兰西,葛兰西关于霸权的论述成为当时理论界研究、批判与争鸣的出发点。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更多地被理解为文化霸权理论。与西方传统意义上有关霸权的描述不同的是,葛兰西把霸权描述为一种阶级支配关系,一种为从属阶级或大众所接受的统治阶级所施行的支配关系,一种统治阶级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控制和领导。按照葛兰西的说法,统治阶级的建立相当于世界观的创立。[9]246葛兰西生前在狱中无法系统地阐述其霸权理论,其观点散见于《狱中札记》之中。在《狱中札记》和狱中所写的书信中,葛兰西明确把“统治”(压制)和“领导”区分开来,强调了文化霸权是通过大众同意进行统治的方式来实现的。葛兰西把维护“整个社会集团的意识形态统一”这个重要的功能归功于观念,不是说观念的力量足以消除阶级斗争,而是因为他认为它们能够将阶级斗争缓和到使资本主义社会足以延续下去的程度,特别是在具有较高民主程度的资本主义社会。他认为,在这些国家统治阶级已不再是通过暴力,而是通过道德和精神方面的领导地位,通过一整套法律制度或世界观的塑造来实现统治的。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曾经给学术界的文化研究特别是大众文化研究带来了崭新的局面,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对大众文化褒贬不一的极端看法,使人们得以重新认识和界定大众文化。与此同时,或许更为重要的是,葛兰西的霸权理论给冷战后国际关系的研究以更大的启发。葛兰西当时就指出:“‘领导权’的每一种关系必然地是一种教育,而且不仅发生在一个民族之内,发生在组成这个民族的各种不同力量之间,也发生在国际的和世界的范围内,发生在各种民族的以及各种大陆的文明复合体之间。”[9]262加拿大学者罗伯特·考克斯认为:“只有一个国内实现了或正在实现社会霸权的国家才能建立世界霸权秩序。一个正在形成中的社会霸权在巩固自己的力量的同时,其扩张性的能量也向外部世界发展。”[10]105
世界体系理论家认为霸权是一种等级性的积累结构,霸权贯穿于世界体系近5 000年的历史中。吉尔斯等认为:“霸权的目的在于使称霸中心(国家)及其统治(有产)阶级享有独占剩余价值积累的特权。”[11]134沃勒斯坦认为,霸权源于国际体系中的大国掌握了工农业、商业和金融三个方面的物质基础,从而“能将它的法则和意愿(至少通过有效的否决权)大部分施加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甚至于文化领域”,从而使从属国家不得不仰霸权国鼻息。[12]306-307世界体系理论对霸权的界定重新回复到剩余价值的积累与分配,通过私有产权、契约等手段,剩余价值以一种“合法”的形式完成了从边缘向中心的流动。
现实主义理论关于霸权的论述则集中在权力政治方面。罗伯特·吉尔平的霸权观可以归结为动态平衡论。他认为战争是实现体系变革的必经之途,由于经济、政治、科技的不断发展,体系内部一直进行着失衡与调整的过程,当权力失衡后,一些国家便试图改变体系安排以获得重大利益,既有的霸权体系便会受到冲击。经过一场霸权战争之后,重新安排符合新霸权国利益要求的国际体系。[13]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基欧汉与奈则认为,战争或总体均势的重大变化是霸权崩溃的根本原因。这种情势源于多方面的变化:其一,霸权国提供公共物品,而二流强国可以免费搭便车;其二,霸权国制定和执行规则的能力衰落,霸权平衡发生动摇之后,霸权体系便进入瓦解崩溃的快车道。[14]46-47
冷战后,国际关系学界对霸权的讨论大都源于关于美国霸权兴衰的争论,同时也开始与近年来新兴大国的崛起特别是与中国的崛起联系在一起。非常有趣的是,在学术界的话语中,霸权基本上是一个中性词。但在国际政治的现实中,霸权更多地是一个遭人反感的贬义词。没有一个国家愿意顶上霸权国的“桂冠”。在中国,人们基本上把霸权与霸权主义相提并论,认为霸权是“在国际关系上以实力 *** 纵或控制别国的行为”,“霸权主义是指大国、强国凭借军事和经济实力,强行干涉、控制小国、弱国的内政外交,在世界或地区称霸的政策和行为”[15]22,并把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容易把霸权的内涵简单化了。王缉思对“霸权主义”和“霸权地位”作了区分,强调前者是指“使用强权胁迫及其损害他国利益的手段追求霸权、维持霸权的指导思想、行为和政策”,后者是指“一种能力和客观局面”。[16]这样的划分加深了人们对霸权内涵的理解。实际上,整体看来中国人对于霸权的理解更接近于我们所能看到的美国施展“硬实力”的一面,而学术界的界定,特别是葛兰西的解释,则偏重于我们所讨论的“软实力”的内容。[17]
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揭露了霸权得以建立的国内基础,这就是从属阶级得以接受的支配关系,统治阶级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控制和领导。虽然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是他八十多年前在法西斯监狱中思想的结果,但却是对今天国际关系学界霸权理论的有力冲击和补充。世界体系论者是从世界体系中心一外围结构的角度来阐释霸权的兴衰的,强调霸权国对工农业、商业和金融的控制。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家更是把霸权置于权力政治的框架之中进行思考,当然权力政治并不仅仅是武力干涉,霸权国还承担着为世界秩序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考察国际关系史,霸权观念与行为由来已久,布热津斯基认为“霸权像人类一样古老”[18]3。那么霸权和帝国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帝国与霸权:异与同
帝国与霸权是国际关系史上存在的两种不同的国际秩序的形态与逻辑。近代以来,帝国更多地让位于霸权。帝国在中国人心目中也是一个贬义词,更不愿意承认古代中国也是一个庞大的帝国,因为大家经常把帝国和帝国主义等同起来,而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惨遭帝国主义国家侵略和凌辱的历史。时过境迁,到了我们客观冷静地面对帝国和霸权这两种历史现象和学术概念的时候了。不少学者已经对帝国与霸权做出了区分,现在笔者从形态、结构、延续机制等方面对此做一梳理。
第一,帝国是一种自足的世界,而霸权则是一种国际体系。帝国的自足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从客观而言,帝国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空间,止步于“蛮族”。帝国并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边界,如果没有“蛮族”的挑战,帝国会持续处于扩张状态。在古代世界,帝国往往与文明的发展同步,一个庞大的空间性帝国留下的是一个辉煌的文明,如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中华文明等。汤因比指出:“任何大一统国家都不会包容整个地球,都达不到名副其实的大一统。但是,就那些生活在其政权之下的人的主观感受而言,这些国家确实是大一统的,它们看上去并且让人觉得是整个世界。”[19]235帝国心态还包括一种文明与野蛮的区隔,帝国自认为是文明的中心,肩负教化野蛮人的责任。
与帝国的自足性相比,霸权产生和存续于一种体系之中。所谓的体系是指“以某种控制形式进行有规则的互动而联结在一起的多种多样的实体的集合体”[13]32。秦亚青认为构成霸权体系的是多种多样的实体,而霸权国则是其中的老大,从而塑造了一个“国际霸权系统”[20]83。英国学派的代表人物亚当·沃森则认为霸权体系并不一定只是由一个大国主导的,可能是由一个大国的小集团共同行使,换言之,霸权国的数目无伤大体,关键之处在于“霸权权威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持续性对话(continual dialogue),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双方互给方便”[21]15。巴里·布赞和理查德·利特尔在分析古代帝国的“国际”结构时借用了沃森的理论,指出一个单位所拥有的自治程度随着与帝国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增加。治权和宗主权下的单位在某些功能上与支配它们的帝国中心有区别。相比之下,霸权治下的单位由于它们宣称独立于帝国中心而在功能上没有什么差异[22]159。C/S架构就是客户/服务器模式,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请求,服务器端会向客户端返回消息。服务器端与客户端本质没有区别都是计算机。简单说,发送请求的一端就叫客户端,接受请求并相应请求的就叫服务器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