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怎么搭建ftp服务器

linux怎么搭建ftp服务器,第1张

FTP 是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的缩写。顾名思义,FTP用于计算机之间通过网络进行文件传输。你可以通过FTP在计算机账户间进行文件传输,也可以在账户和桌面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或者访问在线软件归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数的FTP站点的使用率非常高,可能需要多次重连才能连接上。
今天来说一下在RHEL5下使用VSftpd来搭建ftp服务器,在搭建之前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工作环境,我搭建ftp干什么,公司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然后再根据公司的需求来具体实施。下面是搭建的具体实验步骤:
一、首先确定系统中已经安装了VSftpd软件包,可以使用如下命令来查看并安装:
liwei@linux# rpm -qagrep vsftpd (如果有的话执行第二条就行了,若没安装,可以使用如下命令来安装)
liwei@linux# mount /dev/cdrom /media //挂载光盘到系统中
liwei@linux# rpm -vih /media/Server/vsftpd-版本号 //安装VSftpd
二、安装好VSftpd软件包后,然后就是给服务器配置一个静态IP地址,当然动态也可以,但一般服务器最好使用静态IP。配置IP地址的方法如下,我以配置19216801地址为例:
liwei@linux#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tps/ifcfg-eth0
在打开的配置文件中修改: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DEVICE=eth0
BOOTPROTO=static
HAWADDR=00:0C:29:A2:8B:B8
ONBOOT=yes
IPADDR=19216801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01
三、配置好IP地址后,然后就可以根据你自己的要求来修改vsftpd的配置文件来达到你的目标了,vsftpd的主配置文件为/etc/vsftpd/vsftpdconf。下面用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vsftpd的各个配置选项的作用。
1匿名用户配置:
在vsftpdconf配置文件中,默认是允许匿名用户登录FTP服务器的,但不允许上传文件、不允许在服务器上创建目录,我们可以修改以下一些配置项来达到自己的要求: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anonymous_enable=YES //接受匿名用户
no_anon_password=YES //匿名用户登录时不询问口令
anon_root=目录路径 //匿名用户登录后所在的位置,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修改
write_enable=YES //可以上传(全局控制)
file_open_mode=0666 //上传文件的权限,配合umask使用
anon_upload_enable=NO //匿名用户可以上传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匿名用户可以建立目录
anon_other_write_enable=YES //匿名用户可以重名名、删除等权限
anon_world_readable_only=YES //如果设为YES,匿名用户登入者会被允许下载可阅读的文档
chown_uploads=YES //所有匿名上传的文件的所属用户将会被更改为chown_username
chown_username=user //匿名上传文件所属用户名
除了以上这些匿名用户的选项外我们还可以添加一些设置FTP服务器的公共选项,通过这些选项可以为FTP服务器设置一些不同的欢迎信息。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ftpd_banner=Welcom to my FTP Server!!! //登录时显示的欢迎信息
dirmessage_enable=YES //允许为目录配置显示信息,显示每个目录下面message_file文件的内容
setproctitle_enable=YES //显示会话状态信息
下面来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匿名用户的应用:
为了公司的员工工作方便,公司决定搭建一台FTP服务器,要达到的功能如下:
1允许公司的任何员工把自己的一些文档传上FTP服务器上保存起来以便下次使用,
2允许员工自己创建目录
3员工登录成功后显示欢迎信息
如果要达到以上的要求只需要在vsftpdconf配置文件中修改以下选项就OK了,如果默认没有一些选项,可以自己手动添加: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anonymous_enable=YES
write_enable=YES
anon_upload_enable=YES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ftpd_banner=Welcom to my FTP Server!!!
注意:如果只设置了anon_upload_enable=YES,但选项write_enabl未设置(或者设置成了NO),则匿名用户仍然不能上传文件。还有别忘记了修改FTP所处的文件夹的权限。
修改完以上配置文件后,使用命令service vsftpd restart重启一下vsftpd服务然后测试就OK了,其实上面这个例子很不安全,我只是举个例子,如果实际中使用,可以使用下面讲到的另两种方法都可以。
2本地用户配置: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local_enable=YES //启用本地用户
local_umask=022 //本地用户上传的文件的权限,可以参考linux权限部分来了解
local_root=目录路径 //本地用户登录FTP服务器后所处的目录
chroot_local_user=YES //限制本地用户的根目录为自己的主目录
chroot_list_enable=YES //如果启动这项功能,则所有列在chroot_list_file之中的使用者都不能更改根目录
chroot_list_file=限制的用户所处的文件路径
在FTP服务器上通常会有很多的本地用户,那么有时候我们希望一些用户可以登录FTP服务器,而有的用户我们不希望他们登录,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解决呢?可以使用如下选项来实现些功能: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userlist_enable=YES //启用userlist功能模块
userlist_deny=YES //拒绝userlist文件中列出的用户登录FTP服务器
userlist_file=userlist文件的的路径
以上选项的意思就是我们假如不想让一部分人登录FTP服务器,那么我们可以写一个文件把这些用户加入到这个文件中去,然后把上面这个功能打开然后在userlist_file选项那指向这个文件的所在地,这样这个文件中的用户就不能登录FTP服务器了。相反假如我们userlist_deny设置成NO的话,意思就是userlist_file指向的那个文件里的用户可以登录FTP服务器,其它用户则不能登录FTP服务器。
本地用户的应用比较简单,只要系统中可以登录的用户要登录FTP服务器,直接输入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登录了,默认登录后是在自己的家目录里,也就是/home/用户文件夹里。权限的控制就是修改这个目录的权限来控制就OK了。如果想控制某些用户禁止登录,则可以按照上面的userlist功能来进行限制就行了。
除了以上匿名用户和本地用户外的一些参数外还有网络和连接参数及下面会提到的日志功能配置。
四、网络和连接参数配置,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网络和连接参数: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max_clients=1000 //可接受的最大连接数,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修改
max_per_ip=5 //每个IP地址的最大连接数,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修改
anon_max_rate=51200 //匿名用户的带宽(b/s)
local_max_rate=5120000 //本地用户的带宽(b/s)
idle_session_timeout=600 //空闲连接超时时间
data_connection_timeout=120 //数据传输超时时间
ACCEPT_TIMEOUT=60 //PAVS请求超时时间
connect_timeout=60 //PORT模式连接超时时间
connect_from_port_20=YES //使用标准的20端口来连接FTP
listen_address=地址或网段 //绑定到某个IP或网段,其他IP不能访问该FTP
listen_port=2121 //绑定到某个端口
ftp_data_port=2020 //数据传输端口
pasv_max_port=0 //PASV连接模式时可以使用port范围的上界,0表示任意。
pasv_min_port=0 //PASV连接模式时可以使用port范围的下界,0表示任意。
以上各个选项后都有说明,有需要的可以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添加,这里就不再详述了。其中PORT模式是FTP工作模式中的主动模式,PASV模式是FTP工作模式中的被动模式。
五、日志功能配置
vsftpd可启用日志功能,这样,文件的上传与下载信息将被完整地记录在xferlog_file选项所设置的日志文件中,设置日志功能的选项如下: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xferlog_enable=YES //开启日志功能
xferlog_file=文件路径 //日志文件的存放位置
xferlog_std_format=YES //使用标准格式记录日志
vsftpd的专用日志模式配置选项: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dual_log_enable=YES //采用vsftpd自己专用的日志记录方式
log_ftp_enable=YES //记录所有的FTP命令日志
vsftpd_log_file=文件路径 //指定vsftpd日志文件的位置
当以上两种日志功能都设置为NO时,还可以使用系统日志来记录FTP的日志,设置选项如下:
syslog_enable=YES //启用后,默认的日志写入到/var/log/messages里
虽然可以使用这种方式来记录FTP日志,但是推荐使用最上面的两种,因为这样查看日志时候比较清楚,容易分析日志。
六、其他常用选项设置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ascii_upload_enable=YES //用ASCII模式上传,
ascii_download_enable=YES //用ASCII模式下载
dirmessage_enable=YES //设置每个子目录的欢迎信息。
banner_file=文件路径 //设置欢迎信息的文件
ls_recurse_enable=YES //允许用户使用ls -R命令
pam_service_name=vsftpd //定义PAM使用的名称,默认为vsftpd
guest_enable=YES //将所有的非匿名用户都视为guest,即启用虚拟用户
guest_username=virtual //定义guest的使用者名称

 Linux怎么搭建Web服务器
1,基于apache的web服务器基础搭建:
(1)实验环境:一台ip为1921681010的rhel59主机作为web服务器,一台ip为1921681015的win7主机作为测试机
(2)查看服务主机软件是否安装
[root@ser1 ~]# rpm -q >详解Linux中搭建一个ftp服务器。
ftp工作是会启动两个通道:
控制通道 , 数据通道
在ftp协议中,控制连接均是由客户端发起的,而数据连接有两种模式:port模式(主动模式)和pasv(被动模式)
PORT模式:
在客户端需要接收数据时,ftp_client(大于1024的随机端口)-PORT命令->ftp_server(21) 发送PORT命令,这个PORT命令包含了客户端是用什么端口来接收数据(大于1024的随机端口),在传送数据时,ftp_server将通过自己的TCP 20 端口和PORT中包含的端口建立新的连接来传送数据。
PASV模式:
传送数据时,ftp_client--PASV命令-->ftp_server(21) 发送PASV命令时,ftp_server自动打开一个1024--5000之间的随机端口并且通知ftp_client在这个端口上传送数据,然后客户端向指定的端口发出请求连接,建立一条数据链路进行数据传输。
安装ftp
#rpm -qa vsftpd 查看是否已经安装
#yum install -y vsftpd
#rpm -ql vsftpd
/etc/logrotated/vsftpd vsftpd的日志文件
/etc/pamd/vsftpd PAM认证文件
/etc/rcd/initd/vsftpd 启动脚本
/etc/vsftpd vsftpd的配置文件存放的目录
/etc/vsftpd/ftpusers 禁止使用vsftpd的用户列表文件
/etc/vsftpd/user_list 禁止或允许使用vsftpd的用户列表文件
/etc/vsftpd/vsftpdconf 主配置文件
/etc/vsftpd/vsftpd_conf_migratesh vsftpd *** 作的一些变量和设置
/usr/sbin/vsftpd vsftpd的主程序
其他一些说明文档和手册文件略!
/var/ftp 用户主目录
/var/ftp/pub 用户的目录
#service vsftpd start
#chkconfig --level vsftpd
#chkconfig --level 2345 vsftpd on
2 用户的登录名:ftp(anonymous) 密码空 ,登录的目录为/var/ftp
用用户登录的时候默认是只有的权限,没有上传,创建和删除的权限:
#vim /etc/vsftpd/vsftpdconf
anon_upload_enable=YES 上传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创建
anon_other_write_enable=YES 删除
#service vsftpd restart
为了安全应该禁止用户的登录:
#vim /etc/vsftpd/vsftpdconf
anonymous_enable=NO
#anon_upload_enable=YES 上传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创建
#anon_other_write_enable=YES 删除
#service vsftpd restart
3 创建一个直接登录系统用户来登录ftp:
#useradd -s /sbin/nologin viong
#passwd viong

作者:SpookZanG
linux搭建NFS服务器
一、什么是NFS服务
NFS是Network
File
System的简写,即网络文件系统
网络文件系统是FreeBSD支持的文件系统中的一种,也被称为NFS
NFS允许一个系统在网络上与它人共享目录和文件。通过使用NFS,用户和程序可以象访问本地文件一样访问远端系统上的文件。
二、NFS的优势
1本地工作站使用更少的磁盘空间,因为通常的数据可以存放在一台机器上而且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到。
2用户不必在每个网络上机器里头都有一个home目录。Home目录
可以被放在NFS服务器上并且在网络上处处可用。
3诸如软驱,CDROM,和
Zip®
之类的存储设备可以在网络上面被别的机器使用。这可以减少整个网络上的可移动介质设备的数量。
NFS至少有两个主要部分:一台服务器和一台(或者更多)客户机。客户机远程访问存放在服务器上的数据。为了正常工作,一些进程需要被配置并运行。
三、NFS的搭建
1、服务器端
安装NFS的服务程序
yum
install
-y
nfs-utils
写配置文件
写入
/music
19216800/2552552550(rw,sync)
格式是:
要共享的目录
共享的IP及掩码或者域名(权限,同步更新)
启动服务
/etc/initd/portmap
restart
/etc/initd/nfs
restart
chkconfig
nfs
on
chkconfig
portmap
on
然后关闭防火墙以及更改Selinux关于NIS的选项
/etc/initd/iptables
stop
(防护墙服务关闭)
chkconfig
iptables
off
system-config-selinux
(设置selinux)
2、客户端
编辑fstab文件,实现开机自动挂载
mount
-t
nfs
IP:/目录
挂载到的目录
(此为临时挂载)
如:mount
-t
nfs
19216809:/doce
/doc
编辑FSTAB文件
vim
/etc/initd/fstab
IP:/目录
挂载到的目录
nfs
defaults
0
0
然后关闭防火墙以及更改Selinux关于NIS的选项
/etc/initd/iptables
stop
(防护墙服务关闭)
chkconfig
iptables
off
system-config-selinux
(设置selinux)
至此,搭建完毕。

Linux搭建服务器
1
基础环境配置 11配置centos7 12安装xshall 13安装xftp7
2
配置jdk 18 ==第一步 卸载系统自带的OpenJDK以及相关的java文件。

Linux搭建DNS服务器简要步骤:
1
简要步骤:
1在bind的主配置文件中添加该域
2在/var/named中创建该域的zone文件
3编辑zone文件,添加需要的信息
4检测防火墙或selinux设置
5启动bind服务,重启网络服务
6用户端测试域名解析
END
搭建DNS服务器详细步骤:
1
1、安装DNS服务器组件
安装bind
yum install -y bind bind-chroot bind-utils

2
2、编辑DNS主配置文件
vi /etc/namedconf修改主配置文件,如下图:
修改完毕,保存退出
3
3、接着修改namedrfc1912zones文件,vi /etc/namedrfc1912zones,如下图:
4
4、添加设置DNS正向解析

修改zone配置文件,正向解析:
cd /var/named/
cp namedlocalhost szlptcnzone
vi szlptcnzone(要和主配置文件[/etc/namedrfc1912zones]里面定义的zone文件名一致)
5
5、修改zone配置文件,反向解析:
cd /var/named/
cp namedlocalhost 32168192zone
vi 0168192zone(要和主配置[/etc/namedrfc1912zones]文件里面定义的zone文件名一致)
6
6、更改防火墙设置和selinux设置
Getenforce(查看selinux是否开启)
setenforce 0
vi /etc/sysconfig/iptables #配置防火墙端口
-A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53 -j ACCEPT
-A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udp -p udp --dport 53 -j ACCEPT
-A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953 -j ACCEPT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重启防火墙,使规则生效
7
7、启动DNS服(注意DNS服务名称在linux是叫做bind)
service named start
8

8、测试检测域信息是否正常(重要)
检查之前先看下 配置文件有没有读取权限 ll /var/named
(如果没有读取全线, chmod +r /var/named/ 即可)
9
9、检查bind文件配置过程中容易出错
以下命令用以检查bind配置文件及zone文件语法
named-checkconf /etc/namedconf
named-checkzone szlptcn /var/named/ szlptcnzone
10
10、启动重启DNS服务,查看服务状态
service named restart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用户端测试解析,通过nslookup进行测试。
END
注意事项
以上经验截图是以centos系统版本为例,其他linux版本配置文件可能有所不同。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本经验小编亲测截图,如果您觉得对您有帮助,就点击支持我吧。点击关注“咗嚛”,及时获取最新经验资讯!

vsftpd是一款在Linux发行版中最受推崇的FTP服务器程序。特点是小巧轻快,安全易用。并且是一个完全免费开放源码的ftp软件
方法/步骤
1、用在线安装
yum install vsftpd pam db4-y
使用命令将vsftp配置为系统服务
chkconfig --level 35 vsftpd on
2、配置vsftpd服务的宿主
useradd vsftpdadmin -s /sbin/nologin -M
这个vsftpdadmin只是用来替换root的,并不需要登录
3、建立ftp虚拟宿主帐户
useradd vsftpuser -s /sbin/nologin -M
这ftpuser只个虚拟帐户的宿主,本身是不用登录的
4、配置vsftpdconf 配置之前要先备份一下原来的
vi /etc/vsftpd/vsftpdconf
anonymous_enable=YES --> anonymous_enable=NO //不允许匿名用户访问,默认是允许。
chroot_list_enable=YES --> chroot_list_enable=YES //不允许FTP用户离开自己主目录
增加
#设定虚拟用户个人Vsftp的配置文件存放路径。也就是说,这个被指定的目录里,将存放每个Vsftp虚拟用户个性的配置文件,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这些配置文件名必须和虚拟用户名相同。
user_config_dir=/etc/vsftpd/vconf/userlocal
#这一步非常重要,要记住这一步。一会要根据这个配置新建文件夹
#修改端口号
ftp_data_port=4040
reverse_lookup_enable=NO
pasv_enable=yes
pasv_min_port=48790
pasv_max_port=48800
listen_port=48796 #端口可以根据你自己实际情况配置,也可以用默认端口。但是为了安全考虑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配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5423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