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中<form>的method=post和method=get有什么区别

html中<form>的method=post和method=get有什么区别,第1张

区别:

1、在对安全性有要求的情况下,应该使用post。

2、get只能向服务器发送ASCII字符,而post则可以发送整个ISO10646中的字符(如果同时指定enctype="multipart/form-data"的话)。

3、get和post对应的enctype属性有区别。enctype有两个值,默认值为application/x->

4、IE将请求的URL长度限制为2083个字符,从而限制了get提交的数据长度。测试表明如果URL超出这个限制,提交form时IE不会有任何响应。其它浏览器则没有URL的长度限制,因此其它浏览器能通过get提交的数据长度仅受限于服务器的设置。对于post,因为提交的数据不在url中,所以通常可以简单地认为数据长度限制仅受限于服务器的设置。

5、由于一个get得到的结果直接对应到一个URI,所以get的结果页面有可能被浏览器缓存。而post一般则不能。

两种提交的方法分别为get和post。

1、get:提交的数据量要小于1024字节,表单提交时表单域数值(表单请求的信息:账号、密码…)将在地址栏显示。

2、post:传递的数据量不受限制,表单提交时表单的域值(表单请求的信息:账号、密码…)不会在地址栏显示,安全性能较高,对信息进行了隐藏,一般在开发中采用post。

扩展资料

<form> 标签用于为用户输入创建 HTML 表单。

表单能够包含 input 元素,比如文本字段、复选框、单选框、提交按钮等等。

表单还可以包含 menus、textarea、fieldset、legend 和 label 元素。

表单用于向服务器传输数据。

注释:form 元素是块级元素,其前后会产生折行。

<form>标签在html5的新属性

1、accept,值:MIME_type,HTML 5 中不支持。  

2、accept-charset,值:charset_list,规定服务器可处理的表单数据字符集。  

3、action,值:URL,规定当提交表单时向何处发送表单数据。  

4、autocomplete,值on/off,规定是否启用表单的自动完成功能。 

5、enctype,规定在发送表单数据之前如何对其进行编码。  

6、method,值:get/post,规定用于发送 form-data 的 >

7、name,值:form_name,规定表单的名称。  

8、novalidate,值:novalidate,如果使用该属性,则提交表单时不进行验证。  

9、target,值:_blank/_self/_parent/_top/framename,规定在何处打开 action URL。 

enctype 属性可能的值:

1、application/x->

2、multipart/form-data

3、text/plain

<form> 标签支持 HTML 中的全局属性。

<form> 标签支持 HTML 中的事件属性。

主要介绍其中的五种实现方式:短轮询、Comet、Flash XMLSocket、Server-sent、WebSocket
1、短轮询
指在特定的的时间间隔(如每10秒),由浏览器对服务器发出>Ajax向服务器发送请求

Ajax对象创建完成后,下面就要讲解一下Ajax如何使用。首先详细讲解一下Ajax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所需的两个方法,具体如下:

(1)open()方法

open()方法用于创建一个新的>WEB控件可以响应服务器端事件,可以在后台代码中设置相关属性和方法等!
HTML不可以
WEB服务器控件需要通过服务器处理后译为HTML控件再发送给浏览器,所以比较耗费服务器资源,并由于有VIEWSTATE,所以在回送的时候会保持控件状态(也可以设置不保存)也因此增加了回送信息量。
HTML直接发送到浏览器,不另耗费服务器资源,但无状态保存!

获得HTML控件的值 需要使用REQUEST的FORM 方法,WEB控件就可以直接通过属性直接处理!
所以,一般来说,对于不需要保存控件状态,并无什么对值处理的地方就可以使用HTML
如果需要对控件进行动态的处理,或要保存其状态等 就可以WEB服务器控件!

WEB服务器控件用起来个人认为要方便些,但是就是另外多耗费服务器资源!

很多书上都说,考虑性能的话在能不用WEB服务器控件的地方就尽量不用。

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还是要看具体情况,在条件宽松的情况下就看个人习惯了

长轮询,WebSockets和服务器发送事件是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类的客户端之间的常用通信协议。 首先,让我们开始了解标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5833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