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协议之:Domain name service DNS详解

网络协议之:Domain name service DNS详解,第1张

现在是互联网的世界,大家从各种网站中获取各类资源和信息,通常我们只需要牢记一个网站地址即可,至于这个网站后台的服务器在什么地方,我们并不需要关心。当我们的请求指向这个网址之后,接下来就只需要等待请求被转发到该网址的后端服务器上,得到返回的处理结果即可。

这个将网站名称解析成为服务IP地址的服务就是DNS服务,它的全称是Domain Name System,也就是域名解析服务。

那么DNS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

有聪明的小伙伴可能会说了,那还不简单,搞一个统一的服务器,把世界上所有的域名对应的IP都存起来,每次需要解析的时候从这个服务去取就行了。确实,在互联网的初期就是这么干的,那时候网站还不多,域名维护的成本还不高,并且最开始还没有域名系统。

作为互联网的技术基础的ARPANET(Th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是第一个具有分布式控制的广域分组交换网络,也是最早应用 TCP/IP 协议的网络设施。

在ARPANET网络中,每个主机都有一个数字地址,但是这个数字地址明显是反人类记忆模式的,所以科学家们希望能够给这些主机起一些好记的名字,那么就需要维护这些名字和主机之间的映射关系,在这个时候斯坦福研究所(现在被称为SRI International)接下了这个任务,他们维护了一个HOSTSTXT 的文本文件,在这个文件中描述了主机地址和主机名字之间的映射关系。

如果有人想要更新这个HOST文件,那么需要在工作时间打电话给SRI网络信息中心,由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将主机名和地址添加到HOSTSTXT文件中。当然这样的 *** 作对少量的数据更新来说还可以,但是如果数据量太大的情况下就有问题了。

后面一个叫做Elizabeth Feinler的人在SRI网络信息中心的基础上搭建了WHOIS目录,用于检索有关资源、联系人和实体的信息,并且提出了域名的概念

最开始的维护都是在一个单一的服务器上进行集中式管理,但是这种维护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需求,于是在1983年Paul Mockapetris在南加州大学创建了DNS系统,并在1983年11月于RFC 882 和 RFC 883发布了相关的原始规范。

后面DNS经过一系列的发展,于1987年11月,RFC 1034和 RFC 1035取代了1983年的DNS规范。

前面我们也提过了,DNS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将用户提供的域名转换成为服务器的地址。

比如我们现在有个域名叫做 =">DNS根服务器主要用来管理互联网的主目录,全世界只有13台。

1个为主根服务器,放置在美国。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个放置在美国,欧洲2个,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1个,位于日本。

1、 INTERNICNET(美国,弗吉尼亚州) 1984104

2、 美国信息科学研究所(美国,加利弗尼亚州) 12890107 

3、 PSINet公司(美国,弗吉尼亚州) 19233412 

4、 马里兰大学(美国马里兰州) 12881090 

5、 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美国加利弗尼亚州) 19220323010 

6、 因特网软件联盟(美国加利弗尼亚州) 19255241 

7、 美国国防部网络信息中心(美国弗吉尼亚州) 192112364 

8、 美国陆军研究所(美国马里兰州) 12863253 

9、 Autonomica公司(瑞典,斯德哥尔摩) 1923614817 

10、 VeriSign公司(美国,弗吉尼亚州) 1925812830 

11、 RIPE NCC(英国,伦敦) 193014129 

12、 IANA (美国,弗吉尼亚州) 198326412 

13、 WIDE Project(日本,东京) 202122733

品牌型号:Redmibook Pro 15
系统:Windows 10

美国VeriSign公司2台;网络管理组织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 Authority)1台;欧洲网络管理组织RIPE-NCC(Resource IP Europeens Network Coordination Centre)1台;美国PSINet公司1台;美国ISI(Information Sciences Institute)1台;美国ISC(Internet Software Consortium)1台;美国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1台;美国太空总署(NASA)1台;美国国防部1台;美国陆军研究所1台;挪威NORDUnet1台;日本WIDE(Widely Integrated Distributed Environments)研究计划1台。

根服务器主要用来管理互联网的主目录,最早是IPV4。在与现有IPv4根服务器体系架构充分兼容基础上,“雪人计划”于2016年在全球16个国家完成25台IPv6根服务器架设,事实上形成了13台原有根加25台IPv6根的新格局,为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打下坚实基础。中国部署了其中的4台,由1台主根服务器和3台辅根服务器组成,打破了中国过去没有根服务器的困境。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介绍:到2025年我国IPv6网络规模、用户规模、流量规模将位居世界第一位,网络、应用、终端全面支持IPv6,全面完成向下一代互联网平滑演进升级。

1、不能在中国增加第14个根域名服务器,是因为要让所有的根服务器数据能包含在一个512字节的UDP包中,根服务器只能限制在13个,而且每个服务器要使用字母表中的单个字母命名,这也是根服务器是从A~M命名的原因。

2、全球共有13台根逻辑域名服务器。这13台逻辑根域名服务器中名字分别为"A"至"M",真实的根服务器在2014年1月25日的数据为386台,分布于全球各大洲。

3、这13个逻辑根服务器可以指挥Firefox或InternetExplorer这样的Web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程序控制互联网通信。

4、从理论上说,任何形式的标准域名要想被实现解析,按照技术流程,都必须经过全球"层级式"域名解析体系的工作,才能完成。

5、世界对美国互联网的依赖性非常大,当然这也主要是由其技术的先进性和管理的科学性所决定的。所谓依赖性,从国际互联网的工作机理来体现的,就在于"根服务器"的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5842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