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的软件架构

架构的软件架构,第1张

一、系统总体架构

根据用户需求完成航空物探数据库系统概要设计,确定软件的总体功能,说明软件的结构,定义软件的接口,系统运行环境和安全策略。在系统整体构架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整个系统开发的总体架构(图4-1)。

图4-1航空物探信息系统架构

二、系统软件结构

本信息系统采用C/S架构(图4-2),系统通过局域网和航空物探资料数据库服务器(包括Oracle数据库服务器和ArcSDE空间数据库服务器)连接。数据库采用大型关系型数据库Oracle10g作为其后台数据库,通过ArcSDE对空间数据及其属性数据进行管理。使用MicrosftVisualStudioNET2003中的C#语言和ESRI的Engine组件来开发信息系统。

三、系统设计

根据航空物探的业务需求、数据安全性、易开发、易维护等要求,将信息系统软件分成数据采集软件(C/S)、应用软件(C/S)两部分(图4-3)。

数据采集软件用于航空物探数据入库和入库数据质量控制。应用软件主要用于提供中心内部的数据查询统计、数据加工处理等服务。两个软件的具体功能在后继的第六、第七章中详细论述。

一般是SAN和NAS两种体系。
网络接入存储(Network-Attached Storage,简称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简称SAN)
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简称SAN)采用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技术,通过光纤通道交换机连接存储阵列和服务器主机,建立专用于数据存储的区域网络。SAN经过十多年历史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成为业界的事实标准(但各个厂商的光纤交换技术不完全相同,其服务器和SAN存储有兼容性的要求)。SAN存储采用的带宽从100MB/s、200MB/s,发展到目前的1Gbps、2Gbps。
网络接入存储(Network-Attached Storage,简称NAS)采用网络(TCP/IP、ATM、FDDI)技术,通过网络交换机连接存储系统和服务器主机,建立专用于数据存储的存储私网。随着IP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接入存储(NAS)技术发生质的飞跃。早期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10Mbps带宽,网络接入存储作为文件服务器存储,性能受带宽影响;后来快速以太网(100Mbps)、VLAN虚网、Trunk(Ethernet Channel) 以太网通道的出现,网络接入存储的读写性能得到改善;1998年千兆以太网(1000Mbps)的出现和投入商用,为网络接入存储(NAS)带来质的变化和市场广泛认可。由于网络接入存储采用TCP/IP网络进行数据交换,
NAS:用户通过TCP/IP协议访问数据,采用业界标准文件共享协议如:NFS、>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6642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