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是干什么的?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世博会是干什么的?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第1张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界博览会之概述
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国际性的博览会,世界博览会(Universal Expo,Expo 是Exposition的缩写; 也称World Fair或World's Fair)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它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它更鼓励人类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
世界展览会的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详细正确的解说,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一般市民娱乐和消费的理想场所。
时 间: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 点: 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主要为浦东和浦西
主 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etter City , Better Life)
副主题: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 标: 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的聚会,人们从世界各地汇聚一处,展示各自的产品与技艺,夸耀各自的故乡和祖国。世博会集人类文明之大成,因而具备了无与伦比的感染力,使人心情激荡。这样的聚会可以上溯至古时,早在公元五世纪,波斯举办了第一个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十八世纪末,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的展览会。而现代意义的世博会则发源于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萌芽之际。至今,世博会已经先后举办过40多届,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编辑本段]世博的历史与由来

◆世界博览会的由来
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往往在庆贺丰收、宗教仪式、欢度喜庆的节日里展开交易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定期的、有固定场所的、以物品交换为目的的大型贸易及展示的集会。这就是世界博览会的最早形式。
公元5世纪,波斯举办了第一个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
18世纪,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以宣传、展出新产品和成果为目的的展览会。
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举办了这样的展览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展览会的规模也逐步扩大,参展的地域范围从一地扩大到全国,由国内延伸到国外,直至发展成为由许多国家参与的世界性博览会。

◆世界博览会的历史
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成为了全世界第一场世界博览会,在英国首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展期是1851年5月01日至10月11日,主要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其定名中的“Great”在英文有伟大的、很棒的、壮观的意思,借此博览会英国在当时展现了工业革命后,英国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1867年巴黎世博会已经具备了现代世博会的雏形。
二战后,世界人民在满目疮痪的废墟上重建家园,并在恢复生产,复苏经济的基础上,于1958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战后第一个世界博览会,主题“科学、文明和人性”。为了体现科学的这个主题思想,布鲁塞尔世博会建造了一座原子能结构的球型展馆,代表着人类进入了科技进步的新世纪的象征,它独特新颖的造形,虽然时隔快半个世纪之久,但仍然历历在目。博览会的辉煌和丰富,几乎使以往的所有世博会都默然失色。
1962年美国西雅图举办了一次规模不大的专业性的博览会 “太空时代的人类”。博览会展出全新的先进科技,自动售货机和单钢轨铁路,使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964年为了纪念纽约建城300周年,纽约又一历届世博会标志次举办了世界博览会,虽主题的格调高雅 “通过理解走向和平”。然而这次世博会浓重的商业气氛,使观众驻足不前,失去了纪念活动的意义。1970年在日本大阪首次举办了世界博览会,日本人称之为万国博览会,体现“人类的进步与和谐”,向观众展示了继东京奥运会之后,日本在各方面的发展和成就,得益于这次博览会,日本在以后10年的经济发展中,一直保持强劲的势头。
1985年再次举办世界博览会,会址是在新城筑波市,一座距东京50多公里的全新科学文化城。博览会的主题是:“居住与环境 人类的家居科技”。时隔一年,加拿大为纪念温哥华建城100周年,又举办了一次以“交通运输”为主题的博览会。
1988年是英国人在澳洲建立居住点200周年,为铭记这一日子,澳大利亚在东部黄金海岸城市布里斯班举办了世界博览会。这次博览会的主题“科技时代的休闲生活”。体现了人类在当今科学技术极其发达的时代中休闻和娱乐。各国都围绕这个主题大做文章,以体育、文娱、旅游、休闲、烹调、园艺等等各种内容来体现人类生活的丰富多彩。
1990年日本大阪举办丁AI类专业性的国际花绿博览会,主题是:“人类与自然”。展出以世界园艺为内容,作为庆祝大阪“新的开端”100周年的纪念活动。这次展览会共有82个国家参加,55个国际组织与日本各省市和大企业都单独设了展馆或展台。百次在亚洲实现了大型国际园艺博览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9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为此,西班牙政府在塞维利亚举办了世博会,把博览会历届世博会标志的主题命名为“发现的时代”。世博会占地面积478万平方米,有100多个国家参加。观众达6000多万人次,中国馆展出四大发明及长征系列火箭等,被评为“五星级展馆”。
1993年韩国大田博览会,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由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界博览会(认可类)。主题为:“新的起飞之路”。中国馆展示了航天科技,三峡工程等,共接待观众350万人次,为各展馆之最,被评为五大最佳展馆之一。
1998年在葡萄牙里斯本世界博览会。1998年是联合国批准的国际海洋年,博览会的主题为:“海洋——未来的财富”。
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主题“人类、自然、科技”,参展国家和组织共计172个,为往届世博会参展国家、地区和组织最多的一届。
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主题“自然的睿智”,是最近的一次注册类世博会,中国馆接待观众570万人次,为接待观众最多的展馆。
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水塔是2008年萨拉戈萨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萨拉戈萨城市最高的建筑。水塔是世博园中三大主题展馆之一,展览“水,生命之源”主题的场所,为此也称水塔馆。

◆世界博览会一览表
时间 举办国/城市 名称
1851年 英国/伦敦 万国工业博览会
1855年 法国/巴黎 巴黎世界博览会
1862年 英国/伦敦 伦敦世界博览会
1867年 法国/巴黎 第2届巴黎世界博览会
1873年 奥地利/维也纳 维也纳世界博览会
1876年 美国/费城 费城美国独立百年博览会
1878年 法国/巴黎 第3届巴黎世界博览会
1883年 荷兰/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国际博览会
1889年 法国/巴黎 世界博览会(1889)
1893年 美国/芝加哥 芝加哥哥伦布纪念博览会
1900年 法国/巴黎 第5届巴黎世界博览会
1904年 美国/圣路易斯 圣路易斯百周年纪念博览会
1908年 英国/伦敦 伦敦世界博览会
1915年 美国/旧金山 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
1925年 法国/巴黎 巴黎国际装饰美术博览会
1926年 美国/费城 费城建国150周年世界博览会
1933年 美国/芝加哥 芝加哥世界博览会
1935年 比利时/布鲁塞尔 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
1937年 法国/巴黎 巴黎艺术世界博览会
1939年 美国/纽约 纽约世界博览会
1958年 比利时/布鲁塞尔 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
1962年 美国/西雅图 西雅图廿一世纪博览
1964年 美国/纽约 纽约世界博览会
1967年 加拿大/蒙特利尔 加拿大世界博览会
1970年 日本/大阪 日本世界博览会
1971年 匈牙利/布达佩斯 世界狩猎博览会
1974年 美国/斯波坎 世界博览会1974
1975年 日本/冲绳 冲绳世界海洋博览会
1982年 美国/诺克斯维尔 诺克斯维尔世界能源博览会
1984年 美国/新奥尔良 路易西安纳世界博览
1985年 日本/筑波 筑波世界博览会
1986年 加拿大/温哥华 温哥华世界运输博览会
1988年 澳大利亚/布里斯本 布里斯本世界博览会
1992年 意大利/热那亚 热那亚世界博览会
1992年 西班牙/塞维利亚 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
1993年 韩国/大田 大田世界博览会
1998年 葡萄牙/里斯本 里斯本博览会
2000年 德国/汉诺威 汉诺威世界博览会
2005年 日本/爱知 爱.地球博
2008年 西班牙/萨拉戈萨 萨拉戈萨世界博览会
2010年 中国/上海 上海世界博览会
2012年 韩国/丽水 丽水世界博览会
2015年 意大利/米兰 米兰世界博览会
◆第一届世博会
1851年5月1日,世界上的第一次博览会在英国召开。
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已经是世界上一流的强国,没有人怀疑英国的强大,因为强大而带来的巨大召唤力使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维多利亚女王发出外交邀请信函,有10个国家接受了邀请。认真刻板的英国人动用了全国的经济力量,为一届世界博览会布展。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风格是笨重的,多为庞大的石头建筑。在这次世界博览会上,英国人一改往日风格,在著名的海德公司内建造以钢和玻璃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水晶宫。水晶宫1700英尺,高100英尺,耗用了4500吨钢材,10公顷的玻璃。
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热闹非凡的气氛中开幕,在占地96万平方米的展区中,展览用的桌子总长约有13公里,在23个星期的展览期间,有630万人进行了参观。14000件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块24吨重的煤块,一颗来自印度的大金钢钻,还有一头标本大象,而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则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
这次世界博览会不仅是一次“眼花缭乱,丰富多彩”的陈列,而且开创了今后数十年的自由贸易的先驱,向人类预示了工业化生产时代的到来,所有的展品均代表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的无限想象力。因此伦敦博览会被确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博会。水晶宫博览会成为二十世纪科学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它的成功使以后的世界博览会与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成为全球规模的盛会,世界博览会因此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世博管理组的介绍
负责协调管理世界博览会的国国际展览局际组织是国际展览局,英文简称为“BIE”。国际展览局成立于1928年,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其章程为《国际展览公约》。该公约由31个国家和政府代表于1928年在巴黎签署,分别于1948年、1966年、1972年以及1988年5月31日作过修正。
国际展览局(BIE)的宗旨是通过协调和举办世界博览会,促进世界各国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国际展览局的常务办事机构为秘书处,秘书长为该处的最高领导,现任秘书长是洛瑟泰斯先生。
[编辑本段]国际展览局成员国
截止2009年12月31日,有154个。名单如下:

◆欧洲地区(30个)
奥地利、比利时、白俄罗斯、保加利亚、捷克共和国、丹麦、芬兰、法国、德国、英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摩纳哥、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乌克兰、爱尔兰、冰岛。

◆北美洲地区(18个)
加拿大、美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加、萨尔瓦多、格林纳达、海地、墨西哥、尼加拉瓜、圣克提斯与内维斯、圣艾森特和格半提内斯、圣卢西亚、特立尼达与多巴哥

◆南美洲地区(8个)
阿根廷、哥伦比亚、圭亚那、秘鲁、苏里南、乌拉圭、委内瑞拉、巴西

◆非洲地区(11个)
阿尔及利亚、马达加斯加、摩洛哥、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塞舌尔、南非、坦桑尼亚、刚果、突尼斯、乌干达

◆亚洲地区(13个)
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以色列、日本、韩国、老挝、黎巴嫩、马来西亚、蒙古、阿曼、菲律宾、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泰国

◆大洋洲(3个)
澳大利亚、瑙鲁、帕劳
◆A1级世界园艺博览会主要规定
根据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规章的规定:
①A1博览会必须包括含园艺业的所有领域;
②最小展出面积:50公项(5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物所占最大面积为总面积的10%(不包括用于室内展览的建筑面积);③展览面积用地面积的至少5%应留给国际参展者;
④至少有10个不同的国家参展;
⑤财政保证金:20,000瑞士法朗;
⑥A1级博览会每年不超过一次;
⑦每个国家每10年中不能举办一次上A1级博览会,举办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6个月;
⑧免费提供场馆对不发达国家提供资助。
『历届世博主办城市和主题』
1933年美国芝加哥 “一个世纪的进步”
1935年比利时布鲁塞尔 “通过竞争获取和平”
1937年法国巴黎 “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
1939年美国旧金山 “明日新世界”
1958比利时布鲁塞尔 “科学、文明和人性”
1962年美国西雅图 “太空时代的人类”
1964年美国纽约 “通过理解走向和平”
1967年加拿大蒙持利尔 “人类与世界”
1968年美国圣安东尼奥 “美洲大陆的文化交流”
1970年日本大阪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1974年美国斯波坎 “无污染的进步”
1975年日本冲绳 “海洋-充满希望的未来”
1982年美国诺克斯维 “能源-世界的原动力”
1984年美国新奥尔良 “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1985年日本筑波 “居住与环境 人类的家居科技”
1986年加拿大温哥华 “交通与运输”
1988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科技时代的休闲生活”
1990年日本大阪 “人类与自然”
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 “发现的时代”
1992年意大利热那亚 “哥伦布-船与海”
1993年韩国大田 “新的起飞之路”
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 “海洋——未来的财富”
1999年中国昆明 “人与自然,迈向二十一世纪”
2000年德国汉诺威 “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2005年日本爱知 “自然、城市、和谐——生活的艺术”
2010年中国上海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世博名言』
“唯有自然才是真正的工程师”——英国园艺师约瑟芬·帕克斯腾
“我们国家从此拥有了自由的象征!”——美国格兰特总统
“我们人类的祖先竟然是杰出的艺术家。”——西班牙索图拉
“以最小限追求最大限” ——巴克敏斯特·富勒
“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这是精神上的,也是技术上的。” ——阿姆斯特朗
“原子被放大了一亿五千万倍,愿人类合理利用原子能”——安德·沃特凯恩
『世博会名词』
招展、招商、会徽、会旗、口号、会歌、世博、展期、BIE、招客、海报、创意、
平台、实体、经验、融合、网络、展示、申请、考察、投票、注册、规模、性质、
世博会、参展国、赞助商、国际馆、主题馆、自建馆、合建馆、租赁馆、企业馆、
志愿者、专线车、中国馆、世博园、世博村、综合性、申办国、考察团、举办权、
参展商、注册费、展出馆、世园会、回顾展、世博网、中国红、主题区、贸促会、
自建馆、实践区、代表性、主办国、内展馆、综合馆、举办权、注册类、认可类、
战略伙伴、世博票务、国别档案、储存信息、世博会歌、参展合约、参展邀请、
样板组团、参展国家、经济招商、国际园艺、参展费用、展台设计、参展类别、
自行布展、霓虹灯景、航空技术、城市时代、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创新技术、
参展成本、巴黎公约、参展机构、申博报告、主题体现、展览主题、中式创意、
创意之馆、创意商机、中国元素、共建时期、国际招展、招标信息、地方展馆、
创意行业、亚洲广场、非洲广场、欧洲广场、美洲广场、庆典广场、建筑奇迹、
东方之冠、世博园区、世博旅游、世博口号、世博标语、世博精神、世博商机、
资源体系、有机系统、城市发展、理想季节、四海之宝、新闻中心、三大展馆、
重要载体、规划核心、突出位置、主题演绎、自行设计、建造展馆、展示空间、
交流平台、参展主题、世博舟桥、有机融合、集中展示、网络平台、微笑接力、
会员国家、法律地位、物质配置、参展合约、四个级别、财政保证、馆日活动、
世博家园、世博公园、土地控股、多元文化、会徽图案、城乡互动、主题演绎、
市场化运作、专题讨论会、国际展览局、世博主题歌、上海世博会、向国际招展、
世界美食城、世博会徽标、提交申请函、财政可行性、原子球建筑、财政保证金、
上海申博办、上海世博局、世博会主题、世博主题词、高级赞助商、项目赞助商、
世博会创意、大洋洲广场、丰田机器人、水晶宫建筑、标志性建筑、世博倒计时、
生活雨城市、城市化进程、演化和成长、永久性建筑、关联和互动、主要展示区、
规划核心区、替代性体验、实时性互动、实体世博会、最佳实践区、非会员国家、
世博餐饮中心、世博急救中心、世博会纪念品、世博建设债券、国际展览组织、
世博会吉祥物、世博建设债券、世博会纪念品、税收优惠政策、专业性博览会、
国际展览公约、综合性世博会、上海世博园区、文化演艺活动、创意行业门类、
文化演艺活动、科技创新产品、世博会组委会、预计参观人数、科技行动计划、
地球大生活圈、城市有机系统、发展密切互动、运营自会中心、庆典会议中心、
论坛活动中心、营造网络平台、免费提供场馆、旅客接待中心、预期参观人数、
深化世博会主题、世博会注册报告、世博会资金来源、上海世界博览会、
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海世博会论坛、世博事务协调局、上海世博组委会、
『世博参展类别』
生态、陆路运输、狩猎、娱乐、原子能、山川、城区规划、畜牧业、气象学、
海运、垂钓、养鱼、化工、森林、栖息地、医药、海洋、数据处理、粮食、
[编辑本段]中国与世界博览会

◆中国加入国际展览局
经国务院批准,并获国际展览局确认,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国家名义于1993年5月3日正式申请加入国际展览局,并于1993年12月被选为该局信息委员会会员。

◆中国第一次参加世博会
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博览会应该始于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中国广东商人徐荣村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装成12捆,托运往英国终于质压群芳,脱颖而出,独得金、银大奖。
中国政府第一次自派代表,以国家身份参加的世界博览会是1876年的费城世界博览会。当时作为中国工商业代表的人叫李圭,他是一个有智、有勇、有谋、有骨气的中国人,但淹没在那个万马齐喑的时代。李圭写了一本书叫《环游地球新录》,记录了1876年的费城世界博览会,虽然他是中国代表团中唯一的一个中国人,但毕竟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正式踏足世界博览会。

◆新中国参加过的历届世博会
从1982年起到现在,受中国政府委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国家名义累计9次组织中国馆参加了世界博览会。即:
1982年美国诺克斯维尔“能源”世博会;
1984年美国新奥尔良“水源”世博会;
1985年日本筑波“科技”世博会;
1986年加拿大温哥华“交通运输”世博会;
1988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科技时代的业余生活”世博会;
1992年意大利热那亚“船与海洋”世博会;
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发现的时代”世博会;
1993年韩国大田“新的起飞之路”世博会;
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海洋——未来的财富”世博会。
其中,在1988年布里斯班、1992年塞维利亚和1993年大田世博会上,中国馆二次被评为“五星级展馆”,一次被评为“最佳外国馆”。

◆中国历次世博会、世园会
11999年昆明世园会;
22006年沈阳世园会;
32010年上海世博会;
42011年西安世园会
◆1999昆明世博会
级别:99世博会是由国际展览局(BIE)和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批准并经正式注册的A1类专业博览会。
主题:人与自然--迈向二十一世纪。
主办: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办,中国云南省人民政府承办。
会址:会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北部距市区4公里处的昆明金殿名胜风景区,西起云山村,东至六合石碾村,南接呼马山。园区南低北高,占地218公顷,植被覆盖率达767%,其中120公顷为灌木茂密的缓坡,水面占10%-15%。会址中茂密的植被,丰富的灌木丛及现有水面为博览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
展期:99世博会于1999年5月1日至1999年10月31日召开,历时184天。
参展单位:99世博会是中国政府自建国以来第一次主办的高规格世界园艺博览会。是展示世界各国园林园艺、经济、科技、文化方面建设成就的一次全球性盛会。参加此次世博会的有包括中国在内的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达95个,其中亚洲26个,欧洲20个,美洲8个,非洲14个,大洋洲1个,国际组织26个,国内包括港澳台共34个省(区、市)参加此次盛会。预计参观人数将超过1000万人次。
展区构成:世博园展区构成包括5大室内展馆,即中国馆、国际馆、人与自然馆、大温室、科技馆;6个专题展园,即树木园、药草园、盆景园、竹园、茶园和蔬菜瓜果园;3大室外展区,即国际展区、中国展区和企业展区。另外还有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交通、海关等。
◆2006沈阳世园会
2004年9月1日,世界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第56届大会正式批准沈阳举办“2006”世界园艺博览会”,类别为A2+B1级专业国际展会,展会将于2006年5月1 日至10月31日举办,展期184天,主办单位为辽宁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花卉协会、沈阳人民政府承办,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与中国公园协会协办,地点在中国沈阳棋盘山旅游休闲度假区。“世园会”以沈阳植物园已建成的南区和正在开发建设的北区为核心区进行建设,并向东、南方向拓展,总规划面积大于5平方公里,是历次“世园会”中占地规模最大的。
“世园会”建设将分为两大板块,即园艺观赏区和休闲娱乐区。具体由四部分内容组成:
一是园艺展示。这是“世园会”的主体和核心,将在满足AIPH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和发挥。也建设内容包括园区主入口广场、两个室外国区(国际园区和国内园区)、两个室内展馆(综合馆和热带雨林馆)、二十个专题园、特色花街和绿谷。
二是休闲娱乐。即在植物园东侧拓展区内建设休闲娱乐区,用花草树木打造休闲娱乐区的环境,使园林艺术与休闲娱乐有机结合,体现另一种类型的园林风格。其标志性建筑是大型演出广场,还包括不同国家风情的农业庄园、大型游乐场、儿童乐园、世界标志性建筑微缩群、世界风情街和动感影城等休闲娱乐设施。
三是综合服务。将与园林建筑融为有机整体,建设内容包括旅客接待中心、大型停车场、旅游纪念品商店、花卉交易中心、美食街、咖啡厅和酒吧等。
四是展会活动。将通过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国内外游客。包括庆典活动、馆日活动、文艺演出、展示交易、学术交流、竞赛评奖和休闲娱乐活动等。
主题--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们与自然,组成世界。人类、有思想、有智慧、有情感;自然,是草木、是动物、是山水。同是生命,同为彼此的环境、和谐才能共生,共生才有未来。
“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主张、是召唤、是姿态,是一种以生态文明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智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根本。
“世园会”选址
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位于沈阳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该区距市区20公里,沈棋公路(6车道)、马宋公路、集锡调整公路、沈抚北道与沈抚铁路线在此汇集,交通极为便利。
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占地190平方公里,风光秀美、景致万千、被中外游人称喻为“中国山水画的原本”,“世园会”就建于开发区的几何中心“沈阳植物园”原址之上,由246平方公里的核心园区和5平方公里背景区构成。
“世园会”背景区
背景区连接浑河水系与核心区,包括一座06平方公里的岛屿。背景区将建成为自然生态区,岛屿建成生态鸟岛。
“世园会”核心区
“沈阳世园会”用地246公顷,目前在历届世园会中用地规模最大。

上一篇文章发出来,得到些好评,还是很欣慰的,我们会继续努力把美国的数据做成标杆,并且尽快推动其它国家进入实施阶段。晚上正好和一个朋友兼客户说起来,他说他们业务需要正在筹建全球的 POP 点,我说也许我可以把全球数据中心的概况给大家介绍一下,所以,这篇又来让你了解一下了。
先声明一下,这个算是科普文,所以资深人士请绕行。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互联网公司在做出海的事情,既然是互联网公司,那么海外网络规划自然是一大重点。曾经流行的段子说互联网有两个,一个是全球互联网,一个是中国互联网。无论国内国外,费心做了选择,合同签了,款也付了,服务也上架了,结果发现体验远不如预期,用户天天投诉慢慢慢,钱其实是小事,重新评估和再次迁移业务可是很麻烦麻烦的。
那么既然是网络地理知识,我们分开从两个角度说。还有一个限定,就是这里说的数据中心应该是指可以面向全球化服务的数据中心,如果是个面向本地的数据中心,估计在运营商的机房里辟块地方就够了。大可不必拿来讨论。
先说地理位置:
既然是谈数据中心,地理位置一定是个重点,那么大家都大概率的知道数据中心的选址要地理位置尽量远离地震带,温度适宜,PUE 越低越好,电费也是越便宜越好。但是因为数据中心理论上算是个数字房地产项目,所以不太可能离城市太远,不然运输和单位建造成本会很高,数据中心规模又不能太小,你都面向全球了,至少几千个机架起吧。交通方面也需要尽量便利,你运台服务器过去,国内都要两个礼拜,大家就都跪哭了。还有就是方便接入到足够多的运营商网络,尽力覆盖全国包括跨境流量,所以海边的城市会有便宜可占。最后一项,数据中心需要足够能力的人来运营,你弄个山沟沟,谁愿意去呢?
还是先说结论,一般来说,国家的首都和第二大城市,其次包括人口密集的城市比如区域的中心城市,都会是建设数据中心的首选位置。
我们假设我们是一个全球化的大型互联网公司,要建设自己的 CDN 网络,不差钱(但还没有钱到自己建设数据中心),只想提供最好的网络体验给用户,那么我们会在哪里选择数据中心呢?我们总结了国内外的各种 CDN 厂商的数据中心位置情况,大体总结如下。
先看看中国内地的情况:
运营商的三大网络出口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应该是首选。
几亿人的规模,估计要做省级覆盖。那么每个省的省会是首选,是否有其它城市可选择会随着本地用户数量以及网络发达程度密切相关,还有一个特殊情况。比如山东青岛、江苏无锡,广东特殊一点,至少东莞、深圳都可以入选。西部就会比较弱,一般就只剩省会了。
当然,国内有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因为 CDN 在国内早已经进入红海阶段,所以各大 CDN 公司的数据中心选址都在从大城市往二线甚至更低的城市数据中心迁移,因为带宽成本便宜,这会导致省内网络流量不均衡,但是其实从体验上讲不如放在省会城市更好的,不过价格战胜了一切。
可能有人会说中卫,中卫应该说是没有更好选择下的最好选择了。也许很多公司会把灾备和数据存储放在那里,但未必是主力机房。而且中卫不是为全球准备的,是为中国准备的。包括苹果的国内数据中心也是如此。这个话题以后有机会再说。
那么看看去掉中国内地的亚太地区的选择:
香港、新加坡是亚洲核心,如果我只能选择两个,我会选择他们。
日本:东京和大阪,双轮驱动。
韩国:首尔。
印度:最好是德里/新德里、孟买、金奈、班加罗尔等几个城市一起上。
台湾:首选台北市,用户足够多再来一个高雄市。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越南:胡志明市、河内
泰国:曼谷
马来西亚:吉隆坡
菲律宾:马尼拉
以上基本按照各自国家拥有的 IP 数量排序。
澳大利亚:五大护法,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阿德莱德和珀斯。
新西兰:奥克兰。
中东部分选择比较少,首选阿联酋的迪拜和以色列的特拉维夫。
说说北美地区:
美国的选择很多,但是通常来说是分为几个区域:
西部: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圣地亚哥、湾区(旧金山到圣何塞之间)和华盛顿州西雅图和俄勒冈州波特兰,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犹他州的盐湖城、科罗拉多州的丹佛。
中部: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休斯顿、奥斯汀、圣安东尼奥,堪萨斯州和密苏里州各有一个堪萨斯城。
北部地区: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波利斯。
南部地区:乔治亚州亚特兰大,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
东部地区: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华盛顿特区,弗吉尼亚州的阿什本/赫恩登/雷斯顿等贴近华盛顿特区的地区,纽约州纽约市,新泽西州的皮斯卡特维、纽瓦克、锡考克斯等贴近纽约市的地区,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
其中数据中心最密集的区域是洛杉矶、湾区、西雅图、达拉斯、芝加哥、亚特兰大、迈阿密、贴近华盛顿特区的弗吉尼亚州的阿什本/赫恩登/雷斯顿地区。
加拿大反而简单,一般来说,西部的温哥华、东部的多伦多、蒙特利尔,再加上中部的温尼伯就足够覆盖加拿大了。最多再加一个卡尔加里。
墨西哥,简单,墨西哥城。
南美地区的选择比较少,巴西是互联网最发达的国家,一般是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首选。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哥伦比亚:波哥大和麦德林。
秘鲁:利马。
智利:圣地亚哥,附近还有一个瓦尔帕莱索。
厄瓜多尔:基多。
换到欧洲:
首选:荷兰阿姆斯特丹、德国法兰克福、英国伦敦、俄罗斯莫斯科。
德国:除了法兰克福,还有汉堡、柏林、慕尼黑可选。还有科隆、杜塞尔多夫备选。
英国:除了伦敦地区,还有曼彻斯特可选。
法国:巴黎,里昂和马赛。
意大利:米兰和罗马。
俄罗斯:除了莫斯科以外,还可以选择圣彼得堡。
西班牙:马德里、巴塞罗那。
瑞典:除了首都斯德哥尔摩以外,马尔默也是一个网络集散地。因为他的对面是哥本哈根。还有哥德堡备选。
波兰:华沙。
瑞士:苏黎世。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挪威:奥斯陆。
芬兰:赫尔辛基。
比利时:布鲁塞尔。
丹麦:哥本哈根
爱尔兰:都柏林。
乌克兰:基辅、哈尔科夫。
奥地利:维也纳。
捷克:布拉格。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
葡萄牙:里斯本。
希腊:雅典。
匈牙利:布达佩斯。
保加利亚:索非亚。
立陶宛:维尔纽斯。
拉脱维亚:里加。
爱沙尼亚:塔林。
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
以上基本按照各自国家拥有的 IP 数量排序。
最后说非洲,非洲的情况和南美差不多:
首选南非的开普敦和约翰内斯堡。
埃及:开罗。
肯尼亚:蒙巴萨。
没了。
还有一些小国家没列,但是请看下一句话。
如果你对地理知识比较熟悉的话,你会发现我提到的城市名字是比较符合“一般来说,国家的首都和第二大城市,其次包括人口密集的城市比如区域的中心城市,都会是建设数据中心的首选位置。”这句话的。
另外基于国土面积,越大的越会有多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存在,比如中国、美国、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
再说网络:
先说一个概念,Internet Exchange,简称 IX,互联网流量交换中心。
在国外,如果两个运营商之间没有互联互通,那么绕路访问几乎是必然的,甚至在欧洲是要跨国家了。为了解决本地流量本地消化的这个问题,所以诞生了很多营利的非营利的机构和公司提供流量交换服务,有第三方,也有一些运营商自己提供此项服务。一般来说,接入的 IX 越多,可选路径越多,绕路的情况就会越少。
在中国,IX 几乎是官办的,而且运营商强势,收费方式跟国外也是巨大的差别,第三方出口这个中国特色也跟这个有很大关系,所以基本上大家都不了解这个事情。但是国外自己的网络只要有点规模就可以考虑接入 IX,差别很大。
IX 里规模比较大的有主要业务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 ams-ixnet,主要业务在德国的 de-cixnet,亚太这边有香港的 hkixnet。欢迎大家去了解一下。
所以考察一个数据中心的网络情况,首先要了解他们基本接入哪些运营商,哪些 IX,再看他可以选择接入哪些运营商和 IX。
这个情况跟国内也有区别,国内基本上方案上没得选,两线三线还是几线是定死的。但是在国外,有钱你就可以选择性接入,但是前提是人家方案最好是现成即用即接的。不过这种情况下,就很难选择某运营商自己的机房了,往往是第三方中立机房。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既然是出海业务,除了面向区域用户,从国内或者 SOC/NOC 访问各地 POP 进行运维管理的方便性考察也是必须的,无论是公网还是专线。国内互联网公司用的比较简单的方案是在洛杉矶或者圣何塞建点,专门用于维护。而且这两个地方的网络非常丰富,无论是机房还是网络接入的选择余地大,而且到任何一个洲的延迟相对比较均匀。更何况三大运营商在这里都有 POP 点,回国应该是最快最稳定的选择了。
还有一个基于业务类型的带宽储备和机房的能力支持,也是必然要考虑的问题,有些机房能做高防,有些不能,真被攻击也很麻烦,而且前面说了,有 BGP 能力做流量调度为基础才能更好的对抗攻击,国内是运营商说了算,大部分只能靠带宽和硬件硬抗,但在国外是可以自己做很多种方案的,好不好看你自己了。
因为国外的运营商数量真的很多,所以基于你的用户在运营商的分布情况,去做网络规划和运营,还要做到成本尽量低,是个必备能力,也是个考验。
当然你说你用 AWS 就够了,当我什么都没说。
注意事项:
1、国内运营商的限制,导致 ANYCAST 很难做到,都是 DNS 调度居多。而国外基本上自己搭建 BGP 能力是基础,IP 申请、公告与维护也是基础工作,这个是国内公司的网络运维人员要补课的地方。你如果不知道 RADB 是啥,建议赶紧去搜索。
2、地面上的地理位置近不等于网络位置近,实际上要看网络地理的情况才更合适。比如在非洲地区和南美地区,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比较差,如果一个巴西圣保罗运营商的网内用户想要访问另外一个巴西圣保罗运营商网内的网站,很有可能会绕路到迈阿密或者纽约,再绕回来。有一个比较有名的 CDN 厂商,是这么做的,根据网络互连情况,把本地有互联的用户访问导入到本地的 CDN 节点,剩下没有互联或者不好确认的,宁可让他们回到迈阿密或者纽约的节点,这样做用户访问平均延迟反而更低。还有一个例子就是非洲旁边有几个法属的领地,马约特、留尼汪岛这些,我们看到的情况都是从法国马赛的海缆接入网络的,反而没从最近的非洲网络接入,所以如何考虑网络上的区域覆盖,是个非常认真细致的事情,需要了解的知识点非常多。虽然可能和我们的关系没那么大,但是了解了认为可以忽略总比不知道实际情况想当然要好。
3、适当规划,先大区域部署,再根据实际情况慢慢推进网络规划。
你需要先知道目前的用户地理分布情况以及运营商情况,再基于这个做地理位置和网络接入的规划。
而且要明确一点,IX 接入和 TRANSIT 接入的角度不同,费用不同,接入情况也不同,你要根据运营商情况进行选择。
我看到的情况是大型运营商通常为收入考量,一般不太会主动接入 IX,有也可能是 Selective 或者 Private 的方式,你可能得单独 Transit 接入,但是中型、区域以及小型运营商,尤其是 IDC、CDN 厂商,是比较愿意主动接入 IX 的,所以你要明确知道你的网络使用情况,才好去选择网络接入的方式。
假设说你在国外,有自建 POP 点也使用 AKAMAI / CLOUDFLARE 等网络服务的话,那你就最好是和他们都接入 IX,这样也就不用担心回源质量问题了,一举两得。
好在 IX 官网一般都会有成员以及接入方式列表,PEERINGDB 也应该会有更新。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单独联系确认情况。
总之记住一个最高原则,无论在哪里,能做到运营商网内服务,都是最佳选择。
如果上面说的巴西的情况,跨运营商提供服务,跨国绕路都是很有可能的。
对了,想从 IP 和 ASN/BGP 角度查看用户的地理位置和运营商情况,IPIP 都可以帮助你。
4、对于一个数据中心的网站,我觉得除了详细介绍数据中心的硬件条件以外,我觉得也要明确地理位置和网络接入的情况,也是必须有的。如果能够提供 looking glass,那就最好了。
目前常见的情况是数据中心会标注在 NYC 和 WDC,其实很大程度上真实位置是在附近的新泽西州和弗吉尼亚州,这个算是行业惯例了吧。个人觉得还是明确为好。
即使从强迫症角度说,我对那些没有明确写明数据中心具体地理位置的公司,没有好感。:D
5、假设你在海外的用户不是很多,但是确实有一些,那么我建议在洛杉矶设个点覆盖一下海外用户就好。
对此有兴趣延伸话题讨论的,可以留言给我,一起交流。
延伸阅读:
1、Internet Exchange Map: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8140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